伏志杰
據2010年我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現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499萬,每年發病100萬,死亡5.4萬。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結核病這一古老疾病的研究與時俱進,目前不能再把結核病局限為單一病種對待,對結核病相關疾病的研究也成績斐然。
1.慢性肺部疾病:結核病是以組織破壞為特點,破壞了人體正常防御機能,導到各種病原體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擴張癥等,據報道,晚期肺結核幾乎100%合并有支氣管擴張癥等慢性肺部疾病。
2.艾滋病:結核病和艾滋病被稱作“難兄難弟”。結核桿菌在人類中廣泛傳播,全球約有1/3的人被感染,而艾滋病病毒導致人體免疫缼陷,所以1/3的艾滋病人會最終死于結核病。國家已規定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進行結核菌感染的篩查,結核病防治工作者對重癥結核病患者治療不理想時,也會考慮是否合并有艾滋病。
3.糖尿病:糖尿病人患結核病的幾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糖尿病導致人體微循環障礙,而免疫系統的損傷為結核桿菌在人體內營造了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結核病變的愈合需要大量胰島素,會加重糖尿病的進展。兩種病可互為因果,治療上兩種疾病都要兼顧,否則會影響療效。
4.肺癌:包括肺結核在內的肺部相關疾病也是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慢性炎癥因子的刺激,結核病灶對肺部造成慢性損害,促使上皮組織化生,病灶破壞正常的防御功能,均易導致癌變;而淋巴結核的鈣化、結核性瘢痕組織阻礙淋巴系統正常的引流,結核性支氣管擴張使致癌物質滯留,易發生癌變;結核桿菌抑制機體免疫功能也可導致肺癌。研究結果表明,肺結核、肺癌在肺同部位的占86.67%,美國胸科協會已經確認肺結核是肺癌的致病因素。
綜上,肺結核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關鍵,早期消除傳染源,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減輕相關疾病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