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艷(四川省安岳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安岳 642350)
?
早期應用氟西汀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鐘艷(四川省安岳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安岳642350)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應用氟西汀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4 年10月收治的144例急性腦卒中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72例和對照組72例,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大于21分,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方案及康復護理計劃,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氟西汀。對治療后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進行分析。結果:兩組治療后HAMD、MMSE、hs-CRP比較,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早期使用氟西汀治療急性腦卒中,能夠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氟西汀急性腦卒中超敏C反應蛋白神經功能
急性腦卒中是腦病科常見急重病,發病急、病情重、并發癥多成為臨床的治療重點及難點。近幾年來,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及節奏的加快,急性腦卒中的患者越來越多,發病趨向年輕化,雖然現代診療急性腦卒中的技術手段比較先進,設備不斷進步,死亡率不斷下降,但急性腦卒中的患者數量增加,因此,對于如何在早期就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成為醫生及患者關心的話題。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型抗抑郁藥,近年來有人將其應用于臨床急性腦卒中早期治療,有一定的療效,筆者將此法應用于臨床,探討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4例急性腦卒中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72例和對照組72例,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大于21分。實驗組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7.39±4.32)歲,病程1~3d,平均病程1.5d。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46.74±5.66)歲,病程1~3d,平均病程1.5d。所有患者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排除心、肝、腎等重要組織器官的疾病,排除癡呆、急性感染、凝血功能病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近幾個月未服用影響超敏C反應蛋白的藥物(hs-CRP)及抗抑郁藥物。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方案及康復護理計劃,包括:心電監護、脫水降低顱內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控制感染、調控血壓血糖、營養神經等。
實驗組在常規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氟西汀,每次口服20mg,1次/d,療程兩個月。
1.3觀察標準:所有受試者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價抑郁及神經功能。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測定:所有受試者采集空腹肘中靜脈血3mL,然后離心、分離血清,并采用全自動快速免疫分析儀測定血清中hs-CRP的水平,嚴格按照規定步驟進行操作。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加減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HAMD、hs-CRP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HAMD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hs-CRP治療前,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實驗組在改善患者hs-CRP水平方面有明顯的優勢,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hs-CRP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hs-CRP比較(±s)
組別 HAMD hs-CR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n=72例) 23.31±2.64 9.83±0.69 14.31±1.64 5.83±1.69對照組(n=72例) 22.54±2.82 15.78±0.72 14.61±1.51 8.78±1.72 X2 1.261 -3.224 -0.851 -2.492 P 0.105 0.000 0.199 0.007
2.2兩組治療后的MMSE比較:治療后,實驗組的MMSE總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定向力、言語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方面,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的MMSE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后的MMSE結果比較(±s)
組別 MMSE總分 注意力 記憶力 定向力 言語能力實驗組(n=72例)10.43±4.35 0.95±0.85 1.15±0.58 4.85±1.31 5.76±1.36對照組(n=72例)18.57±4.56 1.57±0.72 1.97±0.62 5.66±0.97 6.65±1.83 t -3.895 -3.520 -3.874 -3.143 -2.469 P 0.000 0.000 0.000 0.001 0.007
2.3兩組HAMD療效的比較:實驗組有效率91.67%,對照組有效率79.17%,經統計分析,X2=4.516,P=0.033<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HAMD療效比較[n,%]
急性腦卒中是腦病科的急重癥,并發癥的治療是臨床的難點,臨床上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國外有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愈來愈多,抑郁的患者有近一半的幾率出現認知功能障礙[1]。本研究選取氟西汀治療早期腦卒中,了解氟西汀對超敏C反應蛋白和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我們選取HAMD、MMSE量表評價患者的抑郁改善情況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使用方便,內容簡單明了,用于臨床檢測非常方便。急性腦卒中以往中老年人發病率比較高,現在由于社會及環境的因素,任何年齡均可發生,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急性腦卒中發作時選取何種指標作為臨床診斷標準一直是臨床存在爭議的話題,各方的研究結果差異較大。氟西汀作為一種新型的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的抗抑郁藥物,能夠有效控制抑郁情況,但其對hs-CRP以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臨床上研究報道比較少,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氟西汀可有效降低hs-CRP的水平,兩組治療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實驗組在改善患者hs-CRP水平方面有明顯的優勢。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合成,hs-CRP水平升高會促使前炎性因子過度分泌,引起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系統的障礙,導致抑郁癥的發生,氟西汀通過抗抑郁的作用降低hs-CRP水平。劉氏[2]有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比正常人高,表明hs-CRP可能參與了疾病的發展過程。趙氏[3]研究表明,hs-CRP水平與神經功能的損傷程度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本組研究測定了患者的HAMD評分,治療后實驗組HAMD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陳氏[4]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胡氏[5]的有關研究還發現使用氟西汀治療前后,hs-CRP水平與HAMD相關。在神經功能恢復方面,我們選取了MMSE量表,結果顯示,實驗組的MMSE總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定向力、言語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方面,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氟西汀雖然作為一種抗抑郁的藥物,但是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可能與控制了5-羥色胺的再吸收,以及通過5-羥色胺遞質的功能改善并增強脊髓運動神經元的功能有關。梅氏[6]研究表明,服用氟西汀后的hs-CRP水平與MMSE評分呈正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早期使用氟西汀治療急性腦卒中,能夠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Fujiwara Y,Yamada T,Katsuyama K,et al.Annu-loaortic ectasia associated with antithrombinⅢdefi-ciency;;report of a case[J]. Kyobu Geka,2013,66(7):589-592.
[2]劉釗,陳建軍,周健,等.血液C-反應蛋白水平與抑郁癥關系的Meta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5,40(1):60-65.
[3]趙玉鐵.hs-CRP和Fib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工程,2014,5(1):146-147.
[4]陳海燕,儲昕.艾司西酞普蘭對抑郁癥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3,26(23):28-29.
[5]胡維,張才溢,王佳佳,等.氟西汀對首發遲滯性抑郁癥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及其與病情的相關性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5,28(2):106-108.
[6]梅正福,秦毅,鄒偉,等.早期應用氟西汀治療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1):1513-1515.
Effectofearly application of fluoxetineon the recovery ofC reactive protei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w ith acute stroke
Zhong Yan(The Departmentof Neu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Anyue,Anyue,6423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fluoxetine on the recovery of C reactive protei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acute stroke.Methods:144 patientswith acute cerebral apoplexy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October 2014.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72 cases)and control group(72 cases).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wasmore than 21 points.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erebral apoplexy.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Mini Mental State Scale(MMSE)and hs-CRP(C)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MMSE,hs-CRP,HAMD,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early use of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s-CRP level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it is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Fluoxetine Acute stroke C reactive protein Nerve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