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智 梁如生 梁志瑞 吳兆懷(湛江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湛江524043)
?
健脾益氣、化痰開竅、活血化瘀方法治療急性腦梗死82例的臨床觀察
黃承智梁如生梁志瑞吳兆懷(湛江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湛江524043)
摘要:目的:觀察健脾益氣、化痰開竅、活血化瘀方法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特定時間段符合標準的住院病例共計82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1例,分別予以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治療組NIHSS評分總有效率92.7%,對照組總有效率73.2%,兩組患者NIHSS評分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05)。結論:治療急性腦梗死治療組有明顯的優(yōu)勢(P<0.05),臨床療效可靠,可供臨床醫(yī)師參考。
關鍵詞:健脾益氣化痰開竅活血化瘀急性腦梗死
腦血管病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之一,約83%的腦卒中是由于腦動脈急性閉塞導致的,發(fā)病率死亡率高,已成為致殘的首要原因[1]。急性腦梗死已成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急性腦梗死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如今醫(yī)療技術尚未有重大進展,因此有效控制病情成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1.1一般資料:本研究針對2011年1月~2012年12月湛江市第一中醫(yī)醫(yī)院住院病例82例,年齡54~88歲,其中男性59例,女性23例,發(fā)病時間1~72h。其中單灶性梗死53例,多發(fā)性腦梗死29例;治療前分別檢查全血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肝功能、血脂、血糖、血清電解質(zhì)、心電圖、胸部X線等,排除血液系統(tǒng)、糖尿病及心肺疾病。
1.2方法: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兩組性別、年齡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5%葡萄糖250mL+血栓通300mg;生理鹽水250mL+腦蛋白水解物60mg靜脈滴注治療,2周為1個療程。治療組:采用固本理暈湯(新開河參、白術、川芎、法夏、城麻各10g;茯苓、當歸、白芍、丹參各15g;陳皮、五味子、炙遠志各8g;生北芪30~50g,生甘草5g)配合5%葡萄糖250mL+血栓通300mg;生理鹽水250mL+腦蛋白水解物60mg靜脈滴注治療,2周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NIHSS評分總有效率。
1.3觀察指標:兩組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兩周檢測NIHSS評分。1.4療效評定標準:①基本痊愈:評分在92%~100%,病殘程度0級;②顯著好轉:評分在46%~90%,病殘程度1~3級;③好轉:評分18%~45%;④無效:評分在17%以下。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好轉+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采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NIHSS評分比較:治療組NIHSS評分有效率92.7%,對照組73.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NIHSS評分療效比較
急性腦梗死屬于中醫(yī)學的中風范疇。癥狀多端病機復雜,常因肝陽化風、氣血上逆、夾痰夾火、流竄經(jīng)絡、蒙蔽清竅所致,多涉及心、肝、腎、經(jīng)絡,使血瘀阻滯不通,肌膚筋脈失于濡養(yǎng),治法當活血化瘀通絡為主。但由于體質(zhì)的差異,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各臟器組織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我們在治療中發(fā)現(xiàn),急性腦梗死的患者往往有脾胃虛弱、氣血虧虛、痰濁中阻又有淤血阻滯之特點,我們采用健脾益氣、化痰開竅、活血化瘀方法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較好的療效。
腦梗死致病及修復機理比較復雜,研究認為本病組織損傷主要是興奮氨基酸堆積、梗死周圍去極化、細胞內(nèi)鈣超載、自由基大量形成、一氧化碳過多產(chǎn)生等,均會加重腦損傷[2]。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關鍵是改善腦循環(huán)和防止腦損害,促進受損神經(jīng)功能盡快恢復。劉志高[3]等應用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研究表明[4]川芎嗪注射液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具有抗血栓,改善循環(huán),保護血管內(nèi)細胞、腦缺血細胞的作用,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好。譚凱文[5]認為對于缺血性中風,瘀血貫穿始終,活血化瘀為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主線,應用越早越好,應該貫徹治療的全過程。
腦梗死急性期中醫(yī)治療有多種方法,但不規(guī)范的地方很多,樣本較少,療效的評價標準不一。急性期時影響因素更多,聯(lián)合治療可能存在合理性。從中選擇更加合適的治療方案。本方法(治療組)治愈率高,能夠擴張腦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循環(huán),提高在常壓或低壓狀態(tài)下機體的抗氧能力,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huán)功能和促進纖流活性的作用。臨床研究表明,治療組NIHSS評分總有效率92.7%,對照組73.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用安全,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方法。
經(jīng)臨床實踐證明,治療急性腦梗死治療組有明顯的優(yōu)勢(P<0.05),臨床療效可靠,可供臨床醫(yī)師參考。
參考文獻
[1]Kalache A,Aboderin I.Stroke:the global burden[J].Health Policy Plan,1955,10:1.
[2]Hossmann KA.Viabilif thresholds and the penurmohro of focal ischemia[J].Ann Neuzol,1994,36(4):557.
[3]劉志高,王文國.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華現(xiàn)代內(nèi)科學雜志,2007,4(3):230-231.
[4]楊玉宇,張紅蓮,羅曉惠.丹參川芎嗪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31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藥雜志,2010,31(3):21-22.
[5]譚凱文,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風治療中地位重要[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2,26(8):9-10.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