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牛(廣東東莞市麻涌醫院 東莞 523142)
?
500例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的臨床分析
黃子牛(廣東東莞市麻涌醫院東莞523142)
摘要:目的:探討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0例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阿托品散瞳后檢影驗光記錄患兒的散光程度和屈光狀況。結果:500例患兒中散光分類等級最多的為0.50~1.00D階段,所占比例為54.8%(274例);復性遠視散光的數量最多為335例,所占比例為67.0%。結論:研究發現在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疾病類型中,復性遠視散光最為常見,散光的程度主要集中在3.00D以下,兒童散光的情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弱。關鍵詞: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
屈光狀態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散光是屈光中比較常見的類型,也是造成兒童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1],目前醫學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了解患兒的散光軸和散光度的分布狀況,以求能夠探尋其中的基本規律,從而為兒童眼科疾病的治療和視力功能的改善提供理論基礎,近年來我院共收治500例兒童散光眼屈光狀態的患者,現將其臨床分析的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均是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0例散光眼屈光狀態患兒,其中散光眼614例;其中男性340例,患眼405只;女性160例,患眼209只,年齡2~10歲,平均年齡(5.3±1.0)歲。
1.2方法
1.2.1檢查方法:所有的受檢者采用國際視力檢查標準進行診斷,然后使用角膜映光法和遮蓋法等檢查眼位,根據患兒的情況必要時應該使用同視機進行檢查;常規檢查的內容包括眼底檢查和屈光間質檢查;所有的受檢者采用阿托品滴眼液(生產廠家: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160)點眼治療,規格為10g/L,每次2~3滴,3次/d,連續點眼治療3d;之后由專業的驗光師使用帶狀光檢影法對患兒視網膜進行檢影,同時聯合使用主覺試鏡方法進行驗光操作,確定患兒的屈光程度和散光狀態并進行矯正視力治療。
1.3判斷標準:散光的判斷標準為,同一眼兩條主徑線屈光度差超過0.50D,循規性散光的診斷標準為,最大屈光力主徑線在(90°±20°)位置;逆規性散光即最大屈光力主徑線范圍在(180°± 20°)位置;若非該兩種情況則診斷為斜向散光。對稱散光和非對稱散光的診斷標準為患者兩眼柱鏡軸相加之和范圍在(180°± 10°)則判定為對稱性散光;若不在該范圍則判斷為非對稱性散光;單純近視散光、復性近視散光、單純遠視散光和復性遠視散光的分類主要是根據兩眼視網膜和兩條主子午線聚焦的位置關系進行判斷。
1.4統計學方法:本次試驗的數據的表格統計采用Excel2007進行處理,統計學資料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數據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散光類型的分布情況:本次試驗所有的散光類型中復性遠視散光比例最多,依次為復性近視散光、混合散光、單純性遠視散光和單純近視散光,和復性遠視散光比例相比,其他各項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2.2散光類型和弱視發生率的關系:實驗結果顯示復性遠視散光導致弱視人數最多,依次為復性近視散光,詳見表2所示。
眼睛是一個復雜且精密的光學系統,即便是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每個眼球各個屈光成分、每條徑線上的屈光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生活中幾乎不能找到完全不散光的眼睛。人類研究屈光度、軸位等會根據受檢者頭位的變化發生改變,所以在使用電腦驗光儀進行檢測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散光。

表1 該組研究對象中散光類型的分布情況[n,%]

表2 不同散光類型和弱視之間的關系[n,%]
生理狀態完全正常的眼角膜,垂直徑線的曲率半徑一般會比水平徑線曲率稍小,所以眼睛的最大屈光力主徑線在90°的位置,若兩邊的位置范圍在20°以內則為循規性散光;最大的屈光力主徑線在180°左右,兩邊的范圍均在20°以內,即為逆規性散光[2]。人類眼角膜是橢圓形的,所以角膜的中心并不在橢圓的中心點上,角膜的生理特點注定其垂直徑線的屈光力比水平方向大,所以在兒童散光患者中絕大多數是循規性散光[3~4]。隨著年齡的增長,循規性散光量持續增加,直至老年循規性散光又向逆規性散光轉變。兒童散光軸向分布的規律性較強,其中循規性散光最多,然后依次為斜軸散光、逆規性散光。相關文獻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散光中的近視和遠視類型進行細致研究,結果散光度層級為0.50~1.00D間的人數最多,依次為1.25~2.00D,然后是2.00D以上,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兒童散光進行矯正前需要對散光軸進行精確定位,如果給患者攜帶矯正眼鏡后其眼睛出現疲勞,那么應該先對原先佩戴的眼鏡度數和軸位進行檢測,重新佩戴適合的鏡片,研究表明逆規性散光對于患者視力的影響更大,所以對于逆規性散光必須進行矯正治療[5]。屈光不正是兒童弱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兒童的任何散光都會導致視力下降,不同散光類型和散光度對于患者視力的影響各不相同,因此在矯正治療前需要準確了解患者的情況,采用合理的矯正措施。
兒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散光,會在身體發育和眼睛功能發育的過程中不斷改善,對于低度數的散光患兒可以任由其自愈,在進行矯正時應該仔細了解是否出現弱視情況、散光類型和程度信息,這樣有利于矯正治療。
參考文獻
[1]滑會蘭,蘇鳴,張保利.學齡前弱視兒童屈光狀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10(1):652-653.
[2]李鳳云,譚星平,劉雙珍.兒童混合散光眼屈光演變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7(10):87-88.
[3]吳燕寧,毛合娟.我區遠視兒童屈光演變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3(20):783-784.
[4]王鶯,閔云花,戴秋白.兒童屈光不正中散光情況臨床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2,8(25):2990-2991.
[5]李叢梅,靳梅,李曉亮.3~17歲兒童少年視力異常的屈光狀態分析[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2,4(15):349-350.
[6]范真,張瑜,張晴晴.甘肅省6區/縣6~18歲視力低常中小學生散光狀態調查研究[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1,8 (12):230-231.
中圖分類號:R778.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