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豪 許楚麗 林 昱(.普寧華僑醫院消化內科 普寧 55300;.普寧康美醫院 普寧 55300)
?
美沙拉嗪栓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分析
黃志豪1許楚麗2林昱1(1.普寧華僑醫院消化內科普寧515300;2.普寧康美醫院普寧515300)
摘要:目的:分析美沙拉嗪栓劑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給予柳氮磺吡啶片劑口服治療;治療組給予給予美沙拉嗪栓劑治療,均以4周作為一個療程。對兩組治療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美沙拉嗪栓劑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效果較好,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更低、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美沙拉嗪栓劑潰瘍性結腸炎柳氮磺吡啶片臨床效果
潰瘍性結腸炎指的是累及結腸、直腸的特異性與非特異性慢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黏液便、血便、腹瀉、腹痛等[1],還可能伴隨其他癥狀。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是由于病程長、病情容易遷移、反復,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具有較高的癌變可能性。臨床中多使用柳氮磺吡啶片進行治療,但是由于藥物中含有磺胺基團,容易造成較大的不良反應。美沙拉嗪栓劑是一種緩釋控劑,通過控制藥效減少不良反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治療效果較好、不良反應較少。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滿足診斷標準。排除爆發型患者,合并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血液疾病、惡性腫瘤及藥物禁忌的患者[2]。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9例,治療組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66歲,平均年齡(40.24±7.09)歲;平均病程(10.6± 3.9)個月。對照組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41.57±7.28)歲;平均病程(9.6±3.2)個月。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治療組和對照組在入院后均接受全面身體檢查,具體了解患者潰瘍性結腸炎的位置和程度,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照組給予柳氮磺吡啶片劑100mg口服治療,每天給藥3次;治療組給予給予美沙拉嗪栓劑100mg治療,每天給藥3次,均以4周作為一個療程。
1.3療效評價標準:通過4周的治療對臨床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糞常規檢查未發現紅細胞或白細胞,大便次數每天不超過2次,結腸鏡檢查顯示腸道黏膜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明顯改善,糞常規檢查顯示紅白細胞10個/HP,大便次數每天在2~4次之間,結腸鏡檢查,顯示患者的黏膜癥狀較輕;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沒有改善[3]。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均錄入SPSS18.0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處理,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百分比(%)表現,比較采用卡方值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結果對比:通過4周的臨床治療,治療組中25例顯效、22例有效,僅有2例無效,總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中顯效17例、有效21例、另有11例無效,總治療有效率為77.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n(%)]
2.2治療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治療組在用藥過程中出現1例肝功能減少、2例胃腸道不良反應,未出現白細胞減少,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12%;對照組中出現4例肝功能異常、7例白細胞減少以及3例胃腸道不良反應,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57%。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中常見病多發病,臨床研究顯示該病的發生與基因、免疫機制以及身體反應相關,通常認為免疫系統障礙是該病的主要發生原因[4]。該病的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主要臨床表現為血便、黏液便、腹瀉和腹痛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發生病變可累及直腸、降結腸以及全結腸,病灶主要是黏膜層,只有少數病例病變出現在黏膜下層,具有很高的癌變率。柳氮磺胺吡啶是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通過口服代謝成為磺胺吡啶以及5-氨基水楊酸,對急性發作的患者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藥物對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減輕患者的炎性反應。但是磺胺吡啶容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據相關資料報道,應用柳氮磺胺吡啶的患者中大多數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以及免疫細胞減少等[5]。這些不良反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柳氮磺胺吡啶在臨床中的應用。美沙拉嗪栓劑屬于控釋型藥物,主要有效成分是5-氨基水楊酸,能夠顯著緩解臨床癥狀,減輕腹瀉和嘔吐的程度,同時控制藥物的釋放速度,一定程度上延遲藥效。同時控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化過程,清除自由基、減輕腸道黏膜的損傷。同時,藥物可以延緩潰瘍性結腸炎的惡化,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組中對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劑進行治療,盡管能夠取得效果,但是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非常高,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治療組使用美沙拉嗪栓劑,不僅治療效果好,發生胃腸道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以及免疫細胞減少的病例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提示美沙拉嗪栓劑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娜.美沙拉嗪口服聯合栓劑治療左半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4,(1):55-57.
[2]鐘貴芳,趙占強,麥家慧,等.美沙拉嗪栓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8例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0,31(16):2407-2408.
[3]張圖.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美沙拉嗪栓劑治療UC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5,(22):135-136.
[4]王培龍,黃磊,師水生,等.美沙拉嗪腸溶片劑聯合栓劑治療活動期直乙結腸型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36):35-36.
[5]劉繼喜,宋振梅,王曉娣,等.闌尾開口炎在遠端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意義[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1):74-76.
中圖分類號:R574.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