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霓(廣東省普寧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普寧 515300)
?
烏靈膠囊聯合氟西汀(百憂解)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的療效分析
張丹霓(廣東省普寧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普寧515300)
摘要:目的:觀察烏靈膠囊與氟西汀聯合使用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腦卒中后抑郁焦慮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單一服用氟西汀治療,治療組應用氟西汀+烏靈膠囊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以及總有效率。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高于對照組的76%,P<0.05,治療組治療1周、2周、4周、6周的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后抑郁焦慮應用烏靈膠囊聯合氟西汀治療效果確切,臨床上還應加強對腦卒中患者的抑郁焦慮評估,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PSD。
關鍵詞:烏靈膠囊氟西汀腦卒中抑郁焦慮
抑郁焦慮是腦卒中的一種常見并發癥,腦卒中后抑郁焦慮(PSD)的發病率約為20%~60%,大約有10%的患者為重度抑郁,PSD的嚴重程度將會影響腦卒中患者的預后[1],因此必須加強對PSD的臨床治療。我院將烏靈膠囊與氟西汀(百憂解)應用到PSD治療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從我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腦卒中后抑郁焦慮患者中選出1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研究前經CT檢查、MRI檢查確診為腦血管疾病,納入標準:①符合CCMD第三版的卒中后抑郁診斷標準;②經HAMD量表評價分數≥9分;③患者意識清楚,無語言障礙、智力障礙,且肝腎功能正常;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采用隨機對照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5.9±7.3)歲;對照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5.2±7.5)歲。兩組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清晨口服20mg百憂解,1次/d,連續服用6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烏靈膠囊,每次口服3粒,3次/d,連續服用6周。兩組治療期間均不服用其他任何精神類藥物,并根據病情給予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營養劑以及運動治療、功能康復等鍛煉。
1.3評價標準:在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周、2周、4周、6周分別采用HAMD量表進行抑郁評估,0~8分表示無抑郁障礙,9~16分為輕度抑郁障礙,17~24分為中度抑郁障礙,25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障礙。分數越高,抑郁程度越高[2]。
以患者的HAMD減分幅度進行臨床療效的評估,減分率在80%以上的為痊愈,減分率在50%~79%的為顯效,減分率在30%~49%的為好轉,減分率<30%的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統計學方法: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資料收集整理后納入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治療組總有效率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經X2檢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2.2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對比:表2所示為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可以明顯看出,在治療前,兩組HAMD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1周、2周、4周、6周的HAMD評分上,治療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對比[分]
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明確,但是目前公認的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認為PSD的發病與大腦損傷后神經生物學變化有關,腦卒中導致患者的額葉、邊緣系統受到損傷,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情感障礙,進而引發PSD;另一種認為腦卒中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等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使其產生絕望等心理,從而觸發抑郁焦慮。PSD一般發生于腦卒中后的數小時到數天,發病后的3~6個月是引發PSD的高峰期[3]。PSD會使患者產生絕望感、自卑感、孤獨感,出現悲觀、失落、煩躁等情緒,不配合治療,不配合功能鍛煉,從而影響身體康復,甚至因長期臥床出現褥瘡等并發癥,進一步加重抑郁焦慮程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患者病情日趨嚴重,甚至死亡。國外曾有學者對PSD進行了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結果發現PSD的死亡率是非抑郁腦卒中患者死亡率的3.4倍。因此在臨床上必須對PSD予以積極有效的治療。臨床上治療腦卒中時應加強對抑郁焦慮的預防,早期使用HAMD量表進行患者心理狀態的評估,尤其是在PSD高發的時間段定期進行抑郁評估,可每周對患者做一次抑郁焦慮評估,通過了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并予以針對性的心理治療、運動治療等,合理調整用藥方案,對于預防PSD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臨床治療上,中醫認為可用藥物內服、針灸等方法進行辨證治療,西醫則認為應從心理治療、家庭支持、藥物治療等角度著手。在藥物上,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三環類、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抑郁藥等。百憂解是一種常用藥物,是臨床上抗抑郁的首選藥物,患者在服用百憂解后,體內的突觸間5-羥色胺含量迅速升高,從而改善機體的神經細胞運動功能,促進腦組織的恢復,并通過感覺、運動突觸的生長,提高脊髓運動的興奮度,達到抗抑郁的效果。但是單用氟西汀的藥物見效慢,一般在用藥后2周才能明顯看到成效。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應用百憂解治療,HAMD評分顯示,在治療2周后評分才有顯著降低。百憂解由于不良反應少,在早期腦卒中后抑郁焦慮治療中應用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焦文文[4]的研究發現對PSD患者應用百憂解配合心理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烏靈膠囊[5]是一種中成藥,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在治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上療效確切。近幾年臨床上將其運用到PSD的治療中,結果發現療效顯著。烏靈膠囊促使患者腦部攝取更多的谷氨酸、γ擬氨基丁酸,增強谷氨酸脫羧酶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神經遞質與γ擬氨基丁酸的結合,并提高大腦中γ擬氨基丁酸受體的結合活性。同時,烏靈膠囊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大腦能量儲備增加,起到保護腦組織的作用,所以具有較好的鎮靜效果,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的臨床治療中,烏靈膠囊與百憂解聯合使用療效確切,能迅速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張婷,王冬,高曉平,等.迷迭香復合精油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2):127-129.
[2]王峰,郭錦武.溫通湯結合心理干預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焦慮癥的對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3):2885-2886.
[3]高春林,郭學英,張雅麗,等.氟西汀對卒中后抑郁患者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低下的干預作用[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2,21(1):50-52.
[4]焦文文.氟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1):4647-4648.
[5]杜敏,陳朝俊,曾麗娟,等.早期心理護理干預聯合烏靈膠囊對卒中伴PSD的療效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1):36-37.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1-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