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分析以實踐為主的高職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提出改革方案,并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網絡平臺 網絡營銷 教學模式 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058-02
網絡營銷是高職電商專業重要核心課程之一。隨著電商的發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與電商企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這就要求網絡營銷教學要從電商新業態和企業實際要求出發,改革教學模式,培養符合電商企業需求的實踐型網絡營銷人才。對此,可通過引入企業真實案例,以企業網絡平臺為教學平臺,以企業工作任務為教學任務,以企業員工考核機制為學生評價機制,構建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
一、改革指導思想
目前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教師缺乏接受電商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的動力;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缺乏動手實踐的環境和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學缺乏活力。因此,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構建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引入企業真實案例,以企業網絡平臺為教學平臺,以企業工作任務為教學任務,以企業員工考核機制為學生評價機制。緊跟電商發展,促進教師學習電商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以網絡實戰為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思考、自主創業,同時通過學生的電商實踐,倒推教師尋找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培養出適合中小企業需要的高職網絡營銷實踐型人才。
二、改革方案
(一)制定與電商發展適應的網絡營銷動態教學目標
電子商務處于不斷進步的高速發展階段,因而網絡營銷的課程教學目標不應一成不變,應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最新動態來制定。對網絡營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電商新發展進行研討,制定網絡營銷課程目標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使之與電商發展和教學實際相適應。
(二)選取典型的和代表電商發展趨勢的企業網絡平臺作為教學主要平臺
當前電商的發展主要以傳統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電子商務為主,因而在網絡平臺的選取方面都需要有所涉及。傳統互聯網電子商務,主要選擇淘寶、天貓、阿里巴巴和速賣通為平臺,實踐基于傳統互聯網電商的網絡營銷。移動電商的平臺,主要選取微店、微信、微博等平臺,實踐基于移動電商的網絡營銷。由于真實的企業網絡平臺在網絡營銷存在著諸多的經營限制,因而教學過程中還要輔以網絡營銷經營模擬軟件ITMC(全程電子商務沙盤),彌補學生對于電商企業基礎數據的獲取、分析能力。
(三)設計基于實踐為主的教學任務
在教學內容方面,緊貼當前電商發展新動態,重新組織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理論知識服務于實踐內容,從網絡營銷的規劃,網絡平臺的使用,網絡營銷方法和網絡營銷效果評價四個方面,以PDCA循環的形式構建整個實踐為主的網絡營銷課程內容體系。
(四)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溝通工具為課程學習輔導工具
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問題反饋與解決進行全方位指導。經調查當前高職電商專業的學生絕大部分使用手機QQ作為溝通工具,小部分學生使用微信作為溝通工具,因而在輔導中主要以QQ為主,微信為輔,充分發揮QQ群、討論組、微信等網絡溝通形式進行師生互動,做到課前、課程實踐、課后等學習過程的無縫對接。
(五)建立虛擬企業模式的團隊學習形式
當前企業的網絡營銷工作都是以團隊形式進行的,與此相對應在班級中建立虛擬企業進行虛擬運營,教師作為虛擬企業運營總監,以企業工作任務設置網絡營銷實踐任務,學生組成3-5人規模的網絡營銷工作小組,組長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以團隊的形式完成任務,完成后由小組長進行匯報并與其他組交流借鑒,促使學生適應網絡營銷工作環境中的多崗多能。
(六)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全方位考核機制
在課程考核中引入企業評價體系:(1)鼓勵學生創業實踐,建立免修、免考機制。隨著電商的發展,學生網上創業屢見不鮮,如課前創業達到網絡營銷課程標準的要求可申請免修,而課中創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申請免考,經考核通過后直接認定成績或學分。(2)注重能力培養,建立過程性評價機制。無創業實踐的學生,以完成網絡營銷工作任務過程中項目組成員的貢獻認定成績,包括個人工作態度、團隊精神、遵守制度、信息溝通、協調能力、領導力、任務實施情況和最終成果進行綜合評定。
三、實證分析
(一)教學實踐過程
為檢驗教改的實際效果,2015年經學校批準筆者在所教的高職電商專業3個班的網絡營銷課程進行了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并在課程結束后進行了問卷和訪談調查。
(二)調查問卷情況匯總
問卷采用無記名的方式,主要對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和學生對于改革后的教學模式的總體滿意度展開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97份,回收有效問卷91份,其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三)調查問卷情況分析
1.教學內容。從整體情況來看,由于學生對網絡的使用比較熟悉,因而對以營銷網絡平臺的使用與運營作為教學內容,體現出了較好的接受程度,調查顯示有82%的學生認為這種形式好或者很好。從平時的教學反饋也可以看出,這樣的教學切合中小企業電商應用實際,使學生能通過網絡平臺深入了解電商行業,發現電商應用的新動態。
2.教學方法。組建虛擬企業團隊的小組學習形式,在調查中體現出了較大的差異,學生整體上給予了好評(56%),但也有34%的學生不認同,給了差或者很差的評價,原因是部分學生還沒能適應從個體自主學習轉入團隊協同學習。使用QQ、微信等網絡工具進行課程輔導,60%的學生給予了好評,認為能夠明顯的提高學習效果,只有10%的差評,體現出了較高的認同度,拉近了師學的距離。
3.教學效果。46%學生認為使用網絡平臺來完成教學任務的質量較為一般,這可能與網絡平臺使用的一些限制有關,如在實踐B2B與B2C模式的網絡平臺中,由于學生不具備企業資質,從而在應用方面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4.考核方式。75%的學生認同免修和免考,自我學習、自我實踐、自我創業意識較高。65%的學生認同過程性考核標準,認為以實踐為中心的課程學習,能加深對電商網絡營銷的理解,提高應用能力。
5.教改總體評價。大多數學生認同網絡營銷課程的這種教學模式,好評率達到了72%。可以看出,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改革是較為成功的,達到了網絡營銷課程的教學目標。
四、結語
基于企業真實網絡平臺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教改實踐,一是提高了學生學習網絡營銷課程的興趣,激發了學生進行網絡營銷創業實踐的熱情;二是課程模式的變革也促使教師不斷跟進電子商務新動向,掌握電商新工具的應用;三是促進學校層面加大對學生創業的政策性支持,完善免修免考制度。教改實現了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良性發展,達到了培養企業所需要的網絡營銷實踐型人才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鐘遠濤.《網絡營銷》課程的實戰型教學嘗試[J].電子制作,2115(2)
[2]周嬋. 基于網絡環境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廣西教育,2015(8)
[3]鐘舸.芻議高職高專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新校園(上旬),2015(4)
[4]鐘陽惠.基于網絡平臺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3)
【基金項目】2014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2014JGB384)
【作者簡介】侯小俊(1981— ),男,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講師。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