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榮偉(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縣委黨校,南陽473300)
?
人民幣為何希望成為SDR籃子貨幣中的一員?
◎ 高榮偉(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縣委黨校,南陽473300)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即SDR的貨幣籃子。這意味著人民幣成為自SDR誕生近50年來第一支由新興市場國家發行并被國際社會正式認定的國際可自由使用貨幣,同時也意味著人民幣將成為第五大國際貨幣,進一步確認了中國進入世界頂級經濟體行列的事實。IMF總裁拉加德表示,人民幣“入籃”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IMF對中國過去幾年改革貨幣和金融體系取得進展的認可。
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SDR)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其初始價值被設為1單位SDR對1美元,與當時的美元等值,相當于0.888671克黃金。SDR相當于一種賬面資產,因此也被稱做“紙黃金”(Paper Gold)。
SDR創始之初是為了支持實行固定匯率的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當初,參加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國家政府或中央銀行需要持有黃金和廣為接受的外幣,用于在外匯市場上購買本國貨幣,以維持本國貨幣匯率。但黃金和美元這兩種主要儲備資產的國際供給種賬面資產。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因為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人民幣加入SDR后,貨幣籃子由四種貨幣擴大成五種,新的SDR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自此起,特別提款權的價值將不足以支持當時的世界貿易擴張和金融發展。因此,國際社會決定在IMF支持下創造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資產。
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于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占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 和8.09%。屆時,人民幣將作為可自由使用貨幣,并將與其他四種貨幣一同構成SDR貨幣籃子。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智庫活動時表示,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反映了全球共識和中國的強大領導力。他指出,從2014年9月以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金磚國家領導人都先后表態支持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上世紀70年代初解體后,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急劇變化,掌控全球金融話語權長達半個世紀的IMF面臨嚴峻考驗:一是第一大股東美國的控制權不斷遭遇英法德意等成員國的挑戰;二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客觀上又要求調整IMF內部話語權結構與話語權比重。早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撰寫的《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一文中就呼吁國際貨幣體系改革:“IMF早在1969年創設了SDR以緩解主權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風險。遺憾的是由于分配機制和使用范圍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但SDR的存在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供了一線希望。”周小川行長提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倡議,采用IMF的SDR方案作為改革的第一步,而提升SDR貨幣籃子的代表性又是SDR自身改革的第一步。可見,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在根本上是改革現行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起點。
人民幣加入SDR可以此為契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事實上,我國對人民幣加入SDR的期望一直很高,為此央行努力促進人民幣的“自由可兌換和使用”,以滿足IMF接受人民幣加入SDR的條件。2015年6月11日,央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是改革最重要的幾步。
周小川行長表示,加入SDR有以下一些目的:中國可以成為很多國際商品定價國,中國可以在國際資本市場以更低的成本借貸,人民幣可以被更多的國家需求等等。如果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以及我國資本賬戶開放,我國自然有在國際市場上扮演定價國的資格,國際資本也自然會大量流入我國。有專家表示。SDR相當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給其成員國的一種信貸額度,且成員國分配得到的SDR沒有利息,成員國可以用分配得到的SDR進行國際貿易支付或者其他國際清算業務。從這個角度看,SDR帶給成員國的直接經濟意義是一種“便宜的融資”,由此分析,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融資成本就會降低。除此之外,SDR的凈負債只需要支付很低的利息,該利息由IMF決定。
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我國還需要配套相關的金融市場改革措施。例如最明顯的一項改革就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如果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不是市場完成的,那人民幣不會成為全球其他國家普遍接受的儲備貨幣。而要讓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前提就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否則如果人民幣自己的價格都不是由市場決定的,其相對于其他貨幣的價格無法做到由市場決定。而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還必須要配合全方位更深入的金融市場改革,并非央行取消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就等于利率市場化。
人民幣被納入SDR之后,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基本基于宏觀層面,從短期來看最大的好處不外乎由于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各國央行有希望提高其儲備中投資于中國的比例。對于人民幣來說,加入SDR籃子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它等于昭告天下:人民幣正式成為全球五大儲備貨幣了!
盡管人民幣加入SDR后不能馬上改變國際儲備格局,但國際機構將有意愿持有更多人民幣資產,由此可以增加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認同和信心。由于SDR貨幣籃子由權威國際組織IMF評定,因此人民幣得到了IMF的背書。一般認為,成為儲備貨幣隱含的重要條件便是“國際認可”,因為只有將這樣的貨幣作為儲備才能夠保證緊急用途下貨幣能夠被對方接受。
盡管人民幣“入籃”短期內對百姓生活產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隨著SDR帶動人民幣國際認可程度的提高,企業和百姓將在投資、消費等方面獲取實實在在的好處。從消費層面來說,入籃之后,國際市場中大宗商品也可以用人民幣計價了,匯率風險小多了。“SDR不是一個‘高冷’的金融概念,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推進,將給百姓帶來很大便利。今后出國,我們不用兌換美元、歐元,揣著自家的錢就可以走遍天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這樣描述未來。
人民幣加入SDR還可減輕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增加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尤其是在美元加息預期強烈的背景下,有助于我國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幣更加堅挺,減少對自己錢袋縮水的擔憂。由于人民幣計價功能的擴大,許多大宗商品采用人民幣計價,將規避匯率波動風險,降低老百姓購買這些大宗商品的成本。
與此同時,人民幣加入SDR有利于企業跨境投資、在海外購買資源、技術和勞務等,還有助于拓寬國內居民的海外投資渠道,不論是有移民計劃還是單純理財投資,未來可以更加方便地配置海外資產,直接拿著人民幣到國外去投資不動產、股票和債券將不再是夢想。國外投資者也可更多地參與中國國內股票、基金、國債、P2P等投資理財。
毫無疑問,人民幣加入SDR是我國2015年最為重大的經濟事件之一,也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說,“它利在長遠,它標志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特別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肯定。這對于中國和世界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