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紅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中醫院 婦產科, 江蘇 泰州, 225321)
?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療效比較
呂春紅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中醫院 婦產科, 江蘇 泰州, 225321)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 開腹手術;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約占卵巢腫瘤的11%,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其中80%以上為生育年齡,是臨床最常見的卵巢腫瘤之一[1]。本院近3年來手術治療卵巢成熟性畸胎瘤82例,其中腹腔鏡手術59例,開腹手術23例。本文比較兩種手術的效果及手術前后患者IL-6、CD4/CD8水平,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1月接受手術治療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手術標本均經病理科檢驗證實。患者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37.40±11.14)歲;已婚已育51例,已婚未育6例,未婚25例;有下腹部手術史者17例。術前經B超、盆腔CT及血清學化驗(CA-199、CA-125、AFP等)排除惡性腫瘤及其他疾病患者。82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中,單側78例(95.12%),雙側4例(4.88%)。2組患者年齡、婚育情況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手術方法
82例患者術前均進行各項檢查以排除手術禁忌證。59例腹腔鏡組患者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或連續硬膜外麻醉下于臍內穿刺,充入CO2氣體,使腹腔壓力達12~15 mmHg。常規三點穿刺置入鏡體及相應手術器械,在卵巢腫物表面無血管區,單極電凝切開卵巢皮質約0.5 cm,暴露瘤壁。分離并剪開薄膜,同時電凝止血,將囊腫完全剝出。腫物過大或在分離過程中自行破裂者,用穿刺針刺破囊壁,迅速吸出囊內液體再將囊腫剝出。手術中有15例囊腫分離時發生破裂,迅速吸凈油脂樣液體,鉗夾破口繼續剝離直至完整剝出,然后用大量溫熱生理鹽水沖洗盆腹腔。將剝出的腫瘤放入自制的標本袋,將袋口拉出腹壁外,在袋內將腫瘤剪破,取出部分囊內物,骨骼、毛發、頭節等有形物則鉗夾取出,然后與標本袋一并取出。23例開腹手術組患者采用聯合麻醉,腫物剝除術和附件切除術同常規方式手術。
1.3IL-6及T細胞亞群檢測方法
分別于術前1 d、術后1 d及術后4 d抽取2組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其中3 mL離心5 min,分離血清,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IL-6水平(試劑盒由美國Genzyme公司提供)。另外2 mL加肝素抗凝,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細胞亞群(CD4和CD8)的表達水平。每次檢測獲取10 000個細胞。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對不同組別間統計數據進行處理。各組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1例惡性腫瘤。腹腔鏡組腫瘤直徑(5.36±2.02) cm,開腹組腫瘤直徑(5.86±3.10) cm,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腹腔鏡組有15例囊腫破裂,占25.42%;開腹組有5例囊腫破裂,占21.74%。所有患者無臟器損傷、切口感染、術后出血、腹膜炎或肉芽腫發生。2組手術時間無顯著差異(P>0.05),而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體溫恢復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全部患者無主訴不適,未發現復發,盆腔檢查及B超均正常。
腹腔鏡組術前、術后1 d、術后4 d的IL-6水平依次為(62.31±7.67)、(88.41±9.25)、(67.58±6.05) pg/mL, 開腹組依次為(63.00±7.15)、(102.41±6.70)、(77.46±7.33) pg/mL。
與開腹組比較, *P<0.05。
腹腔鏡組術后1 d的IL-6顯著高于術前,開腹組術后1、4 d的IL-6顯著高于術前(P<0.05),且腹腔鏡組術后1、4 d的IL-6顯著低于開腹組 (P<0.05)。腹腔鏡組術前、術后1 d、術后4 d的CD4/CD8水平依次為(1.82±0.48)、(1.72±0.44)、(1.81±0.19),開腹組依次為(1.84±0.31)、(1.64±0.57)、(1.70±0.46)。腹腔鏡組術后1 d的CD4/CD8顯著低于術前,開腹組術后1、4 d的IL-6顯著低于術前(P<0.05),且腹腔鏡組術后1、4 d的CD4/CD8顯著高于開腹組 (P<0.05)。
3討論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卵巢良性腫瘤幾乎均可以通過腹腔鏡手術切除[2]。有研究[3-4]顯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在手術并發癥及術后復發率方面均無顯著差異,而腹腔鏡手術切口小,腸粘連和慢性腹痛現象大大減少。
卵巢畸胎瘤腹腔鏡手術的關鍵在于排除卵巢惡性腫瘤和防止手術中發生腫物內容物遺漏[5]。因此,術前應通過既往病史、婦科檢查、B超、血清學化驗等做初步診斷,排除惡性或可疑惡性;術中應仔細探查腫瘤,可疑惡性者應取部分組織冰凍檢查,如為惡性則應改為開腹手術。本文59例腹腔鏡手術,術后病理均為良性畸胎瘤。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手術過程中囊腫破裂率較高,內容物流入腹腔后可形成化學性腹膜炎或引起腹膜種植。因此一旦囊腫破裂,應迅速吸凈油脂樣液體,或用組織鉗取出溢出物,然后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盆腹腔。本文腹腔鏡組有15例囊腫破裂,占25.42%;開腹組有5例囊腫破裂,占21.74%。經處理后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臟器損傷、切口感染、術后出血、腹膜炎或肉芽腫發生。本文通過比較發現,腹腔鏡組出血量少,肛門排氣時間短,術后體溫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與開腹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在手術時間上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腹腔鏡手術用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具有出血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外周血IL-6是機體急性應激反應中組織損傷標志物和介導物之一,手術損傷可引起IL-6合成及釋放增加[6]。本文通過檢測腹腔鏡組與開腹手術組中患者外周血IL-6表達水平,發現兩種手術均可引起IL-6表達水平顯著升高,但腹腔鏡組相對于開腹組升高水平低、恢復快,說明腹腔鏡手術較開腹手術對機體體液免疫系統損傷小,可有效減少術后感染的發生率。
臨床研究[7]表明,手術可引起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的改變,特別是T淋巴細胞數目的減少及亞群的失調。本研究中,腹腔鏡組與開腹手術組CD4/CD8比值在術后1 d均有明顯下降,但腹腔鏡組下降水平較開腹手術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4 d腹腔鏡組比值可恢復到術前水平,但開腹手術組仍未完全恢復至術前水平,可見腹腔鏡手術對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影響較開腹手術小。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主編. 中華婦產科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 1933-1936.
[2]郎景和. 新世紀的婦科腹腔鏡手術[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4, 39 (5): 289-290.
[3]MAIS V, AJOSSA S, MALLARINI G, et al. No recurrence of mature ovarian teratomas after laparoscopic cystectomy [J]. BJOG, 2003, 110: 624-626.
[4]張四友, 鄭 敏, 李光儀, 等. 腹腔鏡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不孕癥療效分析[J]. 中國內鏡雜志, 2001, 1(4): 57-61.
[5]REICH H, M C GLYNN F, SEKEI L, et al.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ovarian dermoid cysts [J]. The J of Reprod Med, 1992, 37: 640-644.
[6]黃穎烽, 古維立, 唐偉鏢, 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血清和腹腔引流液中IL-6及TNF的變化[J]. 實用醫學雜志, 2006, 12(16): 1874 -1875.
[7]Khan KN, Masuzakin H. Peritoneal fluid and serum levels of hepatocyte factor may predict the activity of endometriosis[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6, 85(4): 458-466.
收稿日期:2016-03-03
中圖分類號:R 737.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1-135-02
DOI:10.7619/jcmp.20161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