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332000)唐海英 廖靜 黎旭英
良好的病區環境,不僅能夠對患者的情緒形成正面影響,而且還能夠增強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感,完善醫院各方面制度管理的同時,還能提升醫院形象。本文主要從環境內部和外部兩大方面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該病區主要為內外科患者,年齡在16~77歲之間,平均51.06±2.36歲,結合患者的住院時間、病情變化情況以及情緒等方面進行評估;環境優化小組的成員包括:護士長為首的護理人員,每一小組8個人;共分成兩大組成員,一組負責院外環境的優化計劃與評定,另一組則負責院內環境的優化計劃與評定。
1.2 方法
1.2.1 院外環境的優化 病區外部環境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醫院的規劃布局,二是物體結構,三是植被布置,無論是哪一方面的設計,均需要符合醫院病區環境設計的標準,加上先進醫療設備還有雄厚的醫資隊伍,均給醫院建立起良好的口碑,讓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保持平靜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的治療質量。
①規劃布局上:可以山水畫為設計靈感,在建筑群里設置合理道路路徑,并配上綠地、雕塑還有噴泉等裝飾,不僅能夠凸顯出醫院自身的獨特風采,而且能給患者帶來豐富的活力氣息,在這樣充滿活力的環境中生活,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②物體結構上:將病區建筑群的設計風格與醫院大門保持一致,以保持病區環境意境的同時,為患者提供一系列連續性遐想;在建筑體的建設上,則以方正大氣為主;合理運用現代化科技醫療設備,為醫護人員提供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以起到提升醫院現代化氣息的目的。
③植被布置上:病區環境中的花草樹木擺放位置和種類決定醫院風格,合理的植被布置還能改善醫院的健康風格,從而增強醫院綜合文化氣息;合理的花盤擺放,可以營造出絢麗的綠色氛圍,為患者營造出舒適、輕松的治療環境,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
1.2.2 院內環境的優化 ①社會環境:要求醫護人員應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在日常護理中主動關心患者生活環境,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生活需求,從而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并盡量滿足患者的生活需要;鼓勵患者堅持接受治療,逐漸增強患者的信任感,讓患者在溫馨的環境中緩解內心焦慮和恐懼,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同時,增強其治療信心。②物理環境:盡量為患者安排干凈整潔、舒適安靜還有人文氣息濃厚的治療環境,病房里要按時消毒和清潔,并定時查看房間的溫度和濕度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進入病房期間應保持動作輕柔性,叮囑患者按時作息,營造出和諧的病房環境。③安全控制:為了減少患者出現意外創傷情況,醫院有必要在合理的地方設置護欄,如廁所墻邊、走廊等,并在衛生間里安置呼叫裝置,以免患者發生意外情況無法得到及時處理。同時,還要加強感染情況的傳播,即建立完善的預防感染系統,要求每一位醫護人員均嚴格遵循無菌標準實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綜合兩個小組的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進行評估,對比患者在病區環境優化前后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計學處理,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差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半年時間的優化和調查,選擇236例內外科患者實行問卷調查,在病區環境優化前,患者的整體滿意度僅為65.25%,優化后,滿意度達到89.83%,且差異(P<0.05,x2=40.93)。
綜上所述,醫院病區環境設計的合理性,關系到醫院自身的健康管理效果,甚至會影響到醫院口碑和形象,所以醫院管理者應對環境設計這一內容引起足夠重視[1]。本文主要從院外環境和院內環境兩個大的方面,對醫院的病區環境實行合理的改善和優化,以提升醫院環境管理的人文關懷性的同時,還能為患者營造出溫馨、和諧還有舒適的治療環境,從而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信心,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負性情緒,對患者的身體康復質量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