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林泉
(浙江省德清縣舞陽街道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浙江湖州313200)
?
大豆-水稻輪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姚林泉
(浙江省德清縣舞陽街道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浙江湖州313200)
摘要:大豆-水稻輪作是穩糧增效、改良土壤的創新模式。采摘鮮大豆既可提高大豆經濟效益,又可為水稻直播爭取時間;水稻直播省工、省本,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
關鍵詞:大豆;水稻直播;輪作;栽培技術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大豆味鮮色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也是我國重要的旱糧作物。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近年來我們在德清縣武康鎮大面積推廣鮮大豆-水稻高效栽培模式,經濟效益明顯?,F將該模式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大豆在3月上旬播種,搭小棚保溫,預防早春寒冷天氣,6月初采摘鮮豆莢;水稻在6月中旬大田直播。鮮食大豆選擇適口性好、外觀商品性佳、抗性強、產量高的早熟品種,如遼鮮、春豐早、9701等;水稻選擇高產、優質的常規晚稻品種,如秀水134、浙粳88、嘉58等。經武康鎮燈塔村大戶調查,鮮豆莢667m2產量910kg,667m2產值3640元;水稻667m2產量550kg,667m2產值1870元;667m2總產值5510元,二季成本1810元,凈利潤3700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2.1適期早播
3月上旬播種。適時早播可延長鮮食大豆營養生長期,增加營養生長量,提高單株有效莢數,小拱棚栽培可促進鮮莢提早上市,提高鮮大豆種植效益。
2.2播種
筑畦寬130cm、高20~25cm,穴距25cm、行距35cm,每穴播3~4粒,播后覆土厚2~3cm,蓋土后每穴施礱糠雞糞0.15kg左右,搭建小棚覆蓋薄膜。每667m2播種量5~6kg。
2.3化學除草
整地前10d,全面噴施10%草甘膦水劑750mL 或20%百草枯水劑200~250mL加水37.5kg,除去田間雜草。出苗后15d左右、雜草3~4葉期,每667m2噴灑15%精喹禾靈18mL加25%氟磺胺草醚13g兌水40kg除草。
2.4施肥
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礱糠雞糞300kg、鈣鎂磷肥25kg,耙耕整平,使土肥混合均勻。出苗后15d左右、苗高10cm左右,667m2施尿素7kg;5月初每667m2施復合肥15kg。
2.5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原則,遵循1種農藥在1季作物上只使用1次的要求,嚴禁使用中等毒性以上農藥,并注意藥劑安全間隔期,以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質量。地老虎、煙粉虱、豆莢螟等蟲害,每667m2可用氯氰菊酯20~30mL加水50kg噴霧防治。
3.1田塊準備
翻耕前10d左右,草荒田667m2用10%草甘膦水劑750mL或20%百草枯水劑200~250mL加水37.5kg均勻噴霧殺滅老草。播種前7d左右灌水,667m2施畜肥1000kg或稻草還田、鈣鎂磷肥12~25kg(具體根據測土數據中磷含量而定)、尿素10kg,機耕后平整田塊。要求早翻耕,灌水耖平,保證泥爛田平,高低落差控制在3cm左右,并開好橫溝、豎溝、圍溝,做到三溝相連,保證排灌暢通,田面不積水。播種前1d整好田塊,待泥土沉實后播種。免耕田塊殺滅老草后,開好豎溝和圍溝,稍作整地,然后灌深水泡板1~2d,整平畦面,待泡田水自然落干后播種。
3.2種子處理
浸種前風選曬種1d,可用10%二硫氰基甲烷(浸種靈)乳油或25%咪酰胺乳油浸種消毒48h,預防水稻干尖線蟲病和惡苗病。單季晚稻采用自然室溫催芽,禁用保溫催芽。將麻袋或蛇皮袋放在屋內地上(禁止放在屋檐下日曬),把浸透的種子攤放在麻袋或蛇皮袋上(禁止放在蛇皮袋內),上面覆蓋1薄層濕稻草,種子露白前不宜翻動,有80%露白后適當翻動、適當淋水,根據根長1粒谷、芽長半粒谷的標準調節水、氣條件。
3.3適期播種
根據春大豆成熟時間確定播種期,一般在6月中旬播種,常規粳稻每667m2用種量3kg左右。選晴天播種,播種時要求分畦定量、均勻一致,沙性田隨整隨播,湖泥田隔日播種。播種時掌握先稀后補原則,先播70%,再用30%補缺補稀。雜交稻應提前7~8d準備10%的預備苗,以備嚴重缺苗。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播后塌谷落泥不露籽,有條件的覆蓋1層油菜殼等覆蓋物防止鳥害及雨淋。出苗后及時查苗補缺,2葉1心期移密補稀、補缺,保證全田勻苗、個體生長平衡。
3.4田間管理
3.4.1合理施肥
幼苗長有2葉1心時667m2施尿素7.5kg、鉀肥7.5~10kg(具體根據測土數據中鉀含量而定);中期(孕穗期)667m2施尿素5~6kg,防止施肥過多引起群體過大而倒伏;后期(倒2葉露尖)酌施穗肥,如擱田后苗落黃較重,每667m2施尿素5~6kg,落色不重可少施或不施。
3.4.2科學管水
科學管水是直播稻獲得高產的關鍵,管水策略為播后露田促立針、淺水灌溉促分蘗、適時擱田控群體、干濕交替促灌漿。播種后~1葉1心期,應露田促立針,做到晴天平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干水,遇暴雨灌寸水護苗,過后及時排干;1葉1心~3葉1心期,以跑馬水濕潤灌溉為主,促根深扎;3~5葉期淺水勤灌促分蘗,其間多次露田;6葉期前后,每667m2苗數達到22萬~25萬株時,擱田控制無效分蘗。擱田又叫曬田,通過調節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達到促根、控蘗、保穗的目的,是促使水稻中期穩健生長的1種有效手段。曬田既可促進稻株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增強吸肥、抗病抗倒伏能力,又可控制無效分蘗生長。同時,曬田改變了田間小氣候,可減少病蟲害發生及蔓延。曬田應掌握看苗情定先后、看田塊類型定輕重的原則,同時要看天氣及苗色確定曬田時間的長短,連續陰雨或苗色濃綠的田塊可多曬一段時間。曬田應以稻株白根外露、人下田有水不沾泥、開裂田不發白、葉色退淡、葉片直立、葉尖會刺手、分蘗停止為度,然后灌水。孕穗到成熟期是水稻整個生育期需水最多時期,也是水稻長穗的關鍵時期,應灌好養胎水,田內應保持3.3cm淺水,水稻灌漿后田間灌薄水,待自然落干后再復灌薄水,干干濕濕,以濕為主,一直到收獲前7d斷水,以保持和增強根系活力,以氣養根,保葉抗早衰。此外,水稻施用農藥時,可根據用藥目的來確定是否灌水及灌水深度與灌水天數,具體可參考對口的《植保簡訊》。
3.5病蟲草害防治
直播稻田由于前期濕潤灌溉,易叢生雜草。播種后1~3d,667m2用稻盛可濕性粉劑36g加水30kg噴霧;播后2~4d排干田水,每667m2用(禾闊凈)可濕性粉劑60g兌水30kg均勻噴霧,噴藥后保持田板濕潤;秧苗2葉1心期灌薄水,667m2用30%丁·芐100~120g拌尿素撒施,保水5~7d。如播后未除草或因故(遇雷雨等)除草效果較差的田塊,可在秧苗3~4葉期補治。以稗草為主的田塊,667m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殺稗王)50g兌水37.5kg均勻噴霧防治;以千金子為主的田塊,667m2用10%氰氟草酯(千金)60~75mL兌水37.5kg均勻噴霧防治;以闊葉雜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