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年 唐家雨
(1.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淮安223200;2.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順河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淮安223200)
?
西瓜兩段砧雙貼嫁接育苗及早熟栽培技術
任淑年1唐家雨2
(1.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淮安223200;2.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順河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淮安223200)
設施西瓜上市早、效益好,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由于連作栽培,西瓜枯萎病發生嚴重,目前主要通過采用葫蘆或南瓜嫁接加以解決,但同時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采用葫蘆嫁接的西瓜,其根系分泌物會對西瓜生長產生自毒作用,在西瓜膨大后期,會因根部吸收水分不足而枯死;采用南瓜嫁接的西瓜,皮厚、口感品質差。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摸索出了采用南瓜做根砧、葫蘆做中間砧的兩段砧嫁接方法,該方法既可以避免葫蘆嫁接西瓜的自毒問題,又能解決南瓜嫁接西瓜的質量和口感差問題,進一步完善了西瓜早熟栽培技術。
1.1浸種催芽
1.1.1砧木
葫蘆較南瓜早播5~7d。用大于種子量5倍的55℃溫水浸種,待水溫在室內自然冷卻后,葫蘆種子繼續浸泡24~36h、南瓜種子繼續浸泡2~4h。撈出擦干種子表面水分后,葫蘆和南瓜種子分別置于25~28℃、28~30℃環境條件下催芽,葫蘆種子經24~36h發芽,南瓜種子經12~24h發芽。揀出已經發芽種子,用濕布蓋好置于15℃低溫條件下煉芽。
1.1.2接穗
西瓜較南瓜晚播5~7d。浸種前先曬種,可殺滅部分病菌,提高種子出芽率。用大于種子量5倍的55℃溫水浸種,室溫下自然冷卻后,小果型品種繼續浸泡2h、中果型品種浸泡4~6h、大果型品種浸泡6~8h,種子撈出擦干后置于28~30℃環境條件下催芽,12~24h即可發芽。
1.2播種
1.2.1砧木
可選用48穴、50穴、54穴和70穴育苗盤育苗,每穴挖孔深0.8cm,點播。根砧(南瓜)采用不離土嫁接方法,每穴平放1粒種芽,芽尖向下放入孔中,種子排放方向一致,以利于嫁接操作。播種后覆蓋1cm厚基質,加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中間砧(葫蘆)采用離土嫁接方法,每穴播3~4粒種子,芽尖向下放入洞中,葫蘆種子易帶殼出土,應適當增厚覆土。播種后,覆蓋地膜保溫保濕,待70%以上種芽出土后揭除薄膜,白天溫度保持22~25℃、夜間16~18℃,加強通風煉苗,防止徒長,及時摘除戴帽出土的種殼。嫁接前1d,砧木苗應控制澆水,以免嫁接時胚軸過脆而劈裂,降低成苗率。
1.2.2接穗
可采用50穴或54穴苗盤育苗,每穴點播6~8粒種子,芽尖向下,覆土深1cm,覆蓋薄膜保溫保濕。接穗出苗前白天溫度保持28~30℃、夜間20~22℃,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25℃左右、夜間18℃左右,及時摘除戴帽出土的種殼。為便于操作,可于嫁接前1d澆水,促進嫁接苗挺拔。
1.3嫁接
1.3.1適期嫁接
砧木苗1葉期、接穗苗子葉平展時為最佳嫁接時期。大棚覆蓋草簾栽培的,砧木在上年12月下旬1月上旬播種,接穗期在1月上旬播種,1月中旬嫁接;露地小拱棚栽培的,砧木在2月下旬播種,接穗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播種,3月中旬嫁接。
1.3.2嫁接前準備
選擇無直射光、溫暖、背風和濕度大的地方(塑料大棚、溫室)嫁接。晴天需遮光,防止陽光直射造成砧木和接穗切口失水后幼苗萎蔫,影響嫁接成活率。嫁接時溫度保持26~28℃,高濕有利于嫁接苗傷口愈合。整理好工作場地,搭好操作臺子和凳子,準備好刀片、嫁接夾和相應容器等工具。嫁接前,將嫁接夾用開水浸燙或用高錳酸鉀液浸泡進行消毒。嫁接前1d,砧木與接穗苗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噴霧。
1.3.3嫁接
將接穗苗、砧木苗連同育苗盤一起放置在工作臺上,用刀片從根砧(南瓜)葉柄基部一側削下子葉及生長點,斜面40°左右、切面長0.8cm左右。中間砧(葫蘆)頂端處理同根砧,下端齊基質表面切下,中間砧長約3cm、斜面40°左右、切面長0.8cm左右。平捏接穗子葉,從子葉基部下方1~0.5cm處向下35°斜削1刀,單切面長度和砧木切口相等。用南瓜砧作根砧、葫蘆作中間砧、西瓜作接穗,先把接穗用單葉切接法嫁接在葫蘆上,然后把葫蘆用單葉貼接法嫁接在南瓜上。將接穗切面與砧木切面對接好,用嫁接夾固定。整盤苗全部嫁接完成后移至苗床。
1.4苗床管理
1.4.1光照管理
苗床搭建小拱棚,覆蓋薄膜保溫保濕,并加蓋遮陽網或草簾遮光。嫁接后3d內為愈傷組織發生和嫁接苗成活的關鍵時期,應密閉遮光。3d以后在早晚弱光條件下煉苗,逐漸增加見光時間。在接穗不萎蔫的情況下盡量延長見光時間,以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生長。嫁接苗萎蔫時,葉面噴灑清水,并及時覆蓋遮陽網或草簾遮光保濕。經過反復鍛煉的嫁接苗,嫁接1周后即可按照常規管理。
1.4.2濕度管理
嫁接后苗床以保溫保濕為主,以拱棚膜內表布滿水珠為宜,一般在90%以上。第3d開始通風換氣,并逐漸增加通風換氣時間,防止高溫高濕引發病害。通風時如接穗苗開始萎蔫,應封閉通風口保濕,并適當遮光降溫,待其恢復后再反復鍛煉。接穗在強光下通風時不再萎蔫即可轉入常規管理。
1.4.3溫度管理
嫁接后前2d,調節棚內溫度控制器,白天保持28℃左右、夜間22℃左右;嫁接3~4d后,棚內白天溫度調控在25℃、夜間18℃左右。結合光照、濕度管理加強通風換氣進行煉苗。
1.4.4嫁接苗的后期管理
嫁接苗成活后,及時摘除砧木子葉基部萌發的側芽,嫁接后12d左右摘除嫁接夾。
西瓜喜肥沃疏松、深厚的土壤,冬前中耕深35cm以上,以利獲得高產。定植前1個月,整地、施肥、筑畦。整地前5d充分灌水,待土壤含水量適宜時每667m2撒施優質土雜肥2000~3000kg、高效復合肥75kg、餅肥100kg作基肥,翻耕、碎土,筑畦寬2~3m,畦面呈龜背狀,覆蓋地膜。西瓜施肥以優質廄肥為主、無機肥為輔,不宜過多施用氮肥,避免植株生長過旺、雌花著生不良,影響坐瓜。
大棚栽培西瓜在3月上中旬定植,中小棚西瓜可推遲10~15d,日光溫室西瓜較大棚西瓜適當提前5~7d。按株距20~30cm開穴定植,大棚、中小棚西瓜每667m2栽900株左右,日光溫室內采用上架栽培方式,667m2栽1500株以上。定植時取出嫁接苗放入定植穴并培土,但不可壓實。定植深度以子葉距畦面2cm左右為宜。定植時1次性澆足定植水,定植當天定植穴內覆一半土,曬2~3d后再覆滿,以利提高穴內地溫,促進發根。悶棚4~6d,高溫高濕條件有利于促進緩苗。
4.1溫度
定植到活棵后3~5d,白天溫度保持32~33℃,不高于35℃,土溫在18℃以上,促進緩苗;緩苗后適當降低溫度,保持白天25~30℃、夜間不低于15℃,白天超過30℃時加強通風;西瓜現花后可適當提高溫度,白天保持28~32℃、夜間不低于15℃,晝夜溫差以10~15℃為宜。
4.2濕度
西瓜莖葉生長要求較低的空氣濕度,一般為60%左右,開花授粉時要求70%~75%。因此應覆蓋地膜,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同時通風換氣,每次澆水后都要通風,以降低濕度。
4.3整枝壓蔓
棚室西瓜采用雙蔓整枝,即主側蔓各留1條,以主蔓結瓜為主,盡早摘除多余側枝;或采用3蔓整枝,即留1條主蔓、2條側蔓,主側蔓同時結瓜,主蔓長30cm左右時壓蔓。將主蔓與行向保持45°向西瓜行兩側延伸,在瓜蔓不斷延伸過程中,用土塊每間隔3~5節壓一下,以固定主蔓,在壓蔓的同時摘除多余側枝。
4.4確定留瓜節位
在12~14節留第1瓜,20~22節留第2瓜,果實坐住后,瓜前留7~8片葉摘心。
4.5肥水管理
定植后追肥3次。定植緩苗后施提苗肥,每株穴澆0.3%~0.5%尿素水1kg;蔓長30cm左右時,每667m2追施腐熟餅肥或高效復合肥5~8kg;坐果后每667m2追施高效復合肥30kg、硫酸鉀10~15kg。果實膨大期用0.3%~0.4%磷酸二氫鉀和0.4%尿素溶液葉面噴肥1~2次。如基肥較足,只在果實普遍達到雞蛋大小時或瓜蔓伸長至70~80cm時追施1次膨瓜肥,667m2施高效復合肥30kg、硫酸鉀10~15kg。西瓜澆水原則為前緊后松,即坐果前適當控制澆水,坐果后增加澆水量,采摘前7~10d停止澆水。
4.6人工授粉
雌花開放后,在上午9~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用當天開放的雄花花粉涂抹在當天開放的雌花柱頭上,已授粉的雌花第2d重復授粉,可提高坐果率。授粉后作標記,標明授粉時間,便于以后采收。
西瓜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等,蟲害主要有種蠅、地老虎、蚜蟲、紅蜘蛛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無害化控制原則,嚴格按綠色食品蔬菜的農藥使用準則,采用種子消毒、黃色色板誘蚜、清除雜草等機械、物理、生態控制手段綜合防治病蟲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