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冬周永燚劉子芝
(1.天津市化制站,天津 300210;2.天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天津 300210)
物聯網技術在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應用
孫冬冬1周永燚1劉子芝2
(1.天津市化制站,天津 300210;2.天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天津 300210)
隨著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不斷增大,畜牧業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的趨勢,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畜牧業信息化的程度直接決定著我國畜牧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物聯網技術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現實可行的工具。
畜產品安全;物聯網;監管
畜產品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其質量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畜牧業健康發展,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近年來,我國重大畜產品安全事件接二連三發生,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畜產品安全工作,明確了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的畜產品安全監管職責,要求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農業部提出全國農業戰線“兩個努力確保”工作目標,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事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對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今,我國在畜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大批成果,利用免疫膠體金技術,研制開發了動物疫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方法。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檢測儀器與監管平臺在數據交互上無縫對接,實現基層檢測數據全自動采集,監管平臺系統對檢測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構建省級、地市級、區縣級的數據化、信息化檢測監督管理體系。
其原理是以微孔濾膜為載體,包被己知抗原或抗體,加入待檢樣本后,經濾膜的毛細管作用使樣本中的抗體或抗原與膜上包被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再通過膠體金結合物出現肉眼可見的粉紅色斑點,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檢測。結合當前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在畜產品安全監管中的檢測技術手段和檢測資源現狀,整合IT技術、設計開發實用 的“智能金標分析儀” +《動物衛生監督信息管理系統》(簡稱“ZRD-AHS系統”)組成,檢測儀器與監管平臺在數據交互上無縫對接,實現基層檢測數據全自動采集,監管平臺系統對檢測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2.1 畜產品中瘦肉精類物質監測
在省級公路動物防疫檢查站,大量外地畜產品流通頻繁,畜產品質量安全未知,食品安全隱患給政府監管帶來難度,利用物聯網技術,首先在到達檢查站的畜產品車輛例行檢查消毒后,采集微量樣本,即可用膠體金檢測卡快速檢測,然后利用智能金標分析+《動物衛生監督信息管理系統》,將檢測數據直接上傳到動物衛生監督信息管理系統,監管部門在電腦前即可適時查詢基層執法人員的工作情況和檢測結果符合情況,是一套科學的、實用的管理方法。
2.2 主要動物疫病監測
在動物養殖環節,開展疫病監測是基層動物防檢疫人員的常規任務,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及我市生豬養殖和屠宰等領域動物疫病和藥物殘留應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膠體金檢測卡快速檢測。但由于膠體金檢測卡檢測結果由人工識讀,有時存在人為誤差,錯誤判定,容易給管理工作帶來被動局面。利用物聯網技術,由智能金標分析儀讀卡,聯接網絡信息平臺,非常方便快捷準確的監測主要動物疫病、上傳檢測結果信息。如養殖場畜禽出欄報檢,針對禽流感、口蹄疫、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有利于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
通過建立覆蓋屠宰廠、批發市場、零售、團體采購等流通業務環節的全程信息管理,實現對肉類流通的全程信息追溯。建立層級追溯管理平臺。畜牧業信息化不再單純的鋪攤子上項目,而是解決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融入畜牧業生產流程、市場流通之中,使其成為能動要素、創新要素和戰略要素。物聯網技術在規模化畜禽養殖業中的應用,極大地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投入產出率,實現傳統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向集約型和智能化現代化生產模式轉變,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
3.1 實現畜禽產品流通過程的追溯管理
農業部自2000年開始使用動物免疫條碼耳標,近年來開始使用射頻耳標,目前已在各省地市等推廣。使用動物耳標記錄家畜的養殖、防疫、檢疫等信息。采用條形碼和電子標簽結合,對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流通全過程進行監管,實現全程溯源。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得到應用。肉菜追溯系統采用IC卡對生豬屠宰、豬肉流通交易過程進行管理。利用IC卡實現豬肉流通準入。采用電子標簽和條碼標識肉菜產品。采用追溯碼體系進行肉菜的全程回溯監管。實現城市食品信息的采集和監控,實現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不間斷地對條形碼數據和過程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管理,并將動態采集的數據與精細化管理信息進行關聯,為跟蹤追溯提供數據源。
3.2 準入+追溯聯動方式確保肉品安全
從業實體持采購IC卡方可進行采購或進場業務。對從業IC卡進行資格審批管理。該IC卡能實時記錄交易數據,作為追溯體系的一部分確保追溯體系的完整性。集成了IC卡、RFID卡、電子秤、GPS、溫度標簽等一系列物聯網技術。IC卡可以記錄商戶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RFID卡可以記錄商戶、商品流通信息,做到一卡相通;電子秤能夠自動識別肉品電子標簽并打印追溯碼。規模小的肉類企業可以把業務系統軟件運營放在市級數據中心;對于規模大的肉類企業可以有自己的內部業務系統,系統可非常方便地向市級數據中心傳送數據。
3.3 實現畜禽產品供應鏈的精細化和透明化管理
農業部把2016年定為信息化年,極大促進了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對肉類產品物流中心、市場銷售的信息進行管理,同時鏈接養殖基地、生產加工環節的過程信息,真正實現肉類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管理。實現城市食品源頭可追溯,位置可跟蹤。一旦發現問題食品,通過系統查清食品的來源、流向、分布狀況,及時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危害。
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產品追溯,一是從上往下進行跟蹤,即養殖場——畜禽采購供應商——屠宰加工場——物流配送商——
零售點,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確定產品的原產地和跟蹤產品的流通情況;另一種是從下往上進行追溯,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在零售銷售點購買的食品發現了安全問題,就可以向上層進行追溯,最終確定問題的所在,這種方法主要用于產品回收或撤銷中[3]。物聯網技術對畜禽產品安全進行跟蹤監管,及時檢測到養殖、采購、屠宰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情況,是加強畜禽產品安全監管,建立誠信社會的有效措施,物聯網介入畜禽產品安全監管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但也需要政府管理部門的大力投入和督辦,需要一定時間的推廣應用。
[1] 熊本海,楊振剛,楊亮,等.中國畜牧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進展[J].農業工程學報,2015,(S1):237-246.
[2] 張新亮,馬愛霞,胡士林.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領域的應用研究[J].山東畜牧獸醫,2016,37(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