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昌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牛巴氏桿菌病的防治措施
胡 昌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巴氏桿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以發熱、肺炎、急性胃腸炎以及內臟器官廣泛出血為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為特征。又稱牛出敗病,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組織、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且在不同年齡段的牛群均可感染,感染后死亡率也很高。如果救治不及時,就會給牛的養殖造成很大的影響。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就牛巴氏桿菌病的診斷及治療展開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牛;巴氏桿菌病;防治
多殺性巴氏桿菌是導致牛出敗病發生的病菌,其對哺乳動物有著較強的致病性。牛出敗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而在云南省該種疾病一般多發生于夏秋之交。這個時期氣候悶熱潮濕,圈舍如果通風不好的話,很容易導致疾病發生。該種疾病傳播迅速,死亡率高,呈現出散發的特點。牛初期感染該種疾病時,一般找不到病原所在,通常認為這是牛在發病初期的潛伏期,當長途運輸、環境改變、飼料變質、環境潮濕等情況導致了牛抵抗力下降之后,病菌就會趁虛而入,進入牛的血液系統中,在牛的體內繁殖和感染。該種疾病也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膚接觸發生感染。
牛出敗病發病初期常常會發生在頭部、頸部、咽喉以及胸部發生炎性病變。患病之后,母牛的進食量明顯下降,精神沉郁,反應遲鈍,不愛站立,鼻鏡干燥,并流出粘液性鼻涕,發病后期呈現濃稠性。在臨床上主要將牛出敗并分為敗血型、水腫型和肺炎型,多數感染牛都為混合型,單一患病的個體較少。首先,敗血型。患病后牛的體溫會持續升高,最高可以超過42℃,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加快并伴有呼吸困難的現象,鼻涕帶血。由于內部臟器出現敗血導致了糞便帶血現象嚴重,常常會因為來不及治療出現死亡。對死亡牛解剖發現,病牛的全身組織粘膜以及肺部和舌下組織廣泛出血,肝腎組織出現明顯的病變,淋巴結水腫變大;其次,水腫型。主要表現為患病之后,病牛的頭部、頸部、咽喉發生炎性病變而出現水腫,解剖發現腫脹呈現出血性膠樣浸潤,上呼吸道粘膜呈現出卡他性的潮紅癥狀。患病嚴重后,水腫會隨著胸腔蔓延到前胸以及舌下周圍組織,最終因為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最后,肺炎型。患病之后,病牛主要表現為體溫持續升高,發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十分困難,表現為痛苦的咳嗽,在病牛的鼻孔中常常出現粘液膿性鼻涕出現。患病嚴重之后,病牛的呼吸更加苦難,表現為頭部向前伸直,張口呼吸。該種類型的出敗病的環境周期比較長,一般患病時間在一周以上。對病死牛解剖發現,胸膜呈現纖維性胸膜肺炎變化,胸腔內有大量的纖維素滲出液,肺部呈現出不同的肝變,肺部的切面呈現出大理石樣。
該病的癥狀容易和氣腫疽、炭疽和惡性水腫相混淆,在診斷時一定要抓住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有認清病種才能對癥下藥。
3.1 與牛氣腫疽的鑒別
牛氣腫疽在牛身上一些肌肉相對豐厚的部位會明顯出現炎癥性的腫脹,皮膚比較干燥。經試驗剖析看到病灶部肌肉纖維壞死,細胞的細胞核消失溶解,肌肉纖維結構有所改變,肌肉有些顯血染紅。聽診時有明顯的捻發音。病牛皮膚明顯降低。該病多發生在年齡較小的牛群,一般在4歲以下。這與牛的巴氏桿菌病的最大相同之處是牛都會身體高熱,呼吸急促。
3.2 與牛炭疽病的鑒別
該病炎腫主要出現在頸部和胸前,牛將要死去時會有暗紫色血液從自然孔流出,這些自然孔很難痊愈,無法凝固。死后尸體很快就會腐爛。剖析發現主要是脾的變化集中。腫大,且在血液中有大量塊狀漂浮物。大量的脾小體細胞壞死,已經不能明確辨別。在皮的毛細血管中有許多病變的菌落,結成塊狀。肺、肝、脾都有不同程度的壞死和出血現象,這些炭疽桿菌就出現在病變的血液中。牛炭疽病也屬于急性傳染病,牛體溫也會升高,同時先便秘后腹瀉,糞便帶血,造成原因一般是寒冷或者營養不良等。這與牛的巴氏桿菌病非常相似,所以診斷時一定要仔細,以防誤診,耽誤病情。
3.3 與牛惡性水腫的鑒別
牛惡性水腫病一般發生在牛感染外傷或分娩之后,進過觸聽診斷,發現腫脹部位非常柔軟,并且伴有捻發音。如果是由于分娩感染此病,則在生產后的2~5d后,體內會流出紅褐色帶有惡臭液體。剖析可以發現,脾和淋巴結腫大,還會有氣泡冒出,肝和腎內部血液渾濁,細胞膨脹,并有灰黃色病灶,腹腔內存積了大量的液體。這些都是實質性器官的發生的變性。該病與牛的巴氏桿菌病中的肺炎型極為相似,但牛肺炎型病發病過程發展較慢,經過5~7d可能死亡,全身也無敗血的現象。
染病初期可用牛巴氏桿菌病患牛血清治療。一般條件下,大牛控制在60~100ml,小牛控制在30~50ml,一次性皮下注射,療效顯著。重癥患牛,可配合四環素治療,將四環素按50~100ml/ kg溶入適量的葡萄糖生理鹽水之中,制成濃度為0.5%的注射液,靜脈注射2次/d,療效較好。
其他療法:配合使用400萬IU的青霉素、300萬IU的鏈霉素,2次/d。或者是配合使用濃度為5%的磺胺甲基嘧啶,靜脈注射量控制在40~60ml/kg體重,對于縮短療程,可起到很好的效果。藥物治療的同時,做好對癥治療措施,祛痰、強心也尤為重要。
5.1 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消除各種可能存在的致病因素。喂養飼料保證全價、健康、營養,提升體質健康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定期組織開展消毒,及時清掃牛舍,合理組織消毒。一旦有染病情況出現,病牛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對其飼養環境,可用濃度為5%的漂白粉或者是濃度為10%的石灰乳進行消毒處理,杜絕細菌滋生。對于尚未出現疾病癥狀的假定健康牛,可使用高免多價血清進行緊急免疫注射。尚未出現疾病癥狀的,可立即進行全群疫苗注射。
5.2 計劃免疫
免疫注射是預防此類疾病的重要措施,臨床多使用牛巴氏桿菌滅活菌苗進行,對于100kg體重以下的牛,可靜脈或者是皮下注射4ml進行免疫預防;體重在100kg以上的,可每頭增加到6ml,疫苗免疫保護期在9個月。
牛的巴氏桿菌病在牛群中也不罕見,但是只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明白發病的病理,發病率會很大程度的降低。牛一旦發病不要慌張,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救治,不可拖長救治時間,以防病菌在大面積牛群中得到蔓延。平常保持牛棚的衛生、多通風,是有效的預防方法。
[1] 王雪飛.牛巴氏桿菌病的特點及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