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孜古麗·哈依別克
(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畜牧獸醫站,新疆阿勒泰 836701)
規模牛場奶牛蹄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娜孜古麗·哈依別克
(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畜牧獸醫站,新疆阿勒泰 836701)
奶牛的蹄是重要的支撐和運動器官,具有知覺、運動和支持體重的功能。健康的蹄是奶牛實現高產、穩產、長壽的有力保證。蹄病的種類和發病原因很多,因此對待奶牛蹄病要注重預防,分類治療。對奶牛蹄病的分類及預防措施進行了介紹。
奶牛;蹄病;分類;預防
當奶牛發生蹄病時,主要表現為行走和站立姿勢不自然,蹄部出現紅、腫、熱、痛,跛行,運動障礙。急性病例表現為患牛蹄紅腫、發熱,不愿站立和運動,步態強拘,喜趴臥,臥地時患病蹄外展,嚴重時出現全身癥狀,體溫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泌乳量減少,叩診敏感、疼痛。慢性病例全身癥狀輕微,有的表現為食欲不振,產奶量下降,不愿站立和運動,喜躺臥,行走時出現跛行癥狀。
2.1 蹄病與遺傳因素的關系
蹄病的遺傳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品種的不同,蹄病的發生率也不同,如加拿大荷斯坦奶牛蹄病發生率較小,紅白花奶牛次之,而荷蘭黑白花奶牛蹄病發生率就較高。就蹄病本身而言,有些蹄病如蹄葉炎,指(趾)間增生及螺旋狀變形蹄有遺傳性;指(趾)間增殖物明顯增大者有遺傳性;兩后外側趾都發生變性者也有遺傳性;發生過蹄葉炎的牛易復發;不同家族牛的遺傳性不同。
2.2 蹄病與營養的關系
日糧中的營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蹄病的發生,其誘發的蹄病在很大程度上治療很困難。營養不平衡,尤其是鈣磷比例失調,將導致蹄質疏松,蹄形不正而引起蹄病;飼料霉敗變質也可引起蹄病。
2.3 蹄病與飼養環境的關系
飼養奶牛圈舍的衛生條件、濕度、地面的硬度及圈舍大小均直接影響牛蹄的健康,如夏季雨水較多、糞尿淤積、發酵、圈舍、運動場低洼泥濘,衛生條件很差,牛蹄長期浸漬在污水中,使蹄角質軟化,抵抗力降低,易引發蹄病;圈舍陰暗潮濕,通風不暢,氨氣集聚,氨使角質蛋白分解變性成為死角質,則蹄底變質呈粉末狀,可引起臨床上所謂的“粉蹄”發生;牛長期站立于水泥地面,易使軟化角質過度磨損,造成蹄底嚴重挫傷。
2.4 蹄病與管理的關系
由于管理不當,防疫措施不力,導致傳染病,寄生蟲病的流行和傳播,常可引發蹄病,如口蹄疫等;另外因為人為修蹄和相應措施不合理,也可引發蹄病。
常見的蹄病有蹄底潰瘍、腐蹄病、蹄葉炎、指(趾)間皮炎、指(趾)間皮膚增殖,蹄底膿腫、變形蹄等。①蹄底潰瘍主要是在修蹄之后,在蹄底后1/3處、接近底球接合部的位置可見角質的壞死區或角質變軟,但一般無膿性物質。②蹄變形主要是奶牛蹄部出現長蹄、寬蹄和卷體的癥狀。③指(趾)間皮炎其特征是皮膚開裂,有腐敗氣味。病變局限在表皮,表皮增厚和充血,指(趾)間有滲出,有時形成結痂。④腐蹄病是指(趾)間皮膚及其組織發生炎癥,特征皮膚開裂壞死。⑤蹄底膿腫,在檢查時患蹄溫度高于健康蹄。通過修蹄可以看到黑色的線條或角質壞死灶,有膿汁。
4.1 預防
運動場應排水通暢,無積水現象。集約化奶牛場,運動場可用側立的機制紅磚鋪制而成,不能用爐渣、生石灰等作墊料。保證牛床的舒適度,宜使用沙子、稻殼或橡膠墊等作墊料,不宜用水泥地面。鋪置水泥通道時,其表面不能過于光滑,以防奶牛摔倒;也不能過于粗糙,以防蹄的過度磨損。奶牛每日的躺臥時間保證在12~14h,同時每日也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保證至少上午1.5h、下午1.5h的運動時間。建立嚴格的防疫制度,杜絕傳染病的侵入和發生。加強奶牛舍內外的環境衛生管理,及時清理運動場和牛舍的糞便、污水、石子和尖硬物,保持地面的平整、干燥、清潔,防止蹄底損傷。每月對環境消毒一次。每日刷拭牛體,保持牛蹄衛生。冬季用毛刷刷蹄,夏季用清水沖洗牛蹄。每天認真觀察牛群,發現奶牛肢蹄有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合理配制日糧一定要保證日糧科學、合理的供給。按各生產階段的不同需求,掌控好精、粗飼料的飼喂量,防止營養水平過高,嚴防為追求高產奶量而隨意增加日糧中精飼料的比例。堅持正常的飼養管理制度,不能突然變更飼料或飼養管理制度。谷物精料加工時顆粒大小勻稱,不可過細。同時,也要滿足奶牛對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的正常需求。另外,還要注意日糧中陰陽離子的平衡問題。為了保證瘤胃內pH值的相對穩定(6.2~6.5),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定的緩沖劑,如碳酸氫鈉等。
加強管理,選擇蹄形及蹄質較好的種公牛,淘汰肢蹄有嚴重缺陷的母牛,同時也應對蹄的背長、斜長、蹄踵長及四肢位置進行選擇。樹立愛牛如子的思想,禁止鞭打奶牛,同時牛舍和運動場不能過小,應按標準設計,以保證奶牛具有足夠的運動范圍。提供能夠最低限度減少奶牛蹄部扭傷的設施,行走通道拐彎處的角度宜緩不宜過急。
做好蹄的保健工作①修蹄。每年至少對奶牛進行2次修蹄,最佳時間為分娩前1個月左右和產后4個月左右。②護蹄。將牛床鋪蓋防滑的橡膠塊。③浴蹄。將一定濃度的消毒藥液(如福爾馬林)放在奶牛進出的水池內,使奶牛經常經過,以達到預防、改善或治療的目的。④噴蹄。每周或隔日用10%硫酸銅溶液噴蹄部和趾間皮膚1次,對控制蹄病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4.2 治療
蹄病的治療應本著“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對于蹄變形奶牛,應及時修蹄護蹄。對于腐蹄病的奶牛,首先用清水或2%來蘇爾溶液洗凈蹄部污物。如僅限于皮膚的輕度腐蹄病時,用3~5%高錳酸鉀羊毛脂軟膏;蹄部腫脹,跛行明顯時用1%高錳酸鉀液進行浴蹄。對壞死組織需進行手術清除,用3%過氧化氫液、1%高錳酸鉀液或1%木焦油醇消毒液沖洗,然后撒布碘仿磺胺粉(1:5)、硼酸高錳酸鉀粉(1:1)、硫酸銅水楊酸粉(1:1)等,外用浸有松餾油或3%福爾馬林酒精溶液的紗布、棉花壓緊患部,繃帶包扎,5~7天處理一次。腐蹄病若侵害趾關節化膿時,須采用截趾術。對急性蹄病出現全身癥狀時,采取抗生素、磺胺類藥物治療。
奶牛蹄病的防治是奶牛飼養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要常抓不懈、堅持到底,只有抓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延長奶牛的使用年限,提高終身產奶量,最終達到提高經濟效益。
[1] 許永才.奶牛蹄病的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06,(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