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
(應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應城 432400)
蛋雞脫肛及防治措施研究
張 平
(應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應城 432400)
而今,我國整體經濟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營養搭配,其中雞肉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物質。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異常突出,對人們的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威脅,其中養雞技術變得非常重要。在養雞過程中,常常出現蛋雞脫肛現象,影響著養雞業的經濟效益。為解決此項問題,本文就蛋雞脫肛及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蛋雞;脫肛;防治措施
1.1 疾病因素
蛋雞一旦感染上巴氏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原,極易導致腸道炎癥的出現,若不在短時間內進行治療,極易引發不斷的腹瀉現象,使得蛋雞的機體出現脫水現象,此時,輸卵管的粘膜潤滑度會大大降低,生殖道變得異常干澀,蛋雞在產蛋時,極易導致蛋雞脫肛問題的出現。
1.2 應激
蛋雞在進行產蛋時,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蛋雞的整個機體會變得異常敏感,例如,色彩、異樣的聲響、抓雞、其他動物等都會引發應激,會致使輸卵管外翻,導致輸卵管無法正常的進行復位,進而發生脫肛現象。
1.3 遺傳
遺傳問題也會引起蛋雞脫肛現象,嚴重威脅著雞養殖業的發展,影響蛋雞的成活率與生產效率。對于蛋雞而言,雞苗的質量非常重要,雞苗的質量好壞會影響蛋雞的經濟效益,可見,選擇高品質的雞苗很是關鍵。經過調查分析,了解到生產白殼蛋蛋雞的脫肛發生概率要大大高于生產褐殼蛋的蛋雞。
1.4 飼養與管理問題
其一,光照因素。在光照條件下,光照會對雞的性腺、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采食情況、產蛋能力等形成很大的影響,進而會影響蛋雞的性成熟能力。若育成后,若光照的時間過長,或者光照的強度太大,會致使雞出現成熟過早的情況,開產會提前,但是產道會變得更加狹窄,極易引發脫肛現象。
其二,飼料因素。在育成雞強飼料之中,若含有的蛋白質、能量等過高,會使得大量的脂肪過多的堆積在雞的體內,且主要堆積在肛門附近,若蛋過大,就會引發脫肛現象。在產蛋的高峰期,為了提高產蛋量,或提高蛋的個頭,或過多的進行營養補充,尤其是補充的蛋白質過量,極易使得雞的整個機體產生超負荷,進而導致中氣下陷,會引發肛門失禁,進而滋生脫肛問題。處在產蛋高峰期,蛋雞會需求大量清潔水,若水資源過少,雞在開展連續性產蛋時,會耗費大量的體力與體液,進而容易引發輸卵管中的分泌液逐漸減少,進而會降低潤滑度,最終會引發脫肛問題。
其三,環境因素。對于蛋雞而言,環境對蛋雞的影響很大,若雞群的密度過大,或者外部環境衛生條件差,污染問題嚴峻,使得整個雞舍環境變得臟亂差,雞舍內部會滋生一系列的有害氣體或物質,如NH3、CO2、CO等,且還會產生很多的粉末,會對雞的機體產生很大的威脅,新陳代謝指數下降,進而會導致母雞在產蛋時發生脫肛問題。
2.1 合理搭配日糧
蛋雞處在不同生產階段,對營養結構與物質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為了提高飼料的使用率,應科學的對飼料進行配制。在育成雞環節,尤其是蛋雞在轉群之前,應及時提供高質量的日糧,保證日糧中的能量與蛋白質的平衡性,科學開展限飼操作,進而以增強蛋雞的成熟度,增強雞群分配的均勻度,若想提高雞群的產蛋率,應提升蛋白質的含量,及時在飲水或飼料之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進而要及時滿足產蛋需求。在日糧之中,應合理分配營養物質的濃度與含量,合理控制維生素的含量,以防止出現便秘問題,進而會誘發脫肛現象。
2.2 合理處置應激問題
在開展蛋雞養殖時,為避免應激問題,飼養員在開展雞飼養時應合理控制光照、溫度、供水、撿蛋與通風等要素,且不可輕易更換飼養員,產蛋時,應合理的對日糧品質進行調整,不可突然性的變更日糧。此外,還要對飼養環境進行管理,保證環境的整潔度,以防止出現蛋雞由于應激而導致輸卵管出現外翻現象。
2.3 注重飼養管理
剛剛引進的雛雞,在前3d要持續24h的光照處理,從1~11周應慢慢簡短光照時間,12~18周應高于12h,且處于平衡與穩定的狀態,待到19周后要逐漸增加。此外,還應設置好燈泡與地面的距離,高度參數設定在2.0m左右,燈距參數設定為1.6~2.0m,瓦數參數設定不可過高,應設定在50W左右,合理控制蛋雞光照強度,強度參數設定在8.0-10.0Lx。在產蛋的高峰期,要及時提供所需的VA、VE與VD。為避免蛋雞出現脫肛現象,應合理控制雞群的密度,密度不宜過大,要根據雞群生長與發育的速度來開展分群處理,合理控制好雞群的發育程度與整齊度,為蛋雞流出足夠的空間。此外,還應及時對雞舍進行通風與換氣處理,將有毒的氣體予以排除,供應足夠的清潔水源,在夏季,應做好防暑降溫處理,在冬季,應及時做好防寒與保暖處理。在蛋雞開產之前,應對全部雞群投射一定的輸卵管消炎藥,以避免出現炎癥。
2.4 治療
蛋雞一旦出現脫肛現象,應對此類蛋雞進行隔離處理,否則會引發啄癖,及時了解病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案。若蛋雞的脫肛現象較為嚴重,治療效果不佳,毫無緩解之意,缺乏一定的治療價值,此類蛋雞應及時被淘汰。若蛋雞的雞群癥狀較輕,應使用一定的溫性生理鹽水,用此類溶液將脫出的物質進行徹底的清洗,將生理鹽水慢慢推動到腹腔位置,運用消炎藥進行處理,以避免出現繼發感染,持續進行隔離性飼養,若雞群未能復發,則代表愈后良好。
綜上所述,若想促進雞養殖業的發展,應合理控制蛋雞脫肛現象,通過合理的日糧分配,科學開展雞飼養與管理工作,對于發生脫肛問題的雞群進行合理的治療,進而降低蛋雞的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
[1] 史娜,趙英久.蛋雞脫肛的病因分析與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6,(9):161.
[2] 孫洪志.蛋雞脫肛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6,(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