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燚 孫冬冬
(天津市化制站,天津 300210)
雜交犬股部解剖學特征
周永燚 孫冬冬
(天津市化制站,天津 300210)
本文主要采用X線解剖法以及局部解剖法,對一只體重10kg24月齡的雜交犬的股骨部進行局部解剖以及X線解剖特征進行了觀察。結果顯示:X線片可以看到X線片的股骨形態為呈現網格狀并且有一定紋理陰影的為骨松質,骨端的陰影最厚到骨干中段變薄,股骨的骨髓腔位于骨干骨密質的內層,在X線片顯像呈現帶狀邊緣不整的低密度陰影,陰影兩端消失在骨松質當中。X線片顯像下股骨的骨干皮質較厚并且其骨結構密實,X線片顯像密度高而均勻,呈帶狀均勻致密的陰影。陰影在骨中央最厚,在兩端變薄。在X線片中表現為致密陰影,體積膨隆,位于骨干兩端的為股骨的骨端。股骨近端為股骨頭,股骨頭近似球形,由內稍向上方突出。股骨相對較長,股骨頭較發達,大轉子小,比股骨頭稍低,股骨頸較長,與骨體幾乎呈直角,股骨體稍向前弓。
雜交犬;股部;解剖;X線解剖
隨著寵物診療也的發展,臨床上應用影像設備進行檢查十分的方便,至此已有越來越多的寵物診療機構、寵物醫院和門診應用相應的影像技術參與臨床的診斷與治療。由此可見利用CT和MRI等先進的影像設備和技術為患病動物進行檢查的時代已到來.
本文將通過對一只雜交犬的股部局部解剖和X線解剖,通過對其解剖形態特點的研究,歸納及論述其目的在于更清楚的了解犬的股部解剖形態學特點,并通過股骨的X線解剖形態的論述歸納出犬股骨的解剖學形態特征。
1.1 解剖前準備
將試驗犬置于手術臺上,固定好以后。使用手術器械剝離股部皮膚,清理皮下筋膜;分離肌縫,充分暴露并觀察股外側淺層肌肉及深層肌肉;將動物尸體仰臥于解剖臺上。把兩后肢分別向左右拉開;分離肌縫,觀察股內側淺表肌肉及深層肌肉;進一步觀察其各部分肌肉的組成及走向和各肌肉的起始位置。
1.2 股外側結構
股外側的解剖層次共有五層。第一層為皮膚與淺筋膜;第二次層為深筋膜;第三層為外層淺層肌肉;第四層為外層中層結構;第五層為股外側深層結構。
1.3 股內側結構
股內側結構的解剖層次也共有五層。第一層為皮膚和淺筋膜;第二層為深筋膜;第三層為股內側淺層肌肉;第四層為股內側深層結構;第五層為骨骼及關節。
1.4 X線拍攝前準備
準備和選定好將要投照的部位及體位,擺好試驗犬的拍攝姿勢和位置,要將實驗犬的位置充分固定好,再進行X線的拍攝。
1.5 X線拍攝
將試驗犬放到X線機攝影床上,確定好拍攝的姿勢和位置。本實驗采用頭尾位和側位的拍攝方法,使試驗犬的拍攝部位在其正常的投射范圍內并且要固定好。
1.5.1 股骨頭尾位(CrCd)
將雜交犬靜脈放血處死,使其呈俯臥姿勢,后肢向后伸展。拍攝時中心線對準股骨的中點。
1.5.2 股骨側位(L)
拍攝時將實驗雜交犬的姿勢固定于合適的位置,使其拍攝時實驗犬的身體不變,拍攝時中心線對準雜交犬股骨的中心點。
2.1 股部的解剖形態
股部解剖結構可分為股外側結構和股內側結構,其中股外側解剖以后的形態依次為皮膚與淺筋膜(皮膚較厚,有著不發達的淺筋膜,有旋骨深動、靜脈的皮支和股外皮神經以及髂腹股溝神經的分支);深筋膜(闊筋膜很厚,覆蓋在大腿背側和外側的肌肉供股闊筋膜張肌終止,上與臀筋膜相聯系,下則與小腿筋膜相延續,后與股內側筋膜相聯系);外層淺層肌肉(股外側淺層肌肉從前向后依次為股闊筋膜張肌、股四頭肌的股外側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外層中層結構、股外層深層結構。
股內側結構依次為皮膚和淺筋膜(較發達 并且比股外側皮膚薄,皮膚易被拉成褶皺);深筋膜(股內側筋膜較薄,覆蓋著股內側肌肉);股內側淺層肌肉;股內側深層肌肉(股內側深層肌肉從前向后依次為股直肌、股內側肌、恥骨肌、內收肌和半膜肌)。
2.2 股骨的X線解剖形態
X線解剖下股骨的解剖形態為股骨的骨干骨皮質較厚,骨結構密實,X線片顯像密度高而均勻,呈帶狀均勻致密的陰影。陰影在骨干中央最厚,在兩端變薄。外緣光滑整齊,在肌腱或韌帶附著處粗糙。骨松質在X線片中呈現網格狀并且有一定紋理的陰影,并且陰影在骨端最厚,到骨干中段變薄,股骨的骨髓腔位于骨干骨密質的內層,在X線片顯像呈現帶狀邊緣不整的低密度陰影,陰影兩端消失在骨松質當中。而股骨的骨端位于骨干的兩端,體積膨隆,在X線片中表現為致密陰影。
股骨為全身最大的管狀長骨,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近端為股骨頭,股骨頭近似球形,由內稍向上方突出。上端與髖臼形成關節,下端與脛骨、髕骨形成關節。外側有粗大的突起,稱大轉子,骨干呈圓柱形,遠端粗大。
3.1 犬股部解剖形態
犬的股骨相對較長,股骨頭較發達,大轉子小,比股骨頭稍低,股骨頸較長,與骨體幾乎呈直角。股骨體稍向前弓,股骨內外側踝不如牛發達,后方有與籽骨成關節的關節面。髕骨稍長。犬的股部有著較發達臀淺肌,位于臀中肌后方,薦骨和第一尾椎為其起始位置而止于第三轉子。臀中肌較發達,但是臀中肌的深部無臀副肌,而起于坐骨棘的臀深肌止于股骨大轉子,梨狀肌為獨立的小肌肉。而外頭小,內頭大的髂肌與腰大肌混合組成髂腰肌,股部的臀股二頭肌止于髂骨、脛骨和股骨,起于薦結節闊韌帶和坐骨結節。而起始于薦結韌帶,止于脛骨前緣的窄帶狀肌為小腿后展肌。止于跟結節起于坐骨結節的是半腱肌,而半膜肌前部止于股骨遠端內側面,后部止于內側踝。借闊筋膜止于髕骨和脛骨前緣的則是闊筋膜張肌,位于股部的股四頭肌借助于一條髕直韌帶與脛骨粗隆相連。而位于股部外側的縫匠肌被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止于小腿筋膜和脛骨前緣的則是股薄肌。
3.2 正常股骨X線解剖形態
正常情況下干X線片的股骨形態為呈現網格狀并且有一定紋
理陰影的為骨松質,骨端的陰影最厚到骨干中段變薄,股骨的骨髓腔位于骨干骨密質的內層,在X線片顯像呈現帶狀邊緣不整的低密度陰影,陰影兩端消失在骨松質當中。X線片顯像下股骨的骨干皮質較厚并且其骨結構密實,X線片顯像密度高而均勻,呈帶狀均勻致密的陰影。陰影在骨中央最厚,在兩端變薄。外緣光滑整齊,在肌腱或韌帶附著處粗糙。在X線片中表現為致密陰影,體積膨隆,位于骨干兩端的為股骨的骨端。股骨形態為管狀長骨,為全身最大的長骨,并且股骨的走向為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股骨頭為其近端,并且股骨頭形態特征近似球形,由內稍向上方突出。其中股骨上端與髖臼形成關節,下端與脛骨、髕骨形成關節。外側有粗大的突起,稱大轉子,骨干的形態呈圓柱形,有著粗大的遠端。
3.3 股骨X線解剖形態及股部局部解剖的臨床意義
最近幾年來寵物診療行業對犬股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正在不斷的發展,特別是對犬股骨頭手術治療方面,股骨的X線解剖及股部的解剖學研究對于手術的治療和如何進行手術提供了完善的形態學及解剖學特征。并且能夠為臨床股骨頭疾病的手術治療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例如臨床上對于動物股骨頭壞死手術的治療,股部的形態特征研究能為手術提供科學理論基礎與形態特征。而骨對損傷或疾病是反映有多種形式:骨密度降低、骨密度增高、骨膜反應、大小或輪廓的變化及骨小梁類型的變化。了解了正常的橈骨、尺骨的X線解剖形態,才可以對各種骨損傷或骨疾病做出判斷,采取相應的治療。
現如今股骨頭發病率的不斷升高高及醫療知識的逐漸普及,寵物飼養主人對于股骨頭壞死的關注度及認識度也越來越高。并且治病率高,臨床表現嚴重,治療困難等特征使其成為廣大寵物主人談之色變的疑難雜癥。并且治療方法復 雜多樣,而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對于股部形態特征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股部的形態學特征研究為以后臨床疾病的診斷打下基礎,尤其在股骨手術治療方面。但基于國內外寵物醫療診治的不斷發展,寵物手術治療將顯得更為重要,在此情況寵物的局部解剖學研究勢在必行,尤其是犬解剖學形態特征方面的研究以及探索。
4.1 股部解剖學形態特征
犬的股骨相對較長,股骨頭較發達,大轉子小,比股骨頭稍低,股骨頸較長,與骨體幾乎呈直角。股骨體稍向前弓,股骨內外側踝不如牛發達,后方有與籽骨成關節的關節面。髕骨稍長。犬的股部有著較發達臀淺肌,位于臀中肌后方,薦骨和第一尾椎為其起始位置而止于第三轉子。臀中肌較發達,但是臀中肌的深部無臀副肌,而起于坐骨棘的臀深肌止于股骨大轉子,梨狀肌為獨立的小肌肉。而外頭小,內頭大的髂肌與腰大肌混合組成髂腰肌,股部的臀股二頭肌止于髂骨、脛骨和股骨,起于薦結節闊韌帶和坐骨結節。而起始于薦結韌帶,止于脛骨前緣的窄帶狀肌為小腿后展肌。止于跟結節起于坐骨結節的是半腱肌,而半膜肌前部止于股骨遠端內側面,后部止于內側踝。借闊筋膜止于髕骨和脛骨前緣的則是闊筋膜張肌,位于股部的股四頭肌借助于一條髕直韌帶與脛骨粗隆相連。而位于股部外側的縫匠肌被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止于小腿筋膜和脛骨前緣的則是股薄肌。
4.2 股骨X線片形態
股骨為全身最大的管狀長骨,由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近端為股骨頭,股骨頭近似球形,由內稍向上方突出。上端與髖臼形成關節,下端與脛骨、髕骨形成關節。外側有粗大的突起,稱大轉子,骨干呈圓柱形,遠端粗大。
在X 線解剖下股骨的解剖形態為股骨的骨干骨皮質較厚,骨結構密實,X線片顯像密度高而均勻,呈帶狀均勻致密的陰影。陰影在骨干中央最厚,在兩端變薄。外緣光滑整齊,在肌腱或韌帶附著處粗糙。骨松質在X線片中呈現網格狀并且有一定紋理的陰影,并且陰影在骨端最厚,到骨干中段變薄,股骨的骨髓腔位于骨干骨密質的內層,在X線片顯像呈現帶狀邊緣不整的低密度陰影,陰影兩端消失在骨松質當中。而股骨的骨端位于骨干的兩端,體積膨隆,在X線片中表現為致密陰影。
[1] 謝富強.獸醫影像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89-144.
[2] 馬仲華.家畜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32-63.
[3] 董常生.家畜解剖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32-310.
[4] 徐明.犬解剖生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8-27.
[5] 陳耀星.動物局部解剖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124-139.
[6] [英]伯伊德(J S Boyed)(著),董軍,陳耀星(主譯).犬貓臨床解剖彩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165-204.
[7] 安鐵洙,潭建華,韋旭斌.犬解剖學[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