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甫江·克玉木
(喀什地區畜牧工作站,新疆喀什 844000)
新疆地區良種肉羊開發利用的思考
王素甫江·克玉木
(喀什地區畜牧工作站,新疆喀什 844000)
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提供更加富有綜合市場競爭力的肉羊產品,加快性能優良新品種肉羊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緩。近些年來,新疆地區加快了良種肉羊的開發與利用。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此為主要研究對象,展開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為今后進一步做好肉羊的改良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新疆;良種肉羊;開發利用
肉羊的養殖在新疆地區形勢尤為樂觀,尤其是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改進,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給當地人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但是,僅僅依靠傳統的養殖是遠遠不夠的,充分利用先進的品種,坐好品種的改良尤為重要。
2.1 多元雜交羊的形成分析
多元雜交羊,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雜交培育而成的,往往是需要通過三種或者更多品種的羊進行雜交,從而產生一種固定的、新型的肉羊品種。當前,我們所采取的肉羊雜交手段往往是通過引進優質的種公羊品種,將其與當地已經非常成熟的先進品種進行雜交培育;有的地區也會采用分別從外地進入性能優良的種公羊和繁殖的母羊,培育出后代之后,再通過與當地肉羊的多元化雜交,來獲取更加適合于在本地生長的、優質的雜交羊。
2.2 關于多元雜交羊的適應性培育
當地的土種肉羊作為母本,宣傳性能良好的個體羊過與繁殖率相對較高的純種的小尾寒羊種公羊進行選配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小尾寒羊是一個雜交品種,這個品種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繁殖率高,而且生長發育性能尤為良好,遺傳力極強。通過小尾寒羊與當地土種肉羊選配而產下的后代,可以說是對土種肉羊某些性能缺陷的有效彌補,這樣既有效改良了傳統土種肉羊生長緩慢的弊端,同時也便于新品種更加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環境條件以及飼養管理習慣等。
在傳統的肉羊養殖中,往往是種公羊是在自家羊群中挑選出來的,全群可以說系中親的交配,雖然遺傳規律也相對穩定,但是因為土種的肉羊繁殖率不高,而且又是以母氏族為群體的,發展緩慢,因此遺傳力方面應該是屬于遺傳力的。
事實上,之所以選擇土種的肉羊與純種的小尾寒羊進行交配,其最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了小尾寒羊良好的遺傳能力,這樣不僅僅保證了下一代的良好繁殖能力,同時也填補了母羊采食量不高、發育緩慢的劣勢。
二代雜交羊與三代雜交肉羊的出生,更是進一步實現了各代品質的提升。為了保留優良品種的良好性能,通常是二元雜交到第三代的時候,就會達到全年的發情,進而保證每年2胎,每一胎都保證2-4只羔羊的繁殖,進而以此為依托,雜交的肉羊品種作為母本,再配以產肉性能優良的種公羊進行所謂的三元經濟雜交,通過一次性的交配,實現產肉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可以說,通過這種改良,不僅經濟,而且快捷。
通過三元雜交,得到的肉羊后代,不僅僅傳承了三種羊的優良性能,同時也有效削弱了原本的弱項性能,尤其是發育慢,溫差反應強等不足。
2.3 多元雜交肉羊近親血緣的比例控制措施
首先,優良品種羊的性能穩定
遺傳力對于雜交品種肉羊的性能穩定,起很重要的作用。多年來人們在肉羊的培育過程中,對某一肉羊品種,經過長期經營培育,在選種、選配,由習慣性自群選育,逐漸進行優良品種的引進。特別是近些年來,為了提高原品種的性能,進行二元雜交或多元雜交,利用雙高產基因首先進行品種選配優育,把幾種肉羊的優良性能,遺傳給雜交品種后代,生產雙項優良性能或是多項優良性能品種羊。這種羊的遺傳力具備了2種或3種品種性能,達到優良性能繼代遺傳和穩定。
其次,三元雜交羊性能比例保留
三元雜交羊優良性能各保留多少最為適宜,這要根據本羊群發展計劃、管理條件、飼草料資源等方面來確定。要達到高繁殖率,側重保留繁殖能力性能,特別是羔羊期的早成熟性能。培育高產肉性能,對產肉高性能的比重保留。
根據肉羊的習性,品系交配能得到性能的穩定,讓下代發展和保留祖先共同具備的優點,羊群整體形成共同品質,使雜交羊的后代成為一種獨特、穩定性能的先進羊品種。
第三,親緣選配要掌握適宜
親緣選配要控制在血緣系數的3.1%以下,也就是中親關系。在選交期間,必須要將那些退化的肉羊或者是多病、體弱的肉羊及時剔出。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對于公母羊親緣系數選配在6.25%的后代必須進行異血緣同質橫交,以此來實現學院的更新;而對于那些選交公母羊親緣系數在3.1%以下的選配2代后,必須改為沒有血緣關系的優質公母羊,方可進行交配。繁育保持品系優良性能,控制同品種的差異,固定品系性能,從而培育出穩定性能的優良品種。
總的來說,通過品種改良,固然可以達到良好的目的,但是還是有一些技術要點需要注意和遵循的,否則,不僅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
對于新疆地區來說,要想真正做好優良品種的開發利用,不僅僅要充分了解各品種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優劣勢,同時更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通過恰當的方法,實現品種的改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優良性能的傳承,不良劣勢的改進。為此,筆者建議,當地的相關部門一定要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同時加大培訓的力度,切實保證品種改良工作的順利實施,保證優良品種的有效推廣,為更好地實現綿羊養殖的良好經濟收益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
[1] 李貴華,范彩琦,龍棠,等.綿羊的遺傳規律與改良實用技術[J].中國畜牧獸醫,2007,34(6):152-153.
[2] 德力得.從牲畜改良入手 開創畜牧業生產的新局面[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3,(2):55-59.
[3] 劉生梅.如何提高肉羊改良的效果[J].現代農業,20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