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強
(山東省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山東德州 251200)
生豬健康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邵光強
(山東省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山東德州 251200)
隨著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規模化養殖的迅速轉變,生豬健康養殖業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區域化也越來越明顯,但是這種現代化的養殖模式由于發展不合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問題,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藥物殘留、動物疫病等。如何健康合理的開展生豬養殖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生豬;健康;養殖;問題;對策
1.1 是國際發展趨勢所需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推行豬健康養殖、杜絕餐桌污染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制訂和實施以食品安全為核心的質量保證體系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如何保持動物產品安全、優質和高效生產已不僅僅是養殖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還關系到國際關系中的貿易、政治乃至國家安全等問題。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爭相開展健康養殖技術研究,以爭取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占主導地位。
1.2 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需要
生豬生產長期以來是無標生產,無牌銷售,盡管已有企業申報品牌,甚至農業部以及各地都還相繼批準了很多無公害品牌,但無法保障其質量和產品的一致性。雖然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安全豬肉及其部分副產品的質量標準,但在相關企業的準入機制方面尚欠缺,在對待質量控制方面忽視發揮企業主觀能動性。隨著鹽酸克倫特羅導致人類死亡、抗生素殘留導致人類疾患的越來越難以控制,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已經充分說明,消費者權利已經受到侵害。如果作為生產者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最終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行業本身和生產者自己。消費者權益一定要得到保障,這才是養殖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根本。
1.3 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生豬的生產率,采用健康養殖技術的這些要求從根本上都是能夠促進從業者效益提升的方法與手段。從目前來看,雖然我國的國內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但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豬肉的整體銷售,提升豬肉的出口量才能從整體上推進豬肉生產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生豬的養殖中采取健康養殖的方式,提升豬肉的整體水平,杜絕農藥殘留與有害生長激素添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豬肉產量大而出口量低的問題,才能真正提高養豬的行業從業者的經濟利益。
2.1 對養豬行業認識不夠
很多人認為養豬門檻低、投資穩妥,而事實上規模養豬和過去的庭院式養豬截然不同。規模養豬一是一次性投資大。成本回收較慢;二是飼料營養要求高,消耗量大;三是需消耗大量水電資源;四是豬群高密度飼養,對疫病防控要求高:五是生產規模盲目擴張,會影響未來市場銷售。
2.2 忽略基礎設施建設
有些養豬場在場址選擇與豬舍建設方面欠科學的考慮。在場址選擇方面,有的養豬場建在居民區或者靠近居民區,豬舍建設方面也未能按要求區分開豬的生活區、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尤其是不注重排污排廢工作,沒有相應的糞污處理設施。
2.3 飼養員專業素質不高
在很多養殖場中,飼養員通常都是臨時聘用的,因此,這些工作人員都不具備正規養殖場工作的經驗,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些飼養人員多是都是從周邊農村雇傭過臨時打工的剩余勞動力,并非是真正從畜牧專業或者獸醫專業畢業而來的工作人員。這些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多數都是第一次從事生豬健康養殖操作,因此,對于豬飼養管理過程中所具備的飼養風險、市場風險以及疾病預防好養殖場管理方面的意識較差,不熟悉整個規模化飼養過程中所應該具備的操作流程,導致很容易出現養殖方面的各種問題。
3.1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一是免疫制度。根據豬場和周邊地區的疫病發生情況,正確選擇疫苗種類,并嚴格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建立免疫檔案。定期監測抗體水平、快速早期診斷疫病。二是檢疫制度。所引種豬必須來自非疫區正規的種豬場,嚴格做好檢疫工作,進場后需隔離觀察一個月以上,確認健康后,經驅蟲、免疫、消毒后方可混群飼養。商品豬必須經轄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派的檢疫員檢疫合格,并開具產地檢疫證明后,方可出售。
3.2 合理規劃飼料的組成
針對生豬的不同階段要飼喂不同的飼料,已達到快速增長,快速育肥的目的。選擇正規廠商生產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飼料,同時還要考慮營養平衡、物質齊全的飼料,主要包括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要注意飼料的安全問題,杜絕在飼喂生豬的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等國家禁止使用的藥物,也要盡量少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抗菌的藥物。在飼喂安全方面保證生豬的健康養殖。
3.3 制定規范的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
根據生豬不同的生產周期制定出科學規范的生產操作規程,并嚴格貫徹執行。繁育豬、商品豬生產分別制定,并認真遵守,做好各項生產記錄,以便對全場生產情況進行分析,進而再指導生產,提高生豬健康養殖水平。
3.4 加強豬類疾病的預防以及治療問題
首先,要嚴格執行消毒工作。主要分為設施消毒、豬舍消毒、飲用水消毒。在豬場設施消毒中,要注意定時用低毒、高效的清洗劑消毒,并且要多種消毒劑交替使用,提高消毒的效率。在進行豬舍消毒時,如果舍內的生豬不能及時轉移,需要帶畜消毒時,要注意使用低毒對皮膚沒有腐蝕作用,或是無毒的表面活性消毒劑。在對生豬用飲用水消毒時,應該使用易溶于水的消毒劑。其次,在對于治療豬類疾病時,要嚴格根據國家規定的獸類用藥標準來執行用藥。在保證疾病快速高效的治愈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減少化學類藥品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治愈的前提下停藥。
3.5 強化飼養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生豬健康養殖場內的飼養人員是生豬飼養的最前線的工作人員,因此,其在進行飼養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針對這類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教育,以此來提升飼養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同時,在培訓學習過程中,可以采用知識講座、外出參加培訓、參觀學習以及發放相應書刊、光碟等措施來幫助養殖人員進行養殖生豬方面的知識科普,定期的組織養殖人員進行技術方面的學習,促使其不斷的掌握新型的技術和技能,這樣才
能真正的實現科學規范化的生豬健康養殖工作。
隨著豬肉制品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肉類安全問題也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生豬健康養殖是保證肉類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保證豬肉食品在市場中正常安全的流通,在生豬的健康養殖中,應該再作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1] 鄭志潔.探究豬健康養殖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7):49.
[2] 逯登明.生豬健康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2,42(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