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義市人民醫院(032300)王海峰
我國醫療體系中推行分級診療是符合我國醫療改革現狀的,也是健全我國醫療分診服務當務之急[1]。因此,必須在正確認識我國醫療服務現狀的前提下,進行分級診療的改革。其中,基層醫改由于起點低、醫療資源緊缺及浪費現象共存,對患者就診造成不利。因此應發揮好基層醫改的作用,增加基層醫療服務的正確利用,合理分流患者,達到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
對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進行分析,發現不利于建立及改善分級診療服務的因素主要包括五大內容,即基層醫院首診制度欠缺、臨床全科醫生缺乏、相關醫療機構之間缺乏聯動機制,現有雙向轉診制度欠缺、醫保政策引導力不足及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網薄弱。
1.1 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網薄弱 我國現有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但是,隨著我國醫改的實施及深入,我國基層醫改發展緩慢,其中近幾年基層醫療機構的住院病人及診療人數有負增長趨勢[2]。有研究顯示,在2013年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占全國入院人數的22.4%;與2008年相比出現了下降趨勢(2008年為30.5%);分析2013年與2008年的診療人次比重,2013年也存在下降情況。說明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有浪費情況。也說明基層醫療在分流患者方面優化情況不明顯,服務網較為薄弱,現狀無法實現有效的分級診療的目標。
1.2 醫保政策引導力不足 對我國現有的醫保政策制度進行分析,發現有些地區,由于不同等級的醫療衛生機構對患者醫療服務報銷的差額的差異較小,使部分患者無法形成激勵制度,出現部分患者在患常見病時選擇較大綜合性醫院就診而放棄基層醫療機構,由此可見,各級醫院之間較小的醫保報銷比例差額,無法有效引導患者依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等級的醫療機構就診,導致“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無法有效實現,加重了三級綜合醫院診療負擔,基層醫療機構資源浪費,不利于分診醫療的實施。
1.3 基層醫院首診制度欠缺 隨著醫改的發展,我國的三級綜合醫院的制度及規模也在逐漸完善;但是,基層醫療機構的首診制度仍有問題。現在患者絕大多數的醫療服務均在醫院完成,三級醫院約70%的診療服務是可以在基層的醫院完善的,但卻占用三級醫院的醫療資源,造成三級醫院診療的擁擠及優質資源的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疑難病患者的診治。由此可見,基層醫院未建立健全首診制度,導致患者無法分診治療,對于我國醫療改革造成一定阻礙。
1.4 臨床全科醫生缺乏 對我國臨床醫師進行統計分析,我國全科醫師整體人數較少,依據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中說明,至2020年為止要實現每萬城鄉人民至少有2~3位合格的全科醫生的計劃,和目標相比我國現階段仍有25萬全科醫生的缺口;同時,在關注全科醫生人數不足的情況下需做好醫生自身醫療技術的提高。我國醫療人才培養存在質量參差不齊、人才培養能力弱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不能勝任相關工作。我國全科醫師培養方式未完全規范,全科醫生側重于公共衛生職能,使得其醫療服務水平不能保證。患者對全科醫師的信任度低,患者認為一二級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差,從而選擇花費較多時間及金錢去三級綜合性醫院就診。由此,基層衛生機構對患者吸引力弱,導致患者更傾向于三級醫院,導致分診醫療無法有效實施。
1.5 相關醫療機構之間缺乏聯動機制,現有雙向轉診制度欠缺 我國現有的大部分有效醫療資源均集中于綜合性的三級醫院;與之相比,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設備及技術相對落后,人才資源存在短缺現象。大醫院由于良好的工作環境,將較多的優秀人才吸引,同時帶走大部分患者,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之間,雙向轉診實施較差,患者一般由基層醫院轉診至三級醫院,極少數患者會從三級醫院向基層醫院進行轉診治療。因此我國現有的雙向轉診醫療服務更趨向于單項轉診,導致此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各級醫療機構之間溝通不完善。
根據我國分級診療體系中有關基層醫療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針對性的改革建議。①建立不同等級醫院之間的聯系,促進利益共同體的建成。三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內在利益驅動是不相同的。設置一個統一的利益協調體,使患者、醫務人員、政府及醫療機構之間的利益同化。將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變為共同體,促進各醫療單位之間的合作。②增強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深化醫院改革。首先,應健全基層醫療首診制度,其次,要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力度,加強對患者宣傳,正確認識三級綜合性醫院是治療危重、疑難病;基層醫院是治療常見、多發病。政府在支持醫改中應上下聯動,促進分級診療體系的建立。③培養全科醫生,基層分級診療體系無法正常推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科醫生缺乏。因此,應加強全科醫生的培養,另外,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收入,增加獎勵措施,促進醫療服務的提升及更多人才的引入。同時,加強基層及三級醫院人員的流動,穩定基層醫務人員的數量及人才計劃。④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嚴格規范相關雙向轉診制度,并嚴格實施。避免危重患者在基層醫院耽誤治療;減少常見多發病患者在三級醫院浪費優秀醫療資源。⑤利用醫保政策傾斜,促進醫療有序進展。不同等級的醫療服務部門提供的服務不同,因此政府可適當使用政策傾斜加大各層次機構的醫保報銷比例。政府可設立反向激勵系統,促進大醫院對疑難病癥處理,增強基層醫療對一般疾病的診療;做好不同層級之間的銜接及補償機制,促進患者進行有效分流,達到分級診療的目的。
通過對我國醫療分級診療體系的分析,發現我國現存的基層醫療分診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基層醫院首診制度欠缺、相關醫療機構之間缺乏聯動機制、臨床全科醫生缺乏、現有雙向轉診制度欠缺、醫保政策引導力不足及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網薄弱。我國應立足于醫療衛生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及處理,最終使我國分級診療體系更加完善,促進基層醫療服務的快速發展,避免基層醫療資源的閑置及大型優質醫療資源的浪費,最終實現有效分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我國醫療機構正常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