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510620)劉輝
臍血流動力學指標可直接反映胎盤灌注量,從胎盤水平反映圍生兒宮內安危狀況,是圍生期臨床監護的重要手段。臍動脈血流反映了胎兒、胎盤的循環阻力,阻力增高,血流下降,供血不足將導致胎兒缺血、缺氧,發生胎兒宮內窘迫,但臍血流易受孕婦肥胖、胎兒臍動脈位置深淺等影響,使圖形不清、影響臍血流數據的正確性;胎心監護能連續監測瞬間胎心變化,胎兒心跳對缺氧較敏感,能及時反映胎兒缺氧狀況,但易受胎兒神經系統未發育成熟、鎮靜藥、胎兒睡眠等多種因素影響,假陽性較高。我院采用四項檢測聯合應用,彌補不足,提高了診斷胎兒窘迫的正確率。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5月住院的單胎、孕>37周的22~30歲初產婦100例正常妊娠孕婦和同樣條件50例存在胎兒窘迫的孕婦作為檢測對象。
1.2 診斷標準 本文均為足月妊娠分娩前所測NST有反應為正常,NST無反應為異常,S/D值標準:S/D<3為正常,S/D≥3為異常。BPS≥8分為正常,BPS≤6分為異常,PI MCA/UA<1.08提示有腦保護現象。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1 查看150例孕婦中有58例存在胎心監護異常,50例是進一步行彩色多普勒檢測臍血流S/D≥3,PI MCA/UA>1.08,BPS≤6分發現胎兒窘迫,分娩過程中監測其中臍帶異常31例(62%),羊水III糞染5例(10%),FGR4例(8%),妊娠期高血壓4例(8%),胎盤因素3例(6%),羊水過少3例(6%),8例仍存在臍帶胎盤,羊水異常的因素。四種方法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數據具體如下:分娩前正常孕婦100例NST 10例異常;BPS 94例>6分,S/D 97例<3,PI MCA/UA 98例<1.08;分娩前胎兒窘迫孕婦50例NST48例無反應,BPS 40例<6分 S/D 46例≥3 PI MCA/UA 42例<1.08。
2.2 50例中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與臍帶,母體因素,胎兒因素,胎盤情況息息相關 胎心監護固然有一定的假陽性,但結合S/D,PI MCA/UA,BPS發生假陽性率的概率明顯縮小。明顯能反應出胎兒的儲備能力差。
分娩后正常孕婦100例臍帶因素:臍帶繞頸2例,扭轉8例,母體因素:無,胎兒因素(羊水,FGR):羊水II度污染2例,胎盤因素: 胎盤過度鈣化3例。
分娩后胎兒窘迫(50例)臍帶因素:臍帶繞頸及臍帶扭轉25例,臍帶真結3例,臍帶過細3例,母體因素:合并妊娠期高血壓4例,胎兒因素(羊水,FGR):羊水III度污染5例。羊水過少3例合并FGR4例,胎盤因素:胎盤過小及完全鈣化,感染者3例。
2.3 上述數據顯示胎心監護,臍血流,大腦中動脈及生物物理評分聯合應用預測胎兒窘迫。大大降低了我院的不良圍產結局,假陽性率明顯減少(P<0.01)。
用胎心率監護篩查異常的孕產婦,進一步行胎兒生物物理評分,胎兒臍動脈S/D值測定及大腦中動脈,可以更加明確的反映胎盤功能、臍帶因素,羊水因素造成胎兒在宮內缺血缺氧的程度,臨床上當S/D值≥3,PI MCA/UA>1.08時則應引起高度重視,新生兒預后不良的發生率高。因為臍血流大腦中動脈異常持續時間越長,圍產兒預后越差,新生兒窒息率越高,故四項檢測嚴密監護,彌補單一檢測的不足,觀察胎兒胎心胎動的情況,盡早收住入院,予以相應的處理,在嚴密胎心監護的前提下,如宮頸條件好可適當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的情況,復查臍帶血流等,予短時間陰道試產,盡量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假陽性率的發生。早期發現胎兒窘迫以改善胎兒的預后,減少圍產兒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