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佳梅,郭曉梅,王 黎,崔曉萍(指導)
(1.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02;
2.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促黃調經飲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月經不調50例
澹臺佳梅1,郭曉梅1,王 黎1,崔曉萍(指導)2
(1.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02;
2.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目的:觀察促黃調經飲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方法:自擬促黃調經飲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月經不調50例。結果:痊愈27例,有效2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結論:促黃調經飲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月經不調有較好療效。
黃體功能不全;月經不調;促黃調經飲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黃體發育和功能不全。因黃體功能不全,合成和分泌孕酮不足,以致引起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難以維持孕卵的種植和早期發育而引起不孕、流產、月經紊亂等證候群[1]。黃體功能不全屬中醫“月經先期”、“崩漏”、“胎漏”、“滑胎”等范疇。崔曉萍教授自擬促黃調經飲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月經不調療效較滿意,報道如下。
共50例,均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患者。年齡18~40歲,病程2~3年、平均2年。
黃體功能不全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婦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①基礎體溫(BBT)測定正常排卵前后體溫差小于0.5℃、體溫升高的天數(黃體期)小于11天。②孕酮峰值小于10ng/mL。③子宮內膜活檢兩個月經周期,檢查是否有相同的子宮內膜組織學特征,若均存在相同特征,則是黃體功能不全。若病理診斷為分泌化不良型則提示黃體分泌不足。若為不規則脫落型子宮內膜則考慮黃體萎縮不全。
自擬促黃調經飲。藥用熟地黃20g,山藥30g,黑附片8g(先煎),肉桂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菟絲子15g,杜仲15g,白芍15g,當歸15g,川芎15g,黨參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精神不振、氣短懶言加黃芪30g,升麻12g,阿膠10g(烊化)。于月經第16天開始,每日1劑,水煎400mL分早晚溫服。共服用3個月觀察療效,若痊愈則繼續口服1個月鞏固療效,若有效則繼續口服3個月加強療效。
服藥3個月經周期后觀察療效。
痊愈:月經周期恢復正常,且血色、經量正常,體溫變化正常,孕酮峰值大于14ng/mL,子宮內膜活檢正常。有效:月經周期好轉,血色、經量顯著好轉,體溫變化逐漸恢復,孕酮峰值提高,子宮內膜活檢恢復。無效:月經周期、血色以及經量均無明顯變化,體溫好轉不大,孕酮峰值無變化,子宮內膜活檢無變化。
痊愈27例,有效2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
呂某,女,24歲,2015年2月9日就診。近半年來月經提前10~15天。13歲月經初潮,既往月經規律,30天一行,行經4~5天,色暗紅,無血塊,無經期小腹墜痛等不適,末次月經2015年2月3日,今為月經第7天。就診于當地醫院,給予安宮黃體酮片10mg,于月經第21天開始口服,日1次,共5天,共服用3個月經周期,服藥期間月經周期恢復至正常。停藥后癥狀再次出現。自發病以來偶有小腹墜痛、腰膝酸軟等不適,食納可,夜休可,大小便正常。舌暗苔薄,脈沉細弱。查尿妊娠試驗(-),查B超示子宮大小約7.2cm×5.5cm×3.7cm,子宮內膜厚0.4cm。左側卵巢大小3.2 cm×3.5cm,其內可探及一大小越0.5 cm×0.7cm小卵泡,右側卵巢大小2.9 cm×3.1cm。子宮雙附件未見明顯異常。中醫診斷為月經先期(腎氣虛型)。給予促黃調經飲。藥用熟地黃20g,生山藥30g,黑附片8g(先煎),肉桂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菟絲子15g,杜仲15g,白芍15g,當歸15g,川芎15g,黨參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于月經第16天開始口服,連服10天。連用3個月經周期。2015年3月9日二診,末次月經為2015年3月1日,服藥第5天月經來潮,量色質同前,較前1月月經提前8天,下腹墜痛、腰酸等癥狀較前無明顯改善,精神不振,困倦乏力。查血常規HGB101g/L。為輕度貧血,原方加黃芪30g,升麻12g,阿膠10g(烊化),黨參量加大至20g,余不變。同時用維血寧10mL、日3次口服治療貧血。2015年4月5日復診,末次月經為2015年3月28日,較上次月經提前3天,下腹疼痛、腰酸、精神不振等癥狀較前稍有緩解,維持原方不變,繼續口服維血寧。2015年4月30日復診,末次月經為2015年4月24日,較上次月經提前3天,下腹疼痛、腰酸、精神不振等癥狀較前明顯改善,繼服上方3個月鞏固療效,繼續口服維血寧。2015年7月23日復診,末次月經為2015年7月14日,較上次月經提前3天,近3個月月經周期為28~30天。下腹疼痛、腰酸、精神不振等癥狀消失,復查血常規HGB111g/L。隨診至今未見明顯異常。
黃體功能不全一般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發。有時月經周期雖在正常范圍內,但卵泡期延長、黃體期縮短,以致不易受孕或孕早期流產。中醫認為月經的來潮與腎關系最為密切,腎氣的旺盛、腎精的充足對天癸成熟及功能有直接影響,對月經的產生起著主導和決定作用。促黃調經飲以左歸丸加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中熟地、杜仲、淫羊藿、巴戟天、山茱萸、枸杞子補腎滋腎、促進天癸的成熟,黑附片、肉桂溫腎補虛,黨參補中氣健脾陽,白芍柔肝養血,當歸、川芎化瘀導滯、滋養陰血。全方溫養先天、滋養陰血,使氣血順暢,月事規律。
[1] 周雪瀅,陸啟濱.黃體功能不全發病機理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3):71-74.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試行)[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03.
R271.111.151
B
1004-2814(2016)09-0876-01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