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朋,袁旭潮,王康永,王捷虹
(1.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46;
2.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一科,陜西 咸陽 712000)
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療效觀察
田艷朋1,袁旭潮1,王康永1,王捷虹2
(1.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陜西 咸陽 712046;
2.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一科,陜西 咸陽 712000)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4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兩組均用西藥三聯療法治療,治療組加用抑菌和胃煎治療。結果:主要癥狀胃痛、痞滿、反酸、噯氣、燒心改善程度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具有較好療效。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中西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王捷虹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取得很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46例,均為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內科門診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齡18~68歲;病程4個月~12年;慢性淺表性胃炎16例,慢性萎縮性胃炎3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23例和對照組23例。
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為胃脘隱痛或灼痛,脘痞,納差,噯氣或泛酸。電子胃鏡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黏膜活檢做快速尿素酶試驗檢查Hp為陽性。
排除標準:不符合診斷標準。年齡小于17歲及大于70歲,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藥物有過敏史,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等臟器損害,合并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重度異型增生或病理診斷懷疑為惡性病變。
兩組均用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032)40mg,每日早餐前服1粒;克拉霉素片(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13)0.5g,日2次,飯后30min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44021518)1.0 g,日2次,飯后30min口服。10天為一療程。
觀察組加用抑菌和胃煎加減。蒲公英20g,大血藤10g,黃連6g,黃芩8g,法半夏10g,干姜8g,吳茱萸4g,海螵蛸15g,黃芪30g,黨參10g,甘草6g。脾虛濕滯加茯苓、炒白術,氣滯加佛手、甘松、枳殼,肝胃不和加用柴胡、白芍,胃陰不足加沙參、麥冬、生地,吐酸加煅瓦楞子、刺猬皮,瘀血加丹參、延胡索,消化不良加焦三仙。水煎,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治療10天。
服藥期間禁服其他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及其他抗生素,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餐具高溫消毒,避免再次感染。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患者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停藥退出觀察。停藥3個月后復查胃鏡及黏膜活檢做快速尿素酶試驗。
痊愈:癥狀、體征消失,復查胃鏡病變黏膜恢復正常,尿素酶試驗呈陰性。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復查胃鏡病變黏膜基本恢復正常,尿素酶試驗呈陰性。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復查胃鏡病變黏膜有所恢復,尿素酶試驗呈陰性或弱陽性。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復查胃鏡病變黏膜加重或無改變,尿素酶試驗陽性。
治療組痊愈16例、顯效3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1.30%。對照組痊愈12例、顯效4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78.2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Hp相關性胃炎主要表現為胃脘部疼痛不適,或脹痛,或絞痛,或灼痛,腹部脹滿感,偶有反酸、燒心,口干、口苦、口臭等,或有呃逆、惡心、欲吐感。本病屬中醫“胃痛”、“痞滿”、“反酸”等范疇。抑菌和胃煎從半夏瀉心湯化裁而來。方中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大血藤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痛。法半夏散結消痞,降逆止嘔。干姜溫中散寒。黃芩、黃連瀉熱開痞。黃芪、黨參甘溫益氣,補益脾氣。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海螵蛸收斂止血,制酸止痛。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清熱化濕、辛開苦降、開化氣機作用。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對多種細菌具有抑制作用。如劉清華等[3]對白蘞、紫珠、黃連、黃芩、延胡索、厚樸、大黃、重樓、蒲公英中藥散劑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黃連、蒲公英對Hp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血藤含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水溶性提取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提高cAMP水平,提高實驗動物耐缺氧能力。黃連含小檗堿、黃連堿,其水溶劑有抑菌、抗病毒作用,抑制Hp力量較強,并且有拮抗乙酰膽堿,解痙鎮痛作用。黃連與吳茱萸合用有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從而達到抑制Hp增殖的作用。黃芪主要含苷類、多糖,能增強和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黨參含甾醇、黨參苷,能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增強免疫功能。抑菌和胃煎聯合西藥三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胃炎效果較好。
[1] 柴可夫.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炎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J].甘肅中醫,2002,15( 3) :82.
[2] 李安振,湯小梅.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160 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8,5(32):53-54.
[3] 劉清華,林淵,邱頌平.單味中藥散劑清除幽門螺桿菌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11,42(2):49, 52.
R573.39
B
1004-2814(2016)09-0901-01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