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劉素榮(指導),黃程程(.山東中醫藥大學04級研究生,山東 濟南 5004;.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 濟南 500)
橋本方治療橋本甲狀腺炎肝郁脾虛型40例
張琳琳1,劉素榮(指導)2,黃程程1
(1.山東中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 濟南 250011)
[摘 要]目的:觀察橋本方治療橋本甲狀腺炎肝郁脾虛型的臨床療效。方法:40例給予橋本方加減治療,兩周為一療程,觀察3個月。結果:顯效2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結論:橋本方治療橋本甲狀腺炎肝郁脾虛型療效顯著,能明顯降低TPOAb、TGAb,減輕甲狀腺自身免疫反應。
[關鍵詞]橋本甲狀腺炎;肝郁脾虛型;橋本方
橋本甲狀腺炎(HT)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以自身甲狀腺組織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根據甲狀腺功能又分為橋本甲亢、橋本甲功正常、橋本甲減。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和常規體檢的普及,橋本甲狀腺炎發現率日益增高。劉素榮教授在臨床中自擬橋本方治療HT取得一定療效,總結如下。
共40例,均為2014年3月至6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收治患者。男2例、女38例,年齡22~50歲,病程2~12個月。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森田陸診斷標準(日本厚生省標準)[1]。①彌漫而堅韌的甲狀腺腫大。②血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和/或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陽性。③甲狀腺功能正常或亢進或減退。④橋本氏甲狀腺炎超聲特征[2]:橋本甲亢及甲功正常的甲狀腺實質回聲以彌漫性減低、局限性片狀減低,橋本甲減的實質回聲以彌漫性減低伴條索樣回聲,多呈網格狀。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示橋本甲亢呈現豐富血流,呈“火海征”,橋本甲減和甲功正常血流略呈增多表現。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甲狀腺彌漫性腫大,精神抑郁,善太息,易疲勞,納呆腹脹,頸部脹悶感常與情緒有關,舌淡紅,舌邊伴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診斷標準;③年齡20~50歲;④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腦、肝、腎、肺功能不全及嚴重內科疾病;②伴有甲亢危象;③不合作者。
給予橋本方治療。藥用柴胡9g,當歸15g,白芍15,茯苓15g,白術15g,黃芪30g,夏枯草15g,浙貝母15g,防風9g,玄參9g,白花蛇舌草30g,金銀花30g,莪術9g,鱉甲9g。失眠者加炒酸棗仁30g,茯神30g,牡蠣30g;氣虛者加黨參30g;便秘者加大黃6g,火麻仁9g。水煎服至400mL,日1劑,分早晚溫服。
兩周為一療程,治療3個月。
觀察中醫的癥狀如頸部脹悶感,善太息等,甲狀腺的大小、質地,TPOAb、TGAb治療前、治療后各檢測1次,甲狀腺彩超治療前、治療后各檢查1次。
顯效:中醫臨床癥狀明顯改善,TPOAb、TGAb自身抗體轉陰性或滴度下降50%。有效:癥狀有所改善,TPOAb、TGAb自身抗體轉陰性或滴度下降20%~50%。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顯效2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現代醫學中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雖然有效,但停藥后容易反復,且不良反應較大[4]。
古代文獻中沒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病名的記載,根據其臨床表現,本病屬中醫“癭病”范疇。《諸病源候論·癭候》認為:“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指出癭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及水土因素。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癭瘤論》認為:“夫人生癭瘤之癥,非陰陽正氣結腫,乃五臟淤血、濁氣、痰滯而成”,指出癭瘤主要由氣、痰、瘀壅結而成,采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散堅”。綜上所述,本病病因主要與情志、飲食、水土及先天稟賦等因素有關。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氣郁結,木郁克土,脾失健運,水液運行失調,日久成痰,痰氣郁結,血脈瘀阻,導致氣滯、痰凝,淤血互結于頸前而成癭。肝脾不調是病機關鍵,肝郁脾虛證為主要證型。治療應當以疏肝健脾、化痰解毒、益氣扶正為原則。橋本方方中柴胡、白芍調肝解郁,養血柔肝;黃芪、白術健脾益氣;茯苓健脾滲濕;浙貝母清肺化痰;夏枯草清肝火,散結;莪術、當歸入肝脾血分,行血破血通經;鱉甲味咸,軟堅散結;白花蛇舌草、金銀花清熱解毒。當歸活血與莪術配伍加強散結祛瘀之效,用于甲狀腺質韌伴有結節效果明顯。諸藥合用,對于減輕橋本氏甲狀腺炎自身免疫反應,降低TOPAb、TGAb,增強抵抗力有明顯效果。
綜上所述,橋本方有益于降低自身抗體,改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王慶兆,魏韜哲.現代甲狀腺外科學[M].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202.
[2] 王艷濱,王帥.不同臨床類型橋本氏甲狀腺炎超聲特征[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9,20 (11):819-822.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2002:226-232.
[4] 陳志敏,邵迎新.橋本甲狀腺炎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1,8(8):9-10.
[中圖分類號]R265.8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6-0553-01
[收稿日期]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