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鈺
(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及影響因素
任鈺
(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農業信息是重要的商品資源,也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中需要多種多樣的農業信息。詳細分析了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方向及購買愿望、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及渠道,并指出當前影響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農業信息服務的途徑。
農民;農業信息;信息需求
農業信息具有重要的商品屬性,其可在市場中流通,當前已成為很多地區的農民購買的無形商品。大多數農民對于農業信息具有較高的購買意愿,但由于購買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流通和出售。從農業信息服務角度來看,其具有普通物質商品的屬性,這種屬性也需要農民具有購買欲望和具有消費能力才能轉化為商品,否則很難成為商品,也難以取得經濟效益[1]。為使農業信息更加貼近農民生產經營實際,調動農民購買的積極性,了解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狀況十分必要,這對提供適應農民需要的農業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2]。但是提供的農業信息能否轉化為商品,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業信息供給與需求是否吻合。本研究詳細分析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獲得途徑并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以期為提高農業信息服務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由于農業生產中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所以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方向相對比較集中,從統計結果來看,農民最希望得到的是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其次是農產品的市場供求信息,而關于國家政策的信息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是范圍有限。從農民的需求來看,農民對先進的農業生產科技比較重視,國家應該對這方面的信息加大投入力度[3]。由于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業科技信息主要采取有償提供的方式,這也限制了部分農業信息的傳播和利用,以先進的作物施肥技術為例,很多先進的施肥經驗及施肥技術研究論文主要以科技期刊的形式發布,而要使用這部分信息需要付費,由于農民經濟能力有限,所以有些信息無法及時獲取,需要相應的專業服務人員提供和解說,這也是農民需求最大的方向之一[4]。從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生產已經過了自給自足的階段,現如今很多農民經營土地主要以出售農產品獲得經濟效益為主,所以,農產品的供求信息變化成為農民關注的重點,這也是農業信息服務人員做好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中心內容[5];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方針是引導農民生產的風向標,農民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較關心國家的農業政策,但相關信息的獲取渠道較少,所以這方面也是農業信息服務人員服務的重點方向[6]。當然,不同地區農民對相關信息的需要方向也有區別,以北京市郊區為例,很多農民除了關注以上信息之外,還更加關注北京市金融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而山區農民除關心以上3種信息之外,還有部分農民關注城市用工需求信息,而這部分信息也是很多農業信息服務人員容易忽視的部分[7]。
從農民對與農業相關信息的購買愿望上來看,我國不同地區農民對信息種類的需求存在較大差別,在以大田作物生產為主的地區,農民對作物新品種信息的需求程度較高,而且也愿意購買相關的信息,說明農民對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信息購買愿望比較強烈[8]。在一些以特色農產品生產為主的地區,農民對農業信息購買愿望比較強烈的是病蟲害最新的生物防治信息,這也說明當前農民購買信息主要結合生產的需要,也是為了掌握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9]。當前,不同地區農產品需求信息存在較大差異,及時了解市場需求變化信息是部分城郊農民購買愿望最強烈的農業信息,這也反映了城郊農業生產主要是以服務城市需求為目標,農民購買相應農業信息也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而對于收益不顯著的農業信息(如產業發展現狀),農民很少有購買愿望[10]。對于專門從事農產品經營的商業人員或者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而言,則更加關注鮮活農產品的貯藏保鮮信息,更加愿意出資購買相應的農業信息。
農民在生產過程中,購買生產資料是最重要的生產活動,所以很多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方式是通過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部門,這說明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方式還比較傳統和單一,各級政府還需要加大相應的投入以爭取農民有更多獲得農業信息的方式,這也反映出基層農業技術部門對于農業信息服務的功能較差,并且部分地區還出現了農民對農技推廣渠道信息的信任危機[11]。近年來,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和信息產業的快速推進,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很多農民主動到農業大學、農業科學院以及省市級的農業推廣部門去獲取部分相應的農業信息,也有部分農民直接從農業科技人員那里獲得相應的農業信息,其中,很多大學成為了農民最信任的農業信息來源渠道[12]。以城市郊區農業生產人員為例,由于其靠近城市,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其獲得農業信息的方式與邊遠地區有很大不同,其中,城市郊區農民獲得信息的方式以城市的農業科研部門為主,農業信息的承載體以紙質或者電子版為主,但是偏遠地區由于交通和通訊不是很便利,導致農民獲得信息的方式也比較落后,仍然是口頭傳播形式占主要地位[13]。
農民對農業信息需求的地域特點和差別決定了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來源和途徑多種多樣,由于電視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主要的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所以電視成為農民接收農業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為例,由于其提供的信息量豐富,實用性強,并且農民容易獲得,所以這種方式是廣大農村地區主要的農業信息來源[14]。由于當前農民知識水平普遍較低,所以農民存在從眾心理,這也使得農業信息的來源是以農戶之間的相互傳播為主,特別是親戚之間、鄰居之間相互傳播的現象比較普遍[15]。隨著農家書屋的發展以及農村鄉鎮圖書館的建設,部分科技雜志和專著也成為部分知識水平較高的農民獲得相應信息的重要來源,但是這種來源受到農民知識水平的限制,實踐中仍然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當然,農民還有一些其他的渠道獲得農業信息,如電話、短信、微信等[16],這也反映了信息社會條件下農民獲取信息的來源渠道正在增加,由于當前大部分農民收入有限,所以有償服務的信息來源相對較少,農民接受程度不是很高。
從當前農民獲得信息方式上來看,首先是農民不知道如何獲取信息、從哪里找信息,加上計算機應用能力有限,使得農民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受到較大限制,從中也反映出我國當前基層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相對比較薄弱,這也是限制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重要因素[17]。其次是由于信息多種多樣,農民辨別能力有限,很多農民對各種農業信息的信賴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加上基層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不完善,這也是影響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實踐中如何發布權威的農業信息,使其獲得農民的信任,進而提高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是當前政府相關部門最應該關注的事情之一[18]。第三,當前我國在農業信息傳播、出售、收益分配上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遵循,并且相應的網站、信息運營商為提高收益,提供信息多種多樣,質量參差不齊,時而出現過時信息以及廣告類信息,時間一長,農民對這些信息的信任度下降,從而導致大量農民不再相信相關信息,這也直接減少了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渠道,也是嚴重制約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19]。
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以及獲取方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農業信息的需求方向上來看,農民對農業科技信息以及先進的作物栽培管理技術信息需求量比較大,同時也有大量的農民愿意出資購買相應的信息,這對農業信息的提供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農業科研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農產品供求信息上,農民更加希望信息提供主體能夠準確、及時,并且可靠性強,這也是農民對信息需求多樣性的重要表現特征之一[20]。從農民獲得信息的來源上來看,電視和鄰里之間的相互傳播成為信息來源的主要途徑,這也與農民的接觸信息源頭較少有關,但是這些信息源頭容易理解,通俗易懂,農民更容易接受,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和不足,就是大量農業信息的口口相傳,容易出現差錯,對于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無法保證。
綜合分析得出,我國基層農業信息服務機構以及人員的缺乏是農業信息不能滿足農民需要的根本原因,農民自身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以及接觸信息源數量有限,是農業信息需求不能有效滿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日后工作中,應當結合農民的實際需要和具體情況,提供多層次的和多種形式的農業信息,以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需求。
[1]郭道猛,周寅.農業信息商品消費客體影響因素探討[J].農業經濟,2014(9):25-27.
[2]高春新,曾燕,孔慶富,等.全國農業信息需求調研結果與信息資源建設重點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1(4):31-33.
[3]李曉.我國農業信息需求特點分析及對策研究 [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999(2):27-32.
[4]張晉平.我國農業信息需求及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J].農業網絡信息,2014(5):119-123.
[5]郭希玲.網絡環境下的農業信息需求 [J].現代情報,2002(4):139-139.
[6]趙軍,王西霞,趙亮,等.寧夏農業信息需求與服務質量的調查與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0(6):100-103.
[7]馮國瑞.“需求主導”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發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61.
[8]王彩萍.農業信息用戶需求與應用行為過程調查 [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4):58-61.
[9]賈貴浩.農業信息價值提升問題研究:基于河南省的實證調查[J].調研世界,2014(7):36-39.
[10]韋志揚,程二平,甘立,等.農民對農業技術偏好與信息需求實證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1(3):1178-1183.
[11]王玉帥,陳曉慧,趙鵬,等.吉林省農業信息傳播環境狀況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4(12):49-54.
[12]王麗萍,張朝華.基層農業信息供給狀況與農戶信息需求傾向調查:以廣東珠海為例[J].特區經濟,2012(12):147-148.
[13]任鈺,郭芳芳.農業信息服務需求與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5,43(8):1018-1020.
[14]員立亭.基于農民需求視角下的農業信息供給問題研究[J].現代情報,2015(10):27-31.
[15]趙衛利,劉冠群,程俊力,等.我國農業信息需求及來源的探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7):61-62.
[16]茆意宏,楊沅瑗,黃水清.新型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用戶利用實證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5):68-73.
[17]蔣紫艷,趙軍,趙燕妮,等.寧夏農業信息服務能力的影響因素及評價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50(20):5028-5032.
[18]雷娜,趙邦宏,楊金深,等.農戶對農業信息的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以河北省為例 [J].農業技術經濟,2007(3):108-112.
[19]房桂芝.構建農業信息服務供給與需求的新方式:基于山東部分地區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26):291-297.
[20]張博,宋立榮.農業科技信息共享中信息質量需求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0):343-346.
Dema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NYu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Information Center of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2,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modity resources,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farmer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need a wide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prod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rmers'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needs direction and a desire to buy,specifically farmers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 main ways and channels,and points out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current farmers access to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and ways toimprov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farmers;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nformation needs
F302.4
A
1002-2481(2016)06-0871-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6.38
2015-12-28
任 鈺(1982-),女,山西介休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信息相關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