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奇蓉,張 兵,汪 建,吳 濤,饒 佳,劉光普(四川省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西昌 615000)
?
連發式痔瘡套扎器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混合痔療效觀察
牟奇蓉,張 兵,汪 建,吳 濤,饒 佳,劉光普
(四川省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摘 要]目的:觀察連發式痔瘡套扎器(RPH)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方法:80例用RPH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結果:全部治愈,手術時間20~30min,術后并發切口疼痛22例,肛門墜脹20例,尿潴留5例,肛緣水腫5例。隨訪2~6個月均無復發。結論:RPH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
[關鍵詞]混合痔;RPH;外痔切除
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們采用連發式痔瘡套扎器(RPH)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混合痔8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80例均系我院肛腸科住院患者,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肛腸外科組2006年制定的《痔臨床診治指南》標準[1]。男55例﹑女25例,年齡24~60歲,病程10天~8年。排除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重大疾患及合并有肛瘺﹑肛周膿腫﹑肛裂等其他肛腸科疾病。
術前準備:術前查血常規﹑凝血分析﹑免疫檢查﹑心電圖﹑B超﹑胸片﹑肝腎功血糖等。排除手術禁忌癥。術晨備皮﹑溫生理鹽水灌腸。
手術方法:患者取左側臥位,1.5%利多卡因15mL作骶管裂孔麻醉,麻醉成功后轉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碘伏消毒肛緣,0.1%新潔爾滅消毒肛管及直腸下段,置入透明肛窺器,觀察齒線的位置和內痔痔核大小﹑數量及黏膜充血﹑糜爛﹑出血等情況,以確定需要套扎的黏膜數量和部位。連接自動套扎器(廣州中大福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型號ZDFR-TZQ-02)至負壓吸引器,將套扎槍頭端傾斜呈45°角于對準痔核根部,踩下負壓吸引器踏板,在負壓抽吸下將組織吸入槍管內,邊吸邊向四周輕輕搖動槍頭,以保證吸入需套扎的組織,當負壓值達到-0.08MPa時轉動棘輪一圈,將套扎膠圈釋放套扎組織,打開負壓釋放開關,緩慢取出套扎器,可見暗紫色套扎團塊,伴痔核脫垂嚴重者,可在套扎痔核黏膜上2cm處再加強套扎一處,同法進行下一個部位的套扎,一般每次套扎不超過4個,套扎部位需距離齒線上1cm,多個痔核套扎時,注意套扎勿在同一個平面上,并且套扎間距需保留0.4cm左右的黏膜橋,若套扎痔核根部糜爛者,可予1︰1生理鹽水與消痔靈(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1020605)混合液,皮試針頭注入已套扎組織中心及基底部至組織蒼白隆起為度,完成套扎后,取出透明肛窺器,再根據外痔的數量及大小,在肛緣外作一V形切口切除外痔。術畢,肛內置太寧栓(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3150)和美辛唑酮紅古豆醇酯栓(成都第一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1023703)各1枚,凡士林油紗填塞,塔紗加壓包扎,寬膠布固定。
術后處理:術后臥床休息12h,流質飲食1天,第2天正常飲食,多食粗纖維,保持術后大便軟條成形。若排便困難者,加用潤腸通便藥物,必要時予開塞露灌腸。靜滴抗生素3天,以預防感染。每日便后坐浴,并用5%聚維酮碘消毒創面,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涂,太寧栓1粒塞肛,1日1次。
參照《痔診治暫行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無并發癥。好轉:癥狀﹑體征改善。未愈:經治療后癥狀﹑體征無變化。
全部治愈。術后平均住院時間4.5天。22例術后出現切口疼痛,需口服止痛藥緩解。32例出現手術當天肛門墜脹感明顯,不需特別處理。5例出現尿潴留,經一次性導尿管導出尿液后均能自解小便。5例因環狀外痔部分切除后殘留的肛緣正常組織出現水腫,通過專科換藥15天后水腫均縮小消失,未出現術后大出血及肛門狹窄。隨訪2~6個月,均未復發。
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墊”的概念。認為其是人體解剖的正常結構,并于1983年在第9屆國際痔科專題研討會上獲得一致確認。所謂肛墊是由大量的“Treitz肌纖維﹑豐富的動靜脈吻合”等組成,因此,痔的近代概念認為,肛墊內動靜脈吻合調節障礙和Treitz肌退行性改變可導致肛墊肥大或脫垂即成痔[3]。根據肛墊下移學說,痔的治療理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即痔的治療宗旨在減輕或消除癥狀,而非根治;無癥狀的痔無需治療;痔的治療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術中盡可能保持肛墊的完整性。在眾多的非手術療法中,膠圈套扎被認為是療效最好的,僅次于手術[4]。
RPH的原理:RPH是由傳統的膠圈套扎術改良而成,其原理是利用標準范圍的負壓,套扎痔體組織或痔上黏膜,利用膠圈的彈性勒割作用,對痔塊根部或痔上黏膜施加漸進的﹑持續的勒割,阻斷痔的血供,造成套扎遠端的痔組織或痔上黏膜缺血壞死,消除痔出血的目的,同時利用瘢痕攣縮,將脫垂或下移的肛墊上提固定,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肛墊組織的完整性。
術式優點:①既切除了病變的痔組織,又上提固定脫垂的肛墊。RPH不僅套扎了以出血癥狀為主的痔核根部,同時套扎了脫垂的痔上黏膜,故術后不僅消除了痔的出血癥狀,而且懸吊作用明顯,脫垂癥狀也隨之改善。②操作簡單。術者單人即可完成操作,易學易掌握,尤其適用于基層醫院開展,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③術后并發癥少。由于套扎了黏膜組織,肛墊上提固定,僅需小切口切除外痔,保留了肛墊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術中保留了較寬的黏膜橋,術畢肛內置太寧栓和美辛唑酮紅古豆醇酯栓(具有消炎﹑抗菌﹑解痙﹑鎮痛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各1枚,故術后并發癥(切口疼痛﹑尿潴留﹑肛緣水腫等)發生率較低。術中對痔核糜爛明顯者加用1∶1生理鹽水與消痔靈混合液注射,減少了術后大出血的發生率。④經濟。目前國內微創手術治療如PPH術﹑TST術等價格昂貴,且麻醉﹑手術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術后并發癥較多,而RPH術彌補了這一缺陷,價格相對較低,大多數患者可以接受。⑤復發率低。因手術不僅切除了病變的組織,固定上提了脫垂的肛墊,故遠期療效較好,復發率低。
RPH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混合痔療效確切,并發癥少,操作簡便。
[參考文獻]
[1] 朱軍,丁健華,趙克,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與開放式外剝內扎痔切除術治療Ⅲ度痔遠期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 (5):398-402.
[2] 李榮,王子明.外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30.
[3] 張東銘.盆底與肛門病學[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0:254.
[4] 許瑞云,凌云彪,林楠,等.自動痔瘡套扎術(RPH)治療輕中度痔瘡[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6,6(3):165-166.
[中圖分類號]R266.5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5-0488-02
[收稿日期]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