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平
(遼寧省朝陽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遼寧朝陽 122000)
遼育白牛高效繁殖及疫病防治技術
劉金平
(遼寧省朝陽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遼寧朝陽 122000)
肉牛高效繁殖技術及疫病防治技術直接影響到養牛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養牛生產體系中實行肉牛高效繁殖和疫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肉牛;防治技術;疫病
由于遼育白牛具有耐粗飼、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產肉多、繁殖性能優、遺傳穩定、適應性強等諸多優點,因此我市從2006年開始就大量開始引進并在全市大力推廣用遼育白牛為父本在當地牛群內開展雜交利用。主要采取人工授精、誘導發情等技術提高受胎率和繁殖率。
(1)采用的是孕激素和前列腺素(PG)綜合法,如果將孕激素短期處理與前列腺素結合起來,效果優于二者單獨處理,即先用孕激素處理9~10d或5~7d,結束前1~2d注射前列腺素若在結束孕激素處理當天注射前列腺素,出現發情的時間較晚,同期程度較差,無論采用什么處理方式,處理結束時,配合使用孕促性腺激素(PmsG)可提高同期發情率和受胎率,采用前列腺素處理時,可在注射之前2d先注射PmsG,這樣可使發情時間提前且較集中,在前列腺素處理后,輸精前5~6h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100~200μg,可在注射前列腺素之后28~48h,再注射雌二醇200~500μg以提高受胎率,同期發情處理結束后,注意觀察母牛的發情表現并進行輸精,若發情時間集中,可不做發情鑒定,進行定時輸精。采用定時輸精,一般是在孕激素處理結束后的第二、第三、第四兩天各輸精1次,前列腺素處理后,在第三、第四或第四、第五兩天各輸精1次,也可在最適時間輸精1次。
(2)誘導發情技術。誘導發情是指母牛乏情期(如非配種季節乏情,泌乳期乏情和病理性發情)內,借助外源激素,生理活性物質及其它方法引起發情,排卵并進行配種,縮短母牛的繁殖周期,使之比在自然條件下提前配種,增加胎次,產生較多的后代,提高繁殖率。母牛產后不發情或長期不發情的用孕激素處理1~2周;可引起發情,在處理結束時,注射孕馬促性腺激素(PmsG)1000單位,效果更好。對于哺乳乏情的母牛,除上述激素處理外,還可采用提前斷奶的辦法或2者結合起來進行。因有持久黃體而長期不發情的母??勺⑸淝傲邢偎兀≒GF2a),使黃體融解引起發情。
(3)提高冷配受胎率技術。牛人工授精技術是由幾個關鍵技術環節組成的系統性較強的一套綜合技術,提高牛冷配受胎率就需要把相關的技術合理配套應用,各相關技術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某環節的技術出現問題,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受胎率(具體操作方法見附件1)。幾年來,通過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受胎率由原來的79.4%,提高到88%,比項目實施前提高了8.6個百分點。
2.1 驅蟲
肉牛養殖一年要進行二次驅蟲,即春秋兩季各驅蟲一次,春季為2至4月份,秋季為9至11月份,短期育肥肉牛要在育肥開始時進行驅蟲。方法是用一種驅蟲藥,待15d后再用另一種驅蟲藥,再驅蟲一次,驅蟲在早晨空腹時進行,按肉牛體重每10kg用藥1片,給藥后勿進食,待6h后先給肉牛飲水再進食,肝片吸蟲等特殊產生蟲要專門驅除,在驅蟲的同時,還應做好肉牛痢疾,胸膜肺炎等病的預防。
2.2 定期消毒
為防止疫病傳播,應對內牛舍內外一定范圍以及常用設備、用具等定期進行消毒,要定時觀察牛群狀態,發現病牛及時診治,消毒間隔時間為15d,若有疫病發生時要及時上報,每天消毒。
2.3 預防接種,定期檢疫
為防止肉牛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要對健康肉牛進行預防注射,常用免疫程序是,每年5月或10月全牛群進行一次無毒的免疫,定期開展口蹄免疫,嚴格遵守動物防疫機構有關免疫接種的有關規定,杜絕和防止各類傳染病的發生,提高肉牛生產的經濟效益。
遼育白牛是我地區自主培育的優良肉牛品種之一,該品種牛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體型大、生長速度快、產肉多、繁殖性能優、遺傳穩定等特點。用遼育白牛種公牛代替夏洛萊種公牛改良牛群是增加高產肉?;?,提高牛群生產性能最先進的肉牛生產模式之一,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時效性和推廣價值,在推廣應用過程中,要緊密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傳統優勢,在肉牛生產中調整充實和完善,以推動肉牛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1] 郭慶寶. 遼育白??焖俜视夹g[J].當代畜牧,201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