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頓珠
(西藏山南市畜牧獸醫總站,西藏山南 856000)
口蹄疫綜合防控措施探討
巴桑頓珠
(西藏山南市畜牧獸醫總站,西藏山南 856000)
牛口蹄疫病對于牛養殖業來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疫病,不僅影響牛養殖的生產經濟效益,還對牛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威脅,進而影響牛肉食品的質量。所以牛養殖戶一定要對牛口蹄疫病加以重視,做好防疫,確保牛養殖業更好的發展。本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相關
來綜合談談西藏地區牛口蹄疫的綜合預防措施。
牛口蹄疫:綜合預防;西藏
西藏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全區現有天然草場面積0.82億hm2,占西藏總土地面積的68.11%,占全國天然草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中可利用面積0.55億hm2,占草地總面積的66.3%。隨著人們的物質需求量增高、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牲畜及其畜產品和各種物資的調運、人口流動的頻繁,加之、西藏區周邊鄰近國家和省份都是口蹄疫病的疫區,這對我區往往造成外源性發生口蹄疫,對我區的經濟發展受到潛在的威脅。
口蹄疫俗名“口瘡”、“辟癀”,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發的。病畜和潛伏期動物是最危險的傳染源。被污染的圈舍、場地、草地、水源等為重要的疫源地。病毒可通過接觸、飲水和空氣傳播。鳥類、鼠類、貓、犬和昆蟲均可傳播此病。各種污染物品,如工作服、鞋、飼喂工具、運輸車、飼草、飼料、泔水等都可以傳播病毒引起發病。流行以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隨著西藏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畜及畜產品流通領域的擴大,人類活動頻繁,致使口蹄疫的發生次數和疫點數增加,造成口蹄疫的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
口蹄疫病毒侵入動物體內后,經過2~3日,有的則可達7~21日的潛伏期間,才出現癥狀。癥狀表現為口腔、鼻、舌、乳房和蹄等部位出現水泡,12~36h后出現破潰,局部露出鮮紅色糜爛面;體溫升高達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脈搏和呼吸加快;流涎呈泡沫狀;乳頭上水泡破潰,擠乳時疼痛不安;蹄水泡破潰,蹄痛跛行,蹄殼邊緣潰裂,重者蹄殼脫落。犢牛常因心肌麻痹死亡,剖檢可見心肌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帶狀或點狀條紋,似如虎皮,故稱“虎斑心”。有的牛還會發生乳房炎、流產癥狀。
臨床診斷根據本病傳播速度快及典型癥狀是口腔、乳房和蹄部出現水泡和潰爛的特點,可初步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本病與水泡性口炎的癥狀相似,不易區分,故應鑒別。其方法是采集典型發病的水泡皮,研細,以pH=7.6的磷酸鹽緩沖液(PBS)制成1∶10的懸液,離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種牛、豬、羊、馬、乳鼠,如果僅馬不發病,其他動物都發病,即是口蹄疫。實驗室診斷:取牛舌部、乳房或蹄部的新鮮水泡皮5~10g,裝入滅菌瓶內,加50%甘油生理鹽水,低溫保存,送有關部門鑒定。
平時要積極預防、加強撿疫工作。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亞單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維持4~6個月。在緊急情況下,尚可應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復動物血清進行被動免疫,按0.5~1.0ml/kg皮下注射,免疫期約2周。但個別牛在注射疫苗后出現不良反應,主要表現沒有精神、產奶量比以前減少、食欲不佳、體溫會比之前升高。出現這些癥狀不用特殊治療,一般都會1~3d后癥狀消失。因牛的體質不同,有極個別的牛注射疫苗后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呼吸加快、可視黏膜充血、水腫、肌肉震顫、瘤胃臌氣、口角出現白沫、倒地抽搐,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不良反應處理措施:對最急性型反應。建議迅速進行皮下注射O.1%鹽酸腎上腺素5mg,過20min以后再次注射相同劑量的藥物1次;肌肉注射鹽酸異丙嗪(非那根)50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30mg(孕畜不用)。甲腎上腺素10mg+10%葡萄糖注射液2000ml靜滴用于休克牛,如體溫低于36.5℃的患牛除可用上述藥物外,另加乙酰輔酶A1000單位、ATP(三磷酸腺苷)200mg、肌苷3000mg、25%葡萄糖2000ml靜滴。疫區封鎖必須在最后1頭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d,經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鎖。
口蹄疫作為困擾世界多年的牛的養殖產業的問題,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不斷與其做斗爭。 對發生疫病區域及時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和封鎖,對已感染動物進行隔離,病畜已死亡的,要進行深埋并深度消毒。疫區解除封鎖至少要在最后一只感染的牛死亡或處理后14d,再進行大規模消毒才可以。 已發生口蹄疫疫情的緊急情況下,可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復動物血清對感染區牲畜進行被動免疫。牛舍的構造與平常無異,但是盡可能地多在牛舍內鋪一些稻草等軟質物品來增加舒適度。對于其飼料的構成,在平常的基礎上多加一些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食言等,對其食物的性質來說,應該以流食為主,同時注意考慮營養結構,保證失食物的充足性,防止營養缺失以及食物不足導致饑餓死的現象。
隨著牛肉制品、牛皮革制品以及其它牛類衍生品的開發,牛的疾病防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相信,對牛類疾病防控的手段會越來越先進。同時,作為一名畜牧養殖研究人員,我們應該積極的探索新的方式去預防牛類傳染病,為西藏地區的養殖業的發展增光添彩,為促進我國的農村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1] 尤志強.牛口蹄疫病的綜合防治措施探討[J].吉林農業,2013,(2):246.
[2] 趙洪麗.牛口蹄疫的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3,(12):20-21.
[3] 譚金東.牛口蹄疫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5,(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