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祥
(四川省富順縣富和鄉農業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04)
犢牛腹瀉的防治建議
劉登祥
(四川省富順縣富和鄉農業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04)
犢牛腹瀉為犢牛哺乳期常見多發腸胃疾病,根據此病傳染與否,細分為傳染性腹瀉和非傳染性腹瀉。非傳染性,與飼喂管理不善極為相關。比如:初乳哺喂不及時、懷孕期母牛管理不善、場地衛生消毒不嚴等等。傳染性,多數與大腸桿菌感染相關。非傳染性腹瀉治療,早期饑餓療法,后期用緩瀉藥,同時,注意保護腸胃黏膜,調節消化機能,做好繼發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疾病的準備。傳染性腹瀉治療,以消炎、強心、補液、護理為關鍵。臨床用藥,結合藥敏試驗,遴選高敏藥物治療。現將防治相關建議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腹瀉;病因;防治
犢牛腹瀉,又稱消化不良癥,此病多數因消化機能障礙性紊亂而誘發。此病目前四季皆發,但以春季和夏末秋初感染病例居多,為犢牛養殖中常見多發的腸胃疾病。所有致感病例中,3周齡內新生犢牛發病率和致死率居高。此病防治不到位,牛群管理不善,發病率極高,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文章在分析犢牛腹瀉誘因的基礎上,就預防和治療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本病分為非傳染性腹瀉與傳染性腹瀉兩種。非傳染性腹瀉的臨床表現以嚴重腹瀉為主要特征。發病初期犢牛精神狀態無明顯變化,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糞便粘稠呈粥樣甚至水樣,顏色為黃色或暗綠色,到后期有的會出現血樣稀便,腸鳴音響亮、遠雷聲或流水聲,腹脹、腹痛。當發生脫水時,眼球塌陷、皮膚彈性減退、衰弱無力、行走蹣跚、脈搏快速、結膜充血或發紺、血液濃縮等癥狀。當胃腸道中內容物腐敗發酵、毒素被吸收,出現自體酸中毒時,會有一系列的神經癥狀出現,如興奮不安、痙攣抽搐,嚴重時嗜睡昏迷、休克。傳染性腹瀉的臨床表現與飼養管理性腹瀉大體一致,即脫水、酸中毒和排稀糞。當病害發生時,應盡早針對病因采取綜合性措施,才能取得滿意效果。
3.1 非傳染性因素
非傳染性腹瀉,與飼喂管理不善,有著直接的關系。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母乳中有含抗體的免疫球蛋白。當犢牛初乳哺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其抗病能力,而誘發腹瀉病的發生。
第二,懷孕期母牛管理不善,飼喂營養不全,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同樣可導致母牛營養代謝紊亂而誘發此病的發生。這樣的母牛往往消瘦、虛弱,嚴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所生產的犢牛一般為弱畜,其所有的生理機能都很差,易發生腹瀉或感染其他疾病。
第三,養殖環境不良,衛生條件差、不堅持消毒制度,溫度過低、濕度較大、缺少陽光,通風不良、悶熱擁擠等原因,都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3.2 傳染性因素
傳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腸桿菌,飼養環境中傳染性微生物高、畜舍衛生條件差、難產和長途運輸等均可引發。
4.1 非傳染性腹瀉治療
有發現非傳染性腹瀉病例,建議及早隔離治療。
具體用藥方案:早期饑餓療法,8~10h,停止喂乳。同時,做好補液準備。靜脈注射能量液體,諸如:葡萄糖、復方氯化鈉等等,效果均要好很多。或口服補液鹽,加水調溫至36~38℃,適溫后供犢牛飲用。后期用緩瀉藥,大黃、硫酸鈉等,1次灌服,效果更好些。用溫肥皂水灌腸,徹底清除腸胃內容物。用高錳酸鉀、魚石脂等等,避免殘留過多雜物發酵產氣而誘發腹脹。用胃蛋白酶、維生素B、維生素C、電解質等。犢牛腹瀉治療過程中,易繼發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疾病,諸如:沙門氏菌感染、大腸桿菌感染、梭菌感染等等,將加重病情。針對此,建議適量用抗菌藥或免疫增效劑,比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卡那霉素、黃芪多糖等等,預控繼發病感染效果更好些。
4.2 傳染性腹瀉治療
對傳染性腹瀉的治療,以消炎、強心、補液、護理為關鍵。臨床用藥,結合藥敏試驗,遴選高敏藥物治療。
口服用藥,氯化鈉,每次3.5g;氯化鉀,每次1.5g;碳酸氫鈉,每次2.5g;葡萄糖粉,每次20g,上述混合溶于水,每次1000ml,待溶后,口服。用法每次200~300ml,每天3~4次,治愈效果更好些。
靜脈補液,重癥病例,通過輸液,能糾正酸中毒,增加血容量,維持酸堿平衡,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葡萄糖生理鹽水,每次1500~3000ml;5%碳酸氫鈉,每次150~300ml,兩者混合待溶,適用每天2~3次治療。病危犢牛,配用10%氯化鉀溶液,每次5~8ml,能大大提升療效,有效治愈率達90%以上。
注射療法,6%低分子左旋糖酐、5%葡萄糖生理鹽水、5%碳酸氫鈉,上述各取250ml。氫化可的松,每次100mg;維生素C,每次10ml,上述混合待溶,1次肌肉注射。輕癥病例,每天注射1次。重癥病例,每天注射2次。
全血療法,對病危嚴重病畜,可用病犢母牛血液,取450ml/次;兌2.5%枸櫞酸鈉,每次50ml,混合待溶后,1次靜脈注射,治愈效果較好。
此病預防關鍵,加強妊娠母牛全程管理。尤其在中后期管理中,適量補充蛋白飼料、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等,增強母牛體質。在分娩前后1周,嚴格環境消毒管理。犢牛出生后,及時補食初乳。冬季注意防寒,改善舍內通風,控制舍內濕度,確保充足光照,及時更換墊草,營造適宜的養殖環境。
[1] 孫建華.犢牛腹瀉的預防與治療[J].黑龍江動物繁殖,2014,22(5):52-53.
[2] 倫艷霞,王學靜,樊愛麗.中藥復方制劑治療犢牛腹瀉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奶牛,2013,(10):65-66.
[3] 李志軍,和文忠.犢牛腹瀉的病因及防治對策[J].云南農業,2013,(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