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伍峰
(海安縣高新區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
雞痘綜合防治技術
戴伍峰
(海安縣高新區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
在文獻查閱的基礎上,總結雞痘發生情況,進一步闡述雞痘的治療和預控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雞痘;預控;治療
這些年,雞痘病例居多,死淘率漸高,導致的經濟損失日趨嚴重。文章就此病的流行發生、癥狀及防治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不同日齡、品系、性別的雞,都有雞痘感染的可能。其中,以雛雞、中年雞易感性最大。此病傳染源為患病雞、帶菌雞,而以雛雞感染后,致死率最高。此病傳播經脫落的痂皮散播病毒,或經蚊蟲叮咬。此病同樣可經機械性傳播感染。其中,皮膚、黏膜等損傷,為此病侵入的重要門戶。此病發病率在10~70%之間,致死率高達90%。所有病型中,黏膜型和混合型,致死率較高。而皮膚型,致死率不高。就流行季節而言,此病四季皆發。其中,夏秋皮膚型病例居多,冬季黏膜型病例居多。夏季蚊蟲多,經叮咬帶毒后,為此病傳播感染的主要誘因。養殖密度大、雞舍陰冷潮濕、體表寄生蟲感染、維生素缺乏等等,都將加重此病感染,導致致死率高升。
這些年,雞痘單一感染病例驟減,多數與傳染性鼻炎、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等等混合感染,加重病情致死率高升。
潛伏期一般為4~10d,長的達2周。個體病程一般在10~14d,群體病程在6~10周,發生混合感染時,病程更長。痘疹多少以及發生部位不定,主要見于無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膚。根據發生的部位,可將雞痘分為黏膜型、皮膚型。兩者同時發生,稱之為混合型。有報道稱,偶見敗血型雞痘。
若與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REV)發生混合感染,病雞極度消瘦、脫水。若繼發大腸桿菌感染,還可出現腹瀉,排黃色或黃綠色稀糞。若與新城疫病毒(NDV)發生混合感染,還可見雞冠、肉髯發暗變紫,嗉囊松軟,排出水樣、灰白色或綠色糞便。若繼發葡萄球菌感染,可見腳趾紅腫、疼痛,不愿站立。若與雞蛔蟲發生混合感染,還可見雞冠和肉髯蒼白貧血。
各型雞痘的病變基本相同。單純性雞痘感染時內臟無特征性病變。黏膜型雞痘在喉頭處有假膜阻塞,有時在氣管局部出現干酪樣滲出物。
若與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REV)發生混合感染,還可見胸腺、法氏囊和脾臟萎縮,腺胃明顯腫脹、質地變硬。若繼發大腸桿菌感染,還可出現肝周炎、心包炎,心包膜混濁增厚、粘連,心包膜與心外膜上有纖維素性蛋白附著,呈白色,肝臟腫大。若繼發葡萄球菌感染,還可發生出血性壞死性皮炎,肌肉暗紅色,肝臟、脾臟腫大,有大小不等的黃白色壞死灶。若與巴氏桿菌發生混合感染,還可見肝臟和脾臟腫大、出血,呈花斑狀。如與支原體發生混合感染,還可見肺部邊緣有壞死灶,氣囊有黃色硬塊。若與雞蛔蟲發生混合感染,十二指腸中可見有長短不一的蛔蟲。
5.1 發病時防治
第一,發現疑似病例,及早隔離診治。病情較嚴重,直接淘汰,深埋或焚燒,經無公害化處理。未發病雞只,緊急接種防疫。同時,注意加強消毒衛生。
第二,對癥施治,皮膚型雞痘,剝離破損皮膚,用碘酒消毒傷口,而后涂抹紫藥水。黏膜型雞痘,鑷子剝離口腔病變假膜,用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而后涂抹魚肝油、碘甘油等等。病雞眼部腫脹,眼球未損傷,清除干酪物質,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而后滴入蛋白銀溶液。臨床施治用藥,剝離的假膜、豆痂、干酪物,集中堆積深埋,禁止隨意丟棄,造成病菌的擴散蔓延。
第三,中西藥療法,雞痘感染雞群,用0.4%鹽酸嗎啉胍,混水飲服,連續用5d。同時,配用丁胺卡那霉素,有效預控繼發病。西藥施治的同時,配用中藥處方:連翹、甘草,各取30g;野菊花、金銀花,各取40g;升麻、板藍根,各取50g;龍膽,90g,上述藥劑研磨成粉,每只雞用1.5g,均勻混拌喂料,每天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同時,飼料中混拌多種維生素、魚肝油,連續用1周,增強雞群抗病體質,促進傷口愈合。
第四,緊急免疫接種,診斷為雞痘感染,同群易感雞緊急接種用雞痘鵪鶉化弱毒疫苗,經50%甘油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100~200倍液稀釋,務必當天用完。接種用法,取尖鋼筆尖經消毒過,蘸取稀釋好的疫苗,于雞翅無血管處皮下接種。在接種后3~4d,接種部位紅腫、結痂。2~3周后,痂皮脫落,證明接種成功。抑或,用痊愈雞血清,注射用每只0.5ml,同樣有不錯的防控效果。
第五,注意環境消毒,此病流行期間,對易受污染的用具、場地、食槽等,用0.4%過氧乙酸噴施消毒,每天1次,連續用1周,清滅致病菌效果較理想。
5.2 平常時防治
第一,改善雞場環境,嚴格消毒管理,健全生物安全體系。嚴格引種檢疫,隔離飼喂,確保健康后,方可混入大群飼喂。控制飼喂密度,保持適宜溫濕度,改善舍內通風,確保舍內清潔衛生干燥。加強喂料管理,適量混拌多種維生素,預控效果更好。此病流行季,舍內外及時清掃,注意清滅蚊蟲、吸血昆蟲,徹底切斷傳播途徑。注意清理污水、雜草等,避免蚊蟲繁殖污染。條件允許的,用7%馬拉硫磷噴施,效果更好些。
第二,接種防疫疫苗,用雞痘疫苗,15~25日齡首免,60~90日齡二免,用法與上述緊急接種雷同。對生產蛋雞,產前加強免疫1次,預控效果更好。近些年來,雞痘疫苗受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及雞痘病毒的污染影響,大大影響接種后免疫效果,導致免疫失敗。由此,接種后留意免疫效果,必要時,重新接種1次。
第三,預控繼發病感染,有雞痘感染病例,機體免疫機能大大折扣,為感染其他病原打開門戶,造成混合感染,加重疫情。由此,日常注意做好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發病時及時用抗生素施治,能大大緩解病情,治愈率較高。
[1] 王中濤.雞痘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Z1):163.
[2] 李萬師,劉曉東.秋冬季雞痘的預防與控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19):40-41.
[3] 曹文素.談談雞痘的預防和治療[J].中國畜禽種業,2015,1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