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慶
(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牧獸醫站,江蘇贛榆 222100)
淺談洪澇災害動物疫病預防
成 慶
(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牧獸醫站,江蘇贛榆 222100)
發生洪澇災害時,大量畜禽因災死亡,尸體腐爛,病原容易感染擴散,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環境;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襲,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
洪澇災害;動物疫病
1.1 處理方法
及時打撈死亡畜禽尸體、集中處理。最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深埋,深埋應選擇高崗地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焚燒后深埋處理,或直接投入無害化處理池,條件好的地區可以集中定點進行化制處理。
1.2 災區畜禽尸體深埋處理技術要點
1.2.1 設施設備。根據死亡動物處理數量大小,準備好作業工具,如卡車(在卡車底層接觸面鋪墊塑料薄膜)、拖拉機、挖掘機、推土機、裝卸工具、動物尸體裝運袋(最好密封)等。運輸車輛應防止體液滲漏,接觸面應易于反復清洗消毒。
1.2.2 畜禽尸體運輸。動物尸體最好裝入密封袋,運輸車輛密閉防滲,車輛和相關運輸設施離開圈舍和掩埋點時應進行消毒。動物尸體不得與食品、活畜禽同車運送。
1.2.3 畜禽深埋坑選擇。有足夠封土掩蓋,土壤滲透性不高(如土壤滲透性較高,掩埋點坑底至少高于地下水位1m),與江河、湖泊、池塘、井水等水體有一定距離,至少100~150m,另外要考慮便于動物尸體運抵,避開公共視野,距離居民區至少100m,避開洪水經常沖刷之地和巖石層。
特定情況下,飼養場死亡動物可考慮就地掩埋。零散小動物(如雞等)可掩埋在樹根下等地方。
1.2.4 掩埋方法及要求。在掩埋坑底鋪撒生石灰,然后鋪設一些干材;再將尸體置于坑中后,澆上燃油進行焚燒,待焚燒過后,加土覆蓋,覆蓋土層厚度不得低于1.5m。當小動物尸體數量較大時,可分層焚燒掩埋,每層尸體厚度一般不超過0.3m,中間鋪設干材至少0.3m,依次分層焚燒掩埋,最后覆蓋土層厚度不得低于1.5m。掩埋過程中,掩土不得壓實,以免影響自然腐化。掩埋后,應防止野生動物(野狗、野貓等)刨挖。
1.3 畜禽排泄物及污水處理
畜禽糞便、墊草、污水都必須全部進入沼氣池或集中堆積起來,密閉發酵42d后才可還田使用;對于少量的糞便或墊草可晾曬、干制后集中焚燒處理;飼養場的污水必須經3次沉淀,流出的清水才可排出。告示養殖戶,禁止向水源、河流、路邊等處隨意丟棄畜禽尸體。
2.1 消毒范圍
洪災過后要指導災區養殖場(戶)做好圈舍及周圍環境的清掃消毒工作。一要做好畜禽舍環境的清掃工作,防止野生動物侵入,消滅老鼠和蚊蠅;二要對所有圈舍進行一次全面消毒。消毒重點是畜禽舍、屠宰場(點)、畜禽及其產品加工、銷售場地、倉庫、中轉場地、牲畜市場、農貿市場、飲水源、畜禽運輸車輛、用具等;特別是是對死亡動物的圈舍進行徹底、多次消毒。
2.2 常用消毒藥品及使用方法
(1)生石灰:適用刷棚圈墻壁、樁柱及地面的鋪灑消毒等。石灰水的配制方法:1kg生石灰加4~9kg水。先將生石灰放在桶內,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足水量。注意石灰水現配現用,放置時間過長會失效。
(2)燒堿:2%燒堿溶液可用來消毒棚圈、場地、用具和車輛等。3~5%的燒堿溶液,可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面。消毒棚圈時,將家畜趕(牽)出欄圈,經半天時間,將消毒過的飼槽、水槽、水泥地或木板地用水沖洗后,再讓家畜進圈。
(3)過氧乙酸:2~5%的過氧乙酸溶液,可噴霧消毒棚圈、場地、墻壁、用具、車船、糞便等。
(4)復合酚:復合酚100~300倍液適用于消毒畜舍、場地、污物等。
2.3 消毒次數
要保證消毒頻率。災后環境至少每周消毒兩次,圈舍可帶畜禽每周消毒3~4次。一旦發生疫情,應增加消毒次數,并對消毒效果進行監測。
3.1 加強免疫
免疫是防控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有效措施。災區出現的地方流行性動物疫病,主要原因在于免疫不過關。要根據應急監測情況,對抗體水平低、即將超過免疫保護期和新補欄畜禽盡快開展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禽流感、口蹄疫和豬瘟等動物重大疫病補免和強化免疫工作,在災后盡快完成集中補免工作。
3.2 加強監測,及時消除疫情隱患
要進一步加大受災地區動物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重點對規模養殖場(戶)、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區和其他高風險地區畜禽集中開展抗體檢測工作。發現疫情要及時采樣送檢,做好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從免疫、調運、周邊疫情、飼養等方面綜合分析疫情發生原因。根據監測結果,災區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專項督促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縣、鄉包片獸醫要加大養殖場(戶)的巡查力度,發現疫情及時報告,及時處置。
4.1 預防霉變飼料中毒
災區連降大雨,濕度大,易引起飼料霉變,霉變飼料中霉菌能引起動物中毒。中毒后,一般動物體溫正常,糞便干燥,有嘔吐癥狀。母豬不孕并有流產現象。有的出現神經癥狀,嚴重的出現死亡。全身多處部位包括內臟出血,肝臟有壞死。
霉菌飼料中毒沒有有效治療方法,重在預防,嚴禁飼喂腐敗、變質或霉變的飼料。霉變飼料可用集中焚燒或還田處理;注意飼料的保質期,防止食用過期飼料。
4.2 加強飼養管理
一要盡快疏通畜禽養殖場的排水通道,排除畜舍內的積水,修復、加固破損的畜舍,不能及時修復的,應盡快將畜禽轉移至干燥、安全地帶。二要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保持畜舍內的衛生,及時清理糞便,做好通風工作。三要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飼料要少添勤喂,避免發霉。在飲水中可加入復合維生素B和Vc,增強畜禽抵抗力,增加食欲,消除應激。四要加強種畜禽的飼養,做好母畜的保胎,對已流產的母畜,要增加營養,及時配種,同時加強子畜的保育工作。五要對低齡、體弱、傷殘、病情嚴重的畜禽及時淘汰,降低飼養成本。商品畜禽達到出欄標準的要盡快出欄,降低飼養密度。
[1]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洪澇災害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指南[J].中國畜牧業,2016,(16):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