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進
(寧夏鹽池縣農牧局大水坑鎮畜牧獸醫站,寧夏鹽池 751500)
山羊難產的診治方法分析
馮 進
(寧夏鹽池縣農牧局大水坑鎮畜牧獸醫站,寧夏鹽池 751500)
當前山羊養殖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山羊養殖中羊胚胎移植技術應用越來越廣,使得山羊有時會出現難產情況,近些年山羊的難產率不斷升高。一般輕微難產的處理方法為人工助產,比較嚴重的難產山羊必須實施剖腹產。本文具體分析山羊難產的診斷以及具體治療方法。
山羊;難產;診治
山羊難產具體指的是母山羊在分娩期間,比正常分娩時間超出很多,仍然無法將胎羊從產道中分娩出來。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山羊難產,常見的原因有胎兒性難產、產道性難產、產力性難產等[1]。對于確診為難產的山羊,必須立即實施人工助產,尤其對于助產無法取出胎羊時,必須馬上轉為剖宮產,保證母羊和胎羊的安全。
一般對于難產山羊的診斷都通過直接觀察和相關檢查確定,直接觀察可以發現山羊有哀鳴,拱背表現,精神沉郁,起臥不安,經常回頭觀察自己腹部,伸肢努責,顯得非常痛苦,難產山羊可以行走站立,但是不愿行走。另外,山羊還會有胎水從陰道中流出,但是看不到胎羊排出,一般難產的山羊以沒有生產經歷的新羊居多,將手伸進陰道也不能拉出胎羊。對山羊進行產道檢查,會發現產道松弛張開沒有出現異常,并且能夠摸到屈曲的腕關節以及下彎的胎羊頭。具體來說,山羊難產包括三種原因:胎兒性難產:因為胎勢、胎位、胎向異常,胎兒過大,胎兒和母羊無法相互適應導致。產道性難產:因為母羊的軟、硬產道異常導致的難產,具體表現為產道狹窄。產力性難產:產力是子宮中胎兒排出的動力,假如產力出現異常,就容易出現難產[2]。
2.1 助產
第一,穩定好母羊,選擇前低后高的站立保定,墊高后軀,方便操作整復;第二,對母羊外陰利用溫肥皂水進行清洗,然后通過清水沖凈,最后選擇濃度0.1%高錳酸鉀溶解溶液對母羊外陰進行消毒;第三,在濃度0.1%高錳酸鉀溶液中浸入產科繩或棉線,留以備用;第四,助產者剪好自己的指甲,將衣袖卷起到肘關節之上;第五,將助產者手臂用肥皂水進行清洗,將污垢徹底清除,選擇濃度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助產者的手臂,最后在手臂上涂抹上食用菜油以潤滑;第六,將肥皂水或者潤滑劑灌入產道內,對產道進行潤滑,方便將胎羊拉出;第七,將胎羊彎曲的前肢向子宮內推,轉變為肩關節屈曲,助產者把繩圈套在胎兒頸部,接著大力將胎兒拉出;第八,助產結束后選擇濃度0.1%高錳酸鉀溶液對母羊子宮進行沖洗,將沖洗液排除,接著將320萬IU青霉素置入母羊子宮,避免出現產道或者子宮感染。
2.2 剖腹產
術前處理:將母羊取側臥位,對其進行保定處理,對手術部位進行剪毛,并且消毒,采用0.25%的普魯卡對其進行局部麻醉。
手術具體方法為:在母羊的髖關節下10cm的地方,在膝皺襞之前作出一個手術切口,確保其和腹內斜肌的方向一致,將切口的長度控制在8cm左右,將腹側壁肌肉以及腹膜依次切開,觀察到母羊的子宮后端出現異常膨大的現象。術者將手深入到母羊的腹腔之中進行確診,沿著子宮作出一個手術切口,將其長度控制在6cm,術者將切口前拉,助手迅速取出胎兒以及胎衣,對子宮進行清洗之后,充分吸干子宮內液體,將400萬IU青霉素粉、200萬IU鏈霉素粉進行散布。對子宮切口漿肌層采用圓針以及6號羊腸絲線進行連續性縫合,然后再將子宮壁內翻包埋縫合,對子宮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蘸干之后,涂抹金霉素軟膏,對子宮進行整位,使其回到腹腔內部。對腹膜以及腹橫肌腱膜進行連續性的縫合,然后再對腹內斜肌、腹外斜肌依次進行縫合,并且將適量的鏈霉素粉以及青霉素粉進行涂撒,對皮膚進行結節縫合,并且再將5%的碘酊涂抹。
術后護理:為了對術后感染進行有效預防,采用500ml5%的葡萄糖、20mlVc對山羊進行靜注;采用20ml慶大霉素、400萬IU青霉素以及500ml0.9%氯化鈉對山羊 進行靜注。每天一次,連續對其進行三天的治療。
針對確診為難產的山羊,必須盡快實施助產或者剖宮產,避免胎羊在產道內停留過長時間導致窒息死亡[3]。在進行助產以及剖宮產的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操作程序進行,每項操作要在保證準確輕柔,必須造成非必要損傷。另外不管是助產還是剖宮產處理,術后都應該做好相應護理,給予抗生素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只有全面的做好各項準備和操作,才能夠確保難產母羊順利生產,保證母羊和胎羊的安全。
[1] 康沛,尹海棟.羊難產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9):161.
[2] 賈書芬.防止山羊難產的飼養管理措旋[J].農村養殖技術,2012,(20):15.
[3] 田茂全.一例母山羊難產的助產體會[J].湖北畜牧獸醫,2012,(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