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媛媛容新蘭
(1.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畜牧獸醫站,江蘇徐州 221700; 2.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梁寨畜牧獸醫站,江蘇徐州 221741)
豬偽狂犬病的流行、診斷和防治措施
貢媛媛1容新蘭2
(1.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畜牧獸醫站,江蘇徐州 221700; 2.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梁寨畜牧獸醫站,江蘇徐州 221741)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主要經過消化道、呼吸道及黏膜、皮膚的傷口而感染。常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上升至41~42℃,厭食,精神高度沉郁,呼吸困難。哺乳仔豬病程一般不超過72h,在昏迷狀態下死去。3~4周齡仔豬病程略長。成年豬癥狀較輕,常可自愈。養豬場可利用淘汰母豬制作高免血清來治療,預防該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如滅鼠、隔離、消毒和免疫接種等。
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診斷;豬
偽狂犬病又名奧葉茲基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以發熱、奇癢及腦脊髓炎為主要癥狀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對畜牧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最近數年歐美各國均報道豬暴發該病日趨增多。
偽狂犬病的病原為皰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屬中的偽狂犬病病毒(PRV),又稱豬皰疹病毒Ⅰ型。病毒粒子呈圓形,直徑為110~150nm,位于胞質內的成熟病毒粒子直徑可達180nm。外面包有脂蛋白囊膜,對乙醚、氯仿等脂溶劑敏感。偽狂犬病毒對干燥有一定的抵抗力,病畜舍內墊草上的病毒,夏季可存活30d,冬季可存活46d以上。在腐敗條件下,病料中的病毒經11d左右即失去感染力。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在直射陽光下迅速被滅活。病毒在pH4~9之間保持穩定。病毒對熱的抵抗力不強,55℃經50min、60℃經30min、70℃經15min、80℃經3min,均可使其滅活,100℃立即死亡。病毒對低溫、冰凍的抵抗力很強,保存在50%甘油鹽水中的病料,在0~6℃條件下經154d,感染力僅略有下降,保存三年后仍具有感染力。病毒對大多數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5%石炭酸經2min滅活,但0.5%石炭酸處理32d后仍具感染性。3%來蘇爾需要10min才能殺死病毒。0.1%升汞和0.5%苛性鈉則可迅速使其滅活。病毒在體內由兩個途徑傳播,一是沿神經干傳播;二是由白細胞攜帶傳播。故病毒在體內存在的組織,因病程和癥狀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況下,腦、脊髓,尤其是延腦、橋腦和海馬角內含病毒量最高,但腦脊液和唾液中沒有病毒。
該病是多種動物的共患傳染病。在自然條件下,豬、牛、羊、犬、貓、雞、鴨、鵝、兔等多種動物,包括野生動物如鼠類、小貂、北極熊、銀狐和藍狐等均可感染發病。除成年豬外,對其他動物均是高度致死性疾病,病畜極少康復。實驗動物中兔最敏感,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亦能感染。未證實人可發生該病,但曾有幾例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該病的報道。
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不少學者認為,其他動物感染該病多與接觸病豬、鼠有關,所以豬也是主要病毒宿主。該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常為直接接觸傳染。病原體通過鼻液、乳汁、眼眵及陰道分泌物等排出體外傳染健康豬,其中尤以鼻飛沫傳染性最快。豬配種也可傳播該病。母豬感染該病后6~7d乳中有病毒排出,持續3~5d,乳豬可因吃奶而感染該病。妊娠母豬感染該病時,常可侵害子宮和胎兒。病豬的糞尿在傳染上的作用不明顯,但作為重要傳染媒介的鼠類,糞尿中卻含有大量病毒。因此,認為鼠類是病毒的保存者和傳播者。在豬群發生該病之前,常可見到當地鼠類或獸類有該病發生和流行。
豬可經由各種途徑自然感染而發病,但主要經過消化道、呼吸道及黏膜、皮膚的傷口而感染。在實驗室內,對豬進行皮下、肌肉、鼻腔、腦腔或喂飼等方法的人工感染均可成功。但以腦腔接種最易引起發病。感染過豬或亞臨床感染的成年豬,帶毒和排毒可長達半年之久,其中以肺、肝的帶毒率為最高,脾、腎和膀胱次之。
潛伏期一般為3~6d,短者36h,長的可達10d。病程和癥狀隨豬的年齡而異,但均不呈現奇癢癥狀。20日齡內的哺乳仔豬多呈急性型致死性經過,常突然發病,體溫上升至41~42℃,厭食,間有嘔吐或腹瀉,精神高度沉郁,有的見眼球上翻,視力下降,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常在沒有出現神經癥狀前于昏睡狀態下死去,病程一般不超過72h。部分病仔豬可能會出現神經癥狀,表現興奮不安,肌肉痙攣,張口伸舌,口流涎沫,呼吸頻數,呈腹式呼吸,叫聲嘶啞,共濟運動失調。時有無目的地前進、后退或轉圈運動,隨后出現四肢輕癱和麻痹,側臥于地,四肢呈游泳狀,最后在昏迷狀態下死去。3~4周齡仔豬,其主要癥狀同上,病程略長,多便秘,病死率可達40~60%。部分耐過豬常有后遺癥,如偏癱和發育受阻等。2個月齡以上豬一般表現一過性發熱,咳嗽,便秘,有的豬可見嘔吐,多在3~4d恢復。如出現體溫持續升高,共濟運動失調,頭向上抬,背拱起,倒地后四肢痙攣,間歇發作等神經癥狀者,多預后不良。仔豬的年齡愈大,癥狀愈輕,康復率也愈高,但完全康復者較罕見,耐過的仔豬,一般生長發育不良。
偽狂犬病毒對許多組織都有親和力,但對神經組織的親和力最強。病理剖檢變化因病程的長短不同而差異很大。急性死亡的病豬,常無肉眼可見的病理變化;病程較長的病豬,可見鼻腔有卡他性出血性炎,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多汁,胃、小腸可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腦膜充血、水腫,腦脊液增多,一些病例在大腦皮質與髓質交界處有小出血點。病豬均有不同程度的非化膿性腦膜炎,在神經細胞內可見有嗜酸性的核內包涵體。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學變化一般不難作出診斷。該病應注意與其他一些具有神經癥狀的傳染病,如豬傳染性腦脊髓炎、李氏桿菌病等相區別。
成年豬癥狀較輕,常可自愈,不需要治療。對仔豬在發病初期應用抗偽狂犬病血清預防和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豬和馬是生產高免血清的適宜動物,尤以豬為佳。大中型養豬場可利用淘汰母豬自己生產制作高免血清,以供急需。制作方法選擇健康的淘汰母豬每頭肌肉注射偽狂犬病弱毒苗2頭份量,一周后再接種5頭份的量,2周后采血作間接血凝試驗,效價達160倍以上者,可一次靜脈采血致死,分離血清,加雙抗,檢查應不含任何病毒,無菌分裝成100ml小瓶,冰凍保存。
預防該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如滅鼠、隔離、消毒和免疫接種等方能取得預防效果。
(1)消滅鼠類 研究證明,鼠類是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貯存宿主,也是引起其他動物發病的疫源動物和傳播媒介。消滅牧場內及其周圍的鼠類,不僅可有效地防止病毒的傳入,而且可防止病毒在場內的傳播,而達到預防該病的目的。
(2)嚴格消毒制度 豬舍要定期用3%苛性鈉或20%石灰乳進行消毒。
(3)隔離與封鎖 發生疫情時,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隔離與封鎖,以防疫區擴大。
(4)預防接種 由于該病具有突然暴發,流行期短(不超過2周),主要危害仔豬等特點,為了保護乳豬則給懷孕母豬進行預防接種。經驗證明,給懷孕母豬分娩前7周和3周分別進行一次免疫接種,母豬可經乳汁將抗體傳給仔豬,抗體可在仔豬存在7周以上。在此期間,仔豬可受到有效的保護而不發病。目前所用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兩種。①弱毒苗。目前,我國豬偽狂犬病弱毒由是用生產K61弱毒生產的。4℃保存,使用時,用PBS稀釋,乳豬肌肉注射,第1次0.5ml/頭(免疫母豬所產仔豬首免宜在15日齡時進行,以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斷奶后再注射1次,1.0ml/頭;3月齡以上豬1.0ml/頭,成年豬和妊娠母豬(產前1個月)2.0ml/頭。本苗注射后6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僅限于疫區和受威脅地區。②滅活苗。據報道,滅活疫苗具有良好效果。曾用甲醛、乙烯亞胺等滅活劑,制造滅活疫苗。國內用閔A株偽狂犬病強毒株生產滅活疫苗,用來預防牛、羊的偽狂犬病。疫苗2~15℃冷暗處保存,有效期2年,頸部皮下注射,成年牛10.0ml/頭,犢牛8.0ml/頭,免疫期1年;山羊5.0ml/只,免疫期為半年。豬亦可參考使用。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學變化等對該病一般不難作出診斷。該病具有突然暴發,流行期短(不超過2周),主要危害仔豬等特點,給懷孕母豬進行預防接種以保護乳豬是主要預防措施。同時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如滅鼠、隔離、消毒和免疫接種等方能取得預防效果。一旦發病,可利用淘汰母豬制作高免血清來治療。
[1] 潘明興,潘溯,李潔等.黔南地區仔豬腹瀉病臨床鑒別診斷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9):23.
[2] 李全宏,徐希蘭.豬偽狂犬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9):15.
[3] 王玉峰.一例豬偽狂犬病的診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6,(9):15.
貢媛媛(1982—),女,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大學本科,中級獸醫師,主要從事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