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樹東
(黑龍江省肇源縣肇源鎮人民政府畜牧獸醫站,黑龍江肇源 166500)
生長肥育豬的肥育評定和飼養技術
朱樹東
(黑龍江省肇源縣肇源鎮人民政府畜牧獸醫站,黑龍江肇源 166500)
養豬生產可分為種豬生產和商品肉豬生產兩部分。就整個養豬生產而言,豬的肥育是最后一個重要環節,豬肉為養豬生產的終結產品,用來生產豬肉的豬均稱為生長肥育豬(20~100kg)。飼養這類豬的目的,就是要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用最少的飼料和勞動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生產出量多、質優而成本低的豬肉供應市場,并從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生長肥育豬;飼養技術;肥育評定
目前評定育肥效果的指標有生長速度(平均日增重)、飼料利用率(料肉比)以及胴體品質和肉脂品質等。現僅就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的衡量方法介紹如下。
(1)生長速度:生長速度的衡量指標是生長肥育豬在一定時間內平均每天增加的體重,即平均日增重。均日增重越高,肥育豬的生長越快,達到預定出欄的時間越短,經濟效益也越高。計算方法是用某一段時間內的總增重除以飼養天數,如我國當前通常從仔豬斷乳后體重達20kg時開始,上市體重達90kg或100kg時結束,計算整個測定期間(育肥期)的日增重。
(2)飼料利用率:飼料利用率,即通常所說的料肉比。它是指某一階段內,育肥豬每增重1kg所消耗的飼料數量。計算該項指標時應注意,飼料消耗總量的概念很不統一。如國外多指混合料(包括干草粉和其他粗飼料),國內有的只算混合精料,不包括青、粗飼料;有的用消化能來表示。計算時必須加以注明。在進行肉豬生產成本核算時,只需把某一時期所消耗的飼料量乘以當時的飼料單價,再除以同一時期增加的體重,就可以得出每生產1kg活重需要多少飼料成本。在養豬生產中,肥育豬的飼料成本占生產總成本的70~80%。因此,在其他投入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認真配制一個既經濟、豬的生長速度又快的飼料配方,對降低肥育豬的生產成本是至關重要的。
(1)飼料調制:科學地調制飼料,對提高肥育豬的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都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肥育后期,豬沉積一定脂肪后,食欲往往下降,更應注意飼料的調制工作。飼料調制的目的,在于改變飼料原來的體積和理化性質,降低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質,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和利用率,減少飼料浪費,降低飼養成本。用谷類籽實、油料加工副產品和粗飼料喂豬時,必須進行粉碎。用大麥、小麥喂肉豬時,用壓片機壓成片狀比粉碎效果更好。豆科籽實和生豆餅則應焙炒或蒸煮,各種青綠多汁飼料或打漿或切碎后生喂等。飼料調制中需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是飼料的形態。通常有干粉料、濕拌料、稀湯料和顆粒料等。就增重速度來看,一般顆粒料優于干粉料,干粉料、濕粉料和稀粥料優于稀湯料。但也有試驗表明,喂濕料的效果并不比顆粒料差,顆粒料的成本高于粉狀料。飼喂瘦肉型生長肥育豬,要改變以往“稀湯灌大肚”的飼養方式,以顆粒料、濕拌料和干粉料為好。
(2)飼糧配合:在生產實踐中,通常根據豬體生長發育規律和營養需要特點,把整個生長肥育期依體重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前期20~60kg,后期60~90kg或以上;也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前期20~35kg(俗稱幼豬或小克郎豬),中期35~60kg(俗稱中豬或大克郎豬),后期60~90kg或以上(俗稱催肥豬)。應為不同月齡和體重階段的豬設計相應的飼糧配方。配制生長肥育豬的飼糧,還應結合本地、本場的實際情況,選用飼料時,還須注意飼料種類與胴體肉脂品質的關系。飼喂大麥、小麥、豌豆、蠶豆、甘薯等時,可使豬胴體肉脂緊密堅實,且風味較佳;肥育后期,當大量飼喂米糠、玉米、花生、大豆、大豆餅和亞麻餅等時,其胴體肉脂質地松軟,風味較差;過多飼喂新鮮魚屑、魚粉、蠶蛹、南瓜以及霉爛玉米等,可出現松軟欠堅實并有腥臭味的黃膘肉,外觀很差,失去經濟價值。
(3)飼喂方式:一般分為自由采食和限量飼喂兩種方式。大量試驗證明,飼喂方式影響豬的肥育效果。不限量自由采食日增重高,沉積脂肪多,背膘較厚,飼料利用率降低;限量飼喂飼料利用率高,背膘較薄,但日增重較低。為了追求增重速度,以自由采食方式最好;而欲獲得瘦交率高的胴體和較高的飼料利用率,以限量飼養最佳。一般認為,瘦肉型生長肥育豬的飼養,采用“前敞后限”是最佳選擇,即在前期(60kg以前)讓豬自由采食,后期(60kg以后)限量飼喂。將兩種方式巧妙結合,可避免過多沉積脂肪,達到增重最快、飼料利用率最好和胴體瘦肉率又高的目的。應在全面權衡生產效益基礎上,確定限量采食的幅度,一般以限制自由采食量的20~25%為宜。
(4)日喂次數:自由采食的方法無須考慮飼喂次數,限量飼喂則須規定飼喂次數。一般是根據飼糧結構、飼料形態、飼糧營養濃度、飼料體積大小、豬只年齡或體重等,來確定日投料次數。飼糧含較多青、粗飼料或糟渣類飼料,營養濃度不高、體積較大時,可適當增加飼喂次數(3~4次/d);在小豬階段,其胃腸容積小,消化力差,而相對飼料需要量較多,可適當增加日喂次數(以3~4次為宜)。據測定,在營養供應量相同的情況下,日喂1頓與分5頓飼喂,肉豬的生長速度沒有差異。一般日喂2次即可,最多不超過3次,再增加次數不僅浪費人工,還影響豬群的休息。
[1] 吳建忠.生長肥育豬的營養需要及肥育措施[J].畜禽業,2005,(2):42-43.
朱樹東(1976—),男,本科學歷,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工作,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