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武明
(崇左市江州區畜牧站,廣西崇左 532200)
山羊飼養管理技術
翟武明
(崇左市江州區畜牧站,廣西崇左 532200)
本文詳細介紹了種公羊、種母羊、羔羊、育成羊的飼養管理要點,為今后實際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山羊;飼養;管理
1.1 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對種公羊的要求是保持健壯結實的體質,中等以上的種用體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性欲。
(1)種公羊的飼養:種公羊一般以優質的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合作為主要飼料,一年四季盡量喂給。夏季要補喂青綠飼料,冬季飼喂干草和少量的青貯飼料。日糧營養不足時可適當喂給精料,精料中不可多用玉米或大麥,用麩皮、大豆、豆粕類等補充蛋白質。配種任務繁重時可供給一些動物性飼料。如配種季節日糧中加少量的魚粉,可大大提高產羔率。注意保證必需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能更好地提高繁殖力,礦物質和維生素也影響公羊的繁殖力,必須要給予重視,確保營養供給的齊全、均衡。
(2)加強運動,合理配種:為了使種公羊保持種用體況、精力充沛、精液品質良好和延長使用年限,種公羊要與母羊分開單獨飼養,通常1只公羊配15~20只母羊,最多不要超過20只母羊。配種季節來臨前1個月加強飼養管理,補飼精料、畜用舔磚,加強運動。
(3)公母分群飼養,防止角斗,避免亂配:為了防止角斗,避免亂配,公母不要混群飼養,因為母羊發情對公羊干擾太大,影響公羊的正常使用,也易造成母羊早配和亂配;非配種季節可將全部公羊合成一群飼養,配種季節要分開單獨飼養,避免發生角斗,引起傷亡。
(4)參考飼料配方
精飼料:非配種期公羊,玉米70%、豆粕7%、麥麩18%;配種期公羊,玉米58%、豆粕14%、麥麩21%、魚粉2%。
粗飼料:每50kg象草或青貯玉米加尿素15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象草上,攪拌均勻后飼喂。每50kg甘蔗尾加豆餅0.25kg、尿素160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甘蔗尾上,攪拌均勻后飼喂。
1.2 種母羊的飼養管理
(1)空懷期:空懷母羊重在抓膘復壯,恢復體況,做好各項防疫注射和驅蟲工作,母羊在采取短期優飼有利于獲得足夠的粗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能促進羊群膘情一致,發情集中、整齊、排卵數多,便于集中配種,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母羊在配種前20d到配種后1個月,平均每天每頭應補給100~200g配合精料,在混合精料中加2%的魚粉,能更明顯地提高母羊受胎率。
(2)妊娠期:妊娠期母羊重在保持良好膘情。妊娠前期(前3個月),胎兒絕對重量較慢,母羊的物質和能量代謝與空懷母羊沒有顯著變化,保持營養與空懷時相同,所以母羊還不需要過高的營養。妊娠后期(后2個月),胎兒增重較快,母羊體內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強度也急劇增加,營養水平應比空懷時增加能量30~40%、蛋白質40~60%。由于胎兒迅速增長,胃的容積受到影響,因此要逐漸增加體積小、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優質飼料。嚴禁飼喂發霉、腐爛、易發酵的飼料,以免引起腹病,中毒,流產。此階段應將母羊從大群中分開,放入產羔單欄中飼養,嚴禁鞭打防止角斗和劇烈活動,防止流產;防止母羊受到驚嚇,不能緊迫急趕,出入圈時嚴防擁擠;草架、料槽及水槽要有足夠的數量,防止喂飲時擁擠;適當增加運動,防止難產;忌防疫注射和驅蟲。
(3)哺乳期:產羔后母羊胃腸空虛,時常感到饑餓,食欲逐漸旺盛,但這時母羊體質比較衰弱,消化機能比較差,多產的母羊有時會出現腹下、乳房水腫,很難一時消失。為了補充體力消耗和水分的損失,生后7天內,每天應給3~4次清水,并加入少量麩皮和食鹽,飼料以優質幼嫩干草或鮮草為主,讓其任意采食。然后根據母羊的膘情、乳房膨脹的程度、食欲的表現、糞便的形狀和氣味等,靈活掌握精料和多汁飼料的喂量。為了促使母羊早日出現產奶高峰期,使羔羊有充足的乳汁生長,在母羊產后20d左右開始增加補料,進行催奶,一般要求喂給相當于體重1%的優質干草,并盡量多給青草、青貯、多汁飼料和適當補給精飼料。母羊產羔后1個月,其泌乳量達到高蜂,2個月以后明顯下降,進入泌乳后期,由于羔羊隔離斷奶,對母羊也可逐漸取消補飼,減少泌乳量,羔羊斷奶前3~5d停喂精料和多汁飼料,防止引發乳房炎。即時淘汰老、弱、病母羊,提高繁殖率,保證飼養效益。
(4)參考飼料配方精飼料:
配種期母羊:玉米69%、豆粕10%、麥麩14%、魚粉2%;
妊娠前期母羊:玉米82%、豆粕3%、麥麩10%;
妊娠后期母羊:玉米64%、豆粕12%、麥麩19%;
哺乳期母羊:玉米56%、豆粕17%、麥麩22%。
粗飼料:每50kg象草或青貯玉米加尿素15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象草上,攪拌均勻后飼喂。每50kg甘蔗尾加豆餅O.25kg,尿素160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甘蔗尾上,攪拌均勻后飼喂。
1.3 羔羊的飼養管理
(1)接羔:正常產羔不需助產,待自行產出后應先清除羔羊口、鼻上附著的粘液,以防治窒息死亡。然后讓母羊舔凈羔羊身上的粘液,增加母性。羔羊臍帶多為自然拉斷,斷口處應用5%碘酊消毒,未拉斷的可用剪刀在距腹部3~4cm處剪斷,并用碘酊消毒。胎衣一般在產后2~3h內自然排出,應及時撿出防止母羊吞食,排出緩慢的可在其外露部分掛上重物,使其慢慢脫離。遇假死,難產者按相關操作規定即及時處理。
(2)羔羊護理:羔羊出生后10多min即能起立,尋找母羊乳頭。第一次哺乳應在接產人員護理下進行,即將羔羊推放到母羊腹下,使羔羊盡快吃到初乳,以增強抵抗力;若母羊產后無乳或乳汁不夠時,可用其它母羊的初乳哺喂。或者在保證羔羊吃到足夠初乳的前提下,可用新鮮牛奶哺喂,喂前將牛奶進行充分的機械攪拌均質處理。羔羊出生后1月之內基本上靠吸吮母乳生存,一般羔羊每增重100g需母乳500ml。冬季要加強保溫,可用塑料膜做成暖棚保溫,有條件的還可使用取暖設備,以便使羔羊舍內溫度保持10℃以上。
(3)羔羊的飼養
①定時補料:羔羊在7~30日齡期間按成年羊的飼喂時間進行補料。7日齡開始喂精飼料,20日齡開始喂草料。此階段精飼料、飼草采食量很少,每只羊3~5g,補料的目的是讓羔羊學習采食草料和刺激瘤胃發育。此階段日增重為0.1kg以上,如達不到要求,應對哺乳母羊進行催奶。
②母子分離
31~40日齡:每天補料3次,在每次哺乳前2h將母羊和羔羊隔離。具體操作為:在母羊與羔羊欄之間做一個小門,其大小只適合羔羊出入,母羊無法通過。選擇羔羊喜食的飼料在羔羊欄一側進行撒喂,羔羊則通過小門進入羔羊欄,與母羊分開。哺乳前再喂精飼料,然后再讓其跟母羊吃奶。此階段日增重為0.15kg以上,如達不到要求,應加強母羊的飼養,同時提高補喂給羔羊精飼料的質量。
41~60日齡時:要增加母子隔離時間,全天除補料后1h內母羊和羔羊同欄外,其它時間隔離母羊和羔羊。此階段日增重為2兩以上,如達不到要求,加強羔羊補飼飼養,同時對哺乳母羊適當增加營養。
61日齡起母子完全隔離,實現斷奶。此時母羊泌乳量明顯下降。羔羊的胃腸功能已趨于完善,經過斷奶前的隔離飼養,羔羊已能大量利用飼草、飼料,可不再依靠母乳的營養生長。當羔羊采食精飼料量達50g、草料0.5kg以上時實現斷奶,羔羊應轉喂優質飼料,觀察飼養效果,日增重為0.1kg以上。
(4)參考飼料配方
精飼料配方:玉米55%、豆粕22%、麥麩13%、魚粉5%。
粗飼料:稻草、象草、各種新鮮樹葉、苜蓿干草、青貯飼料等。若有苜蓿干草或其它優質草料,可少喂或不喂精飼料。
1.4 育成羊的飼養管理
羔羊斷奶后至配種前這段時間是羊的育成階段,此時的羊稱為育成羊。剛斷奶的羔羊(2月齡)首先要進行公、母分群飼養管理,避免早配偷配。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將每次飼喂量分成5~6次投給,盡可能喂給優質飼料,以保持較高的生長速度。喂料量應在精飼料50g、草料0.5kg以上,自由飲水、適當運動,添加劑在羔羊精料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到l周歲時達成年羊用量。育成期每月稱重一次,日增重應達100g,若達不到要求則設法提高喂量或提高飼草質量,可采用夜間加喂一次的方法或采用飼槽中保持存有飼料過夜的方法提高采量。
參考飼料配方
精飼料:普通育成羊:玉米82%、豆粕3%、麥麩10%;
育種羊:玉米70%、豆粕7%、麥麩18%;
育成種羊配種期:玉米78%、豆粕5%、麥麩10%、魚粉2%。
粗飼料:每50kg象草或青貯玉米加尿素8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象草上,攪拌均勻后飼喂。每50kg甘蔗尾加尿素12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甘蔗尾上,攪拌均勻后飼喂。
1.5 育肥期山羊的飼養管理
羔羊具有生長快、飼料報酬最高等優點,成為當前養羊業的主導產業,目前國內外90%以上是生產羔羊肉。
(1)適時閹割。對不作種用的小公羊要及時去勢,應在20~30日齡去勢。去勢后可使羊性情溫順,便于管理,易于育肥,并能提高羊肉的品質,減少膻味。可采用去勢鉗去勢、結扎、注射去勢液等方法去勢。對淘汰的不孕母羊,要及時閹割,這樣不僅有利于山羊品種改良,提高羊群素質,也有利于提高山羊的育肥效果。
(2)分群飼養。將羊群按大、小、強、弱分組編號分群飼養。
(3)定期驅蟲。供育肥的羔羊在斷奶后和入秋時分別驅蟲一次。采藥物進行大群驅蟲時,要注意藥物用量和安全性,最好先選擇1~2只羊進行試驅,然后再全群進行。常用藥物有丙硫咪唑、伊維菌素等。
(4)備足飼草,增加營養、適當補飼精料。一是要抓住有利時節,充分備足青干草。秋季是各種農作物的收獲季節,備足甘蔗尾葉、青玉米稈或干稻草,以便冬季作為氨化飼料。一般每只羊越冬時要備足干草料300公斤左右。二是要適當補飼。秋季一般飼草多而實,能基本滿足山羊的能量需要,可適當補飼些蛋白質精料和礦物質;冬季時因草枯營養不足,必需進行補飼,補飼主要包括補草料、補精料、補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5)適時出售。一般在肉羊6~8月齡、體重達30~40kg時出售屠宰。
參考飼料配方:
精飼料:玉米82%、豆粕3%、麥麩10%;
粗飼料:每50kg象草或青貯玉米加尿素8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象草上,攪拌均勻后飼喂。每50kg甘蔗尾加尿素125g,尿素用適量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甘蔗尾上,攪拌均勻后飼喂。
2.1 引種應注意的問題
(1)引種要求:引種時必須考慮市場需求和地方優良品種保護區域規劃要求決定該引什么品種。為了提高養羊效益,有計劃的引進具備性成熟早、發情季節長、產羔率高、泌乳性能高、母性好和適應性強的基礎母羊。
(2)個體要求:選種羊應該從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兩方面進行。選擇外表具備品種特征和特性,體質好、個頭大、健康、發育良好、生產性能高、遺傳性能穩定的個體。
(3)適應性:引回來的種羊在當地能生存、繁殖、正常生長發育,并且能保持原有的基本特征和特性。因此引種最好就近,能在當地引種最好就在當地引。
(4)嚴格檢疫:引種羊前一定要了解輸出地疫情,必須從非疫區購進,并且要經過嚴格的檢疫。引回來的種羊要隔離觀察4周以上方可混群飼養。
(5)選擇適齡的種羊。一般應選擇2歲以下的健康青年種羊作種。好的種羊兩眼潔凈有神,毛色光亮,叫聲大,行動活潑,反應靈敏,鼻鏡干凈而濕潤,眼黏膜呈粉紅色。
(6)注意引種季節:引種時一定要避開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
2.2 種羊的選擇
(1)種公羊的選擇:嚴格選擇種公羊,根據品種標準選擇體型體軀高大,威武雄悍,睪丸對稱而且發育良好的公羊作為種公羊。種公羊最好是從多胎的母羊后代中選留,這樣雙胎公羊與本地母羊雜交,可以增加產羔數,在提高母羊繁殖力方面有一定作用。對不符合種用要求的公羊要及時去勢、淘汰。
(2)基礎母羊的選擇:選擇基礎母羊時,首先考慮選擇早熟、繁殖率高、適應性強的本地母羊或雜交一代母羊。因母羊的多胎性遺傳力較高,選留母羊時,最好能從多胎的母羊后代中選擇優秀個體,特別注意選留初產雙羔的母羊,可獲得多胎性能強的母羊,有助于提高整個羊群的繁殖率,并注意選擇泌乳性能高和哺乳性能強的個體。保持整個繁殖母羊群中2~5歲占75%,1歲的占25%,每年淘汰不孕、難孕、有生殖疾病和老齡的母羊。
[1] 熊賢濤,郭安國,駱愛枝,等.山羊飼養管理技術[J].湖北畜牧獸醫,2006,(9):11-13.
翟武明(1967—),男,廣西崇左人,大專學歷,畜牧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