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畜牧水產中心,寧夏吳忠 751100)
肉牛產業的發展前景及肉牛配套技術
劉 輝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畜牧水產中心,寧夏吳忠 751100)
肉牛產業是保障中國農業生產系統良性循環的重要環節,是推進中國城鄉居民肉食消費結構改善的重要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肉牛生產快速發展,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和資源條件的變化,中國肉牛產業近年來下滑嚴重,牛肉價格快速上升,養殖效益開始好轉,若這種市場格局持續下去,將會有力拉動肉牛業的恢復。據報導,2010年底全國肉牛產業省級以上的龍頭企業已達100多家,我國牛肉的產量僅次于美國和巴西,肉牛規模化養殖程度達到34.6%,標志著我國肉牛生產已具備產業化雛形。
肉牛產業;發展前景;配套技術
當前我國養牛業從傳統的耕役向現代肉牛育肥轉變,養殖模式由一家一戶逐步向適度規模轉變,正是由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推動和市場對牛肉產品的旺盛需求,促使我國養牛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因此,在生產實踐和規模化肉牛生產企業中如何加強肉牛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和扶持與發展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建設顯得極為重要。
目前,制約我國肉牛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1)肉牛選育改良缺乏科學規劃和統一部署,肉牛良種覆蓋率低,個體貢獻率不高。
(2)基礎母牛群缺乏保護措施,“殺青弒母”現象較為嚴重,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近年來,全國基礎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間,有些地方接近60%。
(3)產業化組織體系不健全,肉牛生產的整體水平和效益偏低。
(4)城鄉居民的飲食結構和消費水平有待提高,加上牛肉品質、分級標準、追溯體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優質優價的市場基礎尚未形成。
(5)牛肉供應總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中低檔牛肉產品居多,高檔牛肉所占比重不足5%,仍然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
(6)肉牛企業普遍起點不高,產業與金融資本缺乏結合點,市場拉動作用還沒有上升為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結合我區農戶和規模飼養場的飼養模式,大概可分為架子牛強度育肥和(強度育肥)直線育肥。
2.1 架子牛育肥技術
(1)改善牛舍居住環境:北方冬季寒冷,對于肉牛的體重增長不利。因此育肥肉牛需要暖圈,以防止寒冷的侵害。一般要求5~21℃最適宜,舍溫過低會影響增重。舍內光線不宜過強,肉牛在育肥期需要較暗的光線環境,這樣可使牛安靜休息和充分倒嚼,加速肉牛的增重。牛喜干燥、怕潮濕,應保持牛舍衛生、干燥、空氣新鮮,使牛有一個好的育肥環境,牛易上膘。否則,會導致肉牛的環境應激,造成增重速度的下降。切忌牛舍陰冷潮濕和陽光過強等不利肉牛增重的因素。
(2)減少肉牛的運動量:飼養肉牛不設置運動場,要求舍飼坐槽,吃睡不動。提高舍飼密度,可緊密排列,用短繩拴牛喂,不給過多的活動余地,盡力減少牛的運動量,以降低肉牛體能的消耗。并減少和避免驚動及響聲等應激的干擾,保持安靜,以使牛少動多睡,促進脂肪沉積,增加肥度。
(3)架子牛分階段飼養:開始育肥,先喂干草和秸稈粗飼料為主,自由采食不限量,每牛加喂混合精料0.5kg,以后逐漸增加精料到2kg。如從外地購進架子牛,每頭牛可用抗菌素和磺胺藥各350mg拌料喂,消除運輸時的應激。育肥架子牛須分三步:
①架子牛適應期的飼養也稱過渡期 架子牛入圈飼養,需要有一個飼料和舍飼的適應過程,時間為2周。架子牛進圈先驅蟲,可采用藥物聯合法,開始先用硝氯酚1.5g,丙硫咪唑按10~15mg/ kg計算用量,空腹拌料喂。必要時間隔2周后再空腹投喂左旋咪唑5g、別丁20g克,以消除寄生蟲對牛體的危害和營養的掠奪。
②架子牛中期(15~60d)飼養也稱育肥前期 架子牛渡過適應期后,對飼料和舍飼生活已適應,但精料喂量仍實行限制飼喂。干物質采食量要逐漸達到8kg,采用前低后高的飼喂方法,能使飼料效率提高5%以上,平均日增重1~1.2kg。
③架子牛后期(60~120d)飼養也稱催肥期 架子牛育肥增重的旺長期,此期增重的高低決定著育肥全期增重效果的好壞,必須科學飼養。催肥期每投給2kg混合料,再添加50g尿素,可增重1kg多。牛多吃精料,能多長肉,使肉牛后期達到最大精料采食量,要求干物質采食量要逐漸達到10kg。為使瘤胃適應,少出毛病,可加喂瘤胃調控劑,既能調整瘤胃機能,又能提高增重速度12%以上。一般在出圈前的10d,粗飼料應自由采食,以助消化和提高牛的食欲。同時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現牛有食欲下降,育肥勢頭減弱,體重在500kg左右時,即可出欄。否則,影響牛的增重效果,甚至掉膘。
2.2 直線育肥法
(1)犢牛早期補料:早期補料不僅可以節省飼養成本,還可獲得較高的日增重和斷奶重。肉用犢牛早期補料一般2月齡時開始試喂,每天補喂1~2次。補料時將混合精料與水1:2.5混合成濕稠料。同時供給柔軟、質量好的粗料,自由采食。
(2)斷奶后采用高精料育肥:第一個月主要使其適應更換的育肥日糧,并進行驅蟲、健胃。從第二個月開始,飼喂以玉米、豆餅、棉籽餅等高能量、高蛋白飼料為主配制而成的精飼料,粗飼料以酒糟、青貯飼料、氨化秸稈和優質青干草為主。
育肥肉牛要算經濟帳,用于飼料的費用占養牛費用的75%左右,若用精料和少量粗料喂牛,投資大、費用高。因為牛利用粗飼料的能力強,即使全用粗飼料日糧肥育肉牛,也能取得好效益,這主要是由于優質干草可以代替精料。這樣既降低成本,又提高經濟效益。
因此,科學養牛就是要充分利用青粗飼料和高能量精料為主,只用有限的蛋白質飼料,同樣可以取得好的育肥效果。但育肥要講究方法,育肥前以粗飼料為主,少用精料,養到350kg,到育肥后期再增加精料喂量,減少粗飼料,用這種方法養牛,既能避免酸中毒,又能預防牛脹肚和冬季腹瀉。
[1] 昝林森,趙春平,劉揚,等.中國肉牛產業現狀、熱點透析與發展趨勢及對策[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9,11(5):1-5.
[2] 劉玉鳳,楊春,王明利.中國肉牛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農業展望,2014,10(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