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屹峰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畜牧場環境污染及其廢棄物處理利用意見
賈屹峰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 459000)
畜牧養殖,是確保我國民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的畜牧養殖,規模、數量正在不斷擴大。然而,相對于管理、飼養等方面,畜牧場廢棄物的治理及開發相對滯后。眾所周知,畜牧場的廢棄物污染,對于畜禽養殖及周圍環境,具有嚴重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畜牧場環境污染的危害;并結合工作經驗,提出廢棄物處理利用意見。拋磚引玉,以期對今后的工作開展有所幫助。
畜牧場;環境;廢棄物;處理
畜牧場廢棄物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可以歸結為以下方面。其一,畜禽排泄物產生的有毒物質及重金屬污染。其二,糞便中大量的有機物、磷氮化合物污染。其三,糞便分解后產生有毒氣體污染。其四,滋生蚊蟲及傳播疾病。據相關資料統計:一個蓄養了10萬只雞的養雞場,一年能產生3600t的雞糞;一年出欄1萬頭的養豬場,所排出的糞便大概5000t。而至于全國的畜禽養殖,一年則排出20億t的糞便。面對畜牧場如此龐大的廢棄物,如果不加以有效處理,則轉瞬間就能“堆積成山”。我國畜牧場之所以對廢棄物治理及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畜牧養殖起步晚,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比例不高;一是畜牧場沒有較好的處理、利用畜禽排泄物,致使畜禽糞便排放難以控制。
2.1 畜牧場規劃
畜牧場的選址、營造、管理、規模等一些列規劃因素,均對畜牧場及其周圍的環境污染影響深遠。如何做好畜牧場規劃工作,從而盡可能降低,甚至實現“零污染”的生產方式?首先,科學選址。不是任何地方、區域都適合發展畜牧經濟,畜牧場的選址十分重要且具有科學性。一般而言,要考慮交通、水源、氣候、地形、經濟等因素。要盡量遠離市區、居民區、礦區,避免畜牧場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相互污染。在生產方式上,要充分考量當地的農、林、漁、牧經濟結構,從而制定適宜的生產規模。在組織生產上,要大力使用現代化技術,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降低畜牧場糞尿污染,做到良性循環。此外,還要重視當地的氣候狀況,防止泥沙堵塞排污管道;設置好降雨、降雪、污水的分開排放系統,防止污水與雨水混合,從而加重水污染。
2.2 畜牧循環經濟
如何發展畜牧循環經濟?其一,科學管理、飼養。畜禽具有不同的生長、發育期,制定科學的管理飼養方法,不僅符合畜禽的生長規律,提高畜牧場經濟收益;還能有效減少“養分的過剩供給”,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磷以及重金屬的含量,從而減少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狀況。其二,農牧結合。農牧結合既是處理畜牧場污染的有效途徑;也是改善自然環境,提高經濟收益的重要方法。對于小型的畜牧場,可以將畜禽糞便直接施入農田、果園。再翻耕之后,讓糞便在土壤中自然分解。也可以運用“腐熟堆肥法”待發酵幾天后,施入農田。對于大型的畜牧場,則可相應的構建“畜——沼——果——漁——糧”等生態農場。例如,畜禽糞便發酵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清潔能源使用;而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率只有20%~30%,采用干燥、發酵的技術處理后,可以作為畜、禽、魚的飼料。
2.3 加強監督管理
如何加強監督管理,從而降低畜牧場環境污染?其一,政策扶持。政府部門應當重視到畜牧場環境處理好壞,對于周圍環境、畜牧場經營乃至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扶持,擴大對污染治理的經費投入。其二,沼氣產業化。對于畜牧場沼氣的使用,往往出現燒飯有余而發電不足;夏天有余而冬天不足的情況。因此,為了進一步擴大沼氣的經濟效益,政府機關需要鼓勵“農業產業化企業”參與沼氣產業化的經營。積極地拓展、開發沼氣的運輸、存儲、供熱、發電等一些列技術、設備問題。其三,環境監測體系。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對于畜牧場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建立健全畜牧場環境監測體系。全面、深入、細致的量化監測指標,實施“付費”與“獎勵”政策。合格者獎勵,不合格則罰款,以此制約、改善畜牧場的環境污染問題。
畜牧業的發展,大型畜禽場不斷興建,萬頭豬場,10萬只雞場不斷增加,畜禽建筑多是密集型,豬場集約化程度很高,畜禽類便污染環境將成為“公害”。糞便和污水的處理已成大問題。因此畜牧場環境污染及其廢棄物的處理應提上日程。
[1] 徐麗萍,劉寶德,王永生.畜牧場的環境污染問題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03,(4):7-8.
[2] 曹勤忠,馬國輔,曹正.畜牧場怎樣做好污染防治工作[J].畜禽業,2002,(9):31.
[3] 陳章言.畜牧場環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畜禽業,200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