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霞 許存有 逯登明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畜牧獸醫站,青海海東 810700)
淺談樂都區豬場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余 霞 許存有 逯登明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畜牧獸醫站,青海海東 8107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養殖業投入的增加我區的養殖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據調查截止2015年10月全區規模養殖場達316個,其中:生豬養殖場達179個,占養豬場總數的57%,然而生豬養殖場在建設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現梳理總結如下,供生豬養殖場在建設過程中參考。
豬場建設;養殖
(1)豬場建設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要遵循實用的原則,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要符合生物安全的規定,有利于疾病的預防。既要防止疾病傳人、傳出豬場,更重要的是防止疾病在豬場內傳播。
(3)不能只追求規模,并不是規模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強。同樣的管理水平,規模越大,管理的難度越大,發病率越高,要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生產。
(1)離居民太近:造成空氣(臭味)和噪聲的污染,要避免與當地居民造成沖突,也要避免人員繁雜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2)離公路太近:道路上的運輸車輛繁雜,其中不乏運豬,特別是運輸病、死豬的車輛,還有運輸糞便的車輛,這些車輛都是潛在的傳播疾病的媒介。
(3)離其他畜牧場太近:疾病的傳播途徑復雜,很多疾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也可以通過蒼蠅、蚊子、鼠類、貓傳播,有時傳播途徑不明。若豬場間距離太近,疾病很容易通過各種途徑傳進豬場。
(4)要遠離屠宰場,屠宰場是疫病的集散地,攜帶各種病原體的豬集中于此,運輸車輛的污染也很嚴重,空氣、污水中的病原很容易造成疾病向外擴散。要遠離化工廠及其他污染源,以免造成空氣和飲水的嚴重污染。
(5)要選擇水源好的地方,飲水是豬最重要的營養,沒有充足、清潔的飲水保障,很難養出合格的豬。
(1)很多豬場用圍墻圈起來,在里面就見縫插針,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建豬舍,不同豬舍混雜在一起。其實豬場的布局對疾病防控、生產管理影響很大。因此在設計、施工要充分考慮到。根據生產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單一地點三階段飼養,也可以采用兩地點飼養。
①兩地點飼養:兩地點飼養是指種豬繁育一個地點,保育和育肥在另一個相對遠的豬舍的數量,原則上產房、保育和育肥豬舍要做到全進全出。配種舍、懷孕舍、保育舍、生長舍、育肥舍要從上風向下風方向排列。本人建議盡量縮小豬舍的規模,做到小群飼養,以利于降低豬的發病率。以一棟保育或育肥豬舍飼養不超過500頭為宜。
②各種豬舍的數量不配套:最重要的原則一產房、保育舍按生產節律分單元全進全出設計;豬欄規格與數量的計算,產房兩欄對應保育一欄,保育與育肥欄一一對應;先設計好生產指標、生產流程,然后再設計豬舍、豬欄。
③沒有按全進全出設計:現代養豬業疾病越來越復雜,原因之一是沒有嚴格地做到地點;或者種豬繁育區和保育在一個地點,而育肥豬在另一個地點。這種飼養模式的優點在于容易控制疾病。缺點在于管理相對費事,運輸成本提高。
(2)三階段飼養:三階段飼養是指在一個環境中分三個區域飼養,分別是種豬和產房區、保育區以及育肥區。
①圍墻:豬場要建立圍墻,明確豬場的范圍,防止員工隨意進出豬場,也能防止閑雜人員隨意進出,還可以防止野生動物進入豬場。生活區和生產區要有圍墻,或者以各種房屋隔開,以防止員工隨意進出生產區。生產區和生活區只能有一個通道,而且要設立消毒池,員工只能從這一通道經過消毒池進出,以防止將疾病傳入豬場。
②布局:根據豬場計劃的規模確定各階段全進全出。雖然有些豬場按全進全出設計,但由于豬舍不配套,真正飼養時則很難做到。據報道整棟豬舍全進全出,可提高生產性能21~25%;而整個豬場全進全出,可提高生產性能30%。
一般情況下,一棟豬舍飼養的豬數量越多,發病率越高。除非能夠很好地控制豬舍的環境,特別是空氣,否則不建議超過500頭豬。目前的趨勢是豬越養越大,在育肥舍的時間可能會延長3~4周,因此,育肥舍的數量可能需要增加,而且育肥豬在100kg以上時的占地面積要相應增加。
豬舍要適合養豬,要考慮的是保溫、通風和降溫的問題,主要目的是讓各種階段的豬感到舒適。
(1)定位欄的硬件不好,造成損傷和生產力下降:配種舍和懷孕舍主要是降溫和通風。配種舍頂都要有保溫層,墻面最好也有保溫層,并在一端安裝濕簾,水簾的厚度一般在12cm以上,另一端安裝風機,濕簾的面積和風機的容量需要根據豬舍的面積計算。另外,降溫的能力與豬舍的密閉性能有關,四處漏風的豬舍不容易降溫。定位欄要夠寬,以利于糞尿的泄漏,保持后軀的潔凈。現實情況下,很多母豬躺臥在污水中,造成嚴重的不適。飲水器太高可造成飲水噴到地面上,若位置低于中間,則影響母豬采食,因此建議不安裝飲水器,而將水放在料槽內。以保證充足的飲水。
(2)公豬舍的欄位面積太小,不利于公豬的運動:公豬需要運動,因此建議至少每頭公豬有10m2的面積。保溫和通風與母豬舍一樣。采精欄要安裝人員的逃生區,即建立隔欄,只允許人員迅速撤離,而公豬過不去,防止公豬對人的攻擊。
(3)產房過于潮濕,而且容易損傷仔豬。產床最好高架,以降低豬舍的溫度,而濕度高是仔豬腹瀉的原因之一。另外,產床的毛刺和銳利的邊角更容易損傷仔豬,特別是在吃奶的時候,仔豬前指關節處的皮膚往往有損傷,就容易感染細菌。所以最好用圓滑的、沒有毛刺的漏縫板。
(4)保育舍保溫不理想。寒冷季節,保育舍保溫是重點,保溫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熱風爐和地暖,也有室內生火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地暖。
[1] 劉德旺.淺談養豬問題與豬場建設[J].飼料與畜牧·規模養豬,201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