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松 唐俊銳
(尋甸縣農業局飼草飼料站,云南尋甸 655200)
尋甸縣發展肉牛產業的思考
胡俊松 唐俊銳
(尋甸縣農業局飼草飼料站,云南尋甸 655200)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逐漸提升,生活中消費牛肉的比例逐漸增加,因此,給肉牛養殖產業帶來了一個發展的良機。為此,本文主要結合尋甸縣論述發展肉牛產業的優勢和改進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當地肉牛產業發展帶來一些幫助。
尋甸縣;肉牛產業;思考
尋甸縣位于我國云南省,所處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域,雨季時天氣溫度較高,旱季時天氣溫度相對較低,非常適合肉牛養殖工作,因此,尋甸縣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闡述尋甸縣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的前景,希望能夠為當地養殖工作帶來一些幫助。
1.1 氣候環境優勢
尋甸縣位于我國的云南省,云南省自古以來就是環境舒適、氣候宜人之地,非常適合人類和其他動物生存,發展肉牛養殖產業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外,尋甸縣的海拔在1445m至3294.8m之間,海拔并不算高,有利于肉牛生長和繁殖。
1.2 地理及畜牧業基礎優勢
尋甸縣地理位置也非常不錯,其與昆明市的直線距離為90km,且當地的交通較為便利,供應肉牛具有較好的交通條件,多年以來,尋甸縣一直是昆明市牛肉供給第一名,在整個云南省境內,牛肉產出能力也排在第三名。通過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當地群眾的收入有了明顯增加,2015年實現畜牧業產值8.7億元,且隨著肉牛產業的不斷發展,這種增長的勢頭仍在持續。
1.3 政府扶持優勢
此外,尋甸縣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也具有較大的優勢,在2012年,昆明市制定了相應的畜牧業發展規劃,其中就提到了尋甸縣,昆明市致力于將尋甸縣發展成為全省的畜牧業示范縣,因此,在資金投入方面非常可觀,尋甸縣的養殖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得到明顯提升,整體養殖技術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已經具備養殖產業由大變強的基礎和能力[1]。
尋甸縣發展肉牛產業已經具有較長的時間,養殖規模和整體能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2016年,全縣存欄肉牛50頭以上規模養殖戶99戶,存欄肉牛0.9萬頭,占全縣存欄17.7萬頭的5%;存欄200只以上規模養殖戶(場)110戶,共存欄肉羊3.06萬只,占全縣存欄28萬只的11%,養殖規模和能力可見一斑。
此外,尋甸縣還根據當地的肉牛養殖優勢,發展與肉牛相關的產業,例如肉牛運輸外銷產業、肉牛屠宰產業、牛肉制品加工產業、中高端牛肉銷售產業等,這些相關產業的出現,使得尋甸縣肉牛養殖產業的需求量得到增加,同時,養殖風險也得到降低,有利于實現肉牛產業持續發展。
3.1 統一和完善肉牛產業指導思想
昆明市和尋甸縣政府應當為該地的肉牛產業投入更多精力,加強肉牛市場調研,以科學發展觀思想作為指導,結合當地的養殖優勢,制定更加有利于肉牛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要進一步推動當地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當地群眾參與肉牛養殖的積極性,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養殖工作指導,提高養殖戶養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現盲目養殖的情況,要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淘汰和調整落后的肉牛養殖模式,引入標準化的肉牛養殖模式,提高養殖工作的合理性,從而提高當地肉牛養殖整體水平。
3.2 注重發揮當地肉牛養殖特色
尋甸縣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還應當注重發揮自身的養殖優勢和特色,建設具有當地特點的肉牛養殖產業,要始終堅持“綠色高效、保量增值、突出特色、加速發展”的發展思路,合理調配和利用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產業水平,當地政府應當加強對養殖戶的引導,要注重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養殖工作,例如在養殖環境更好的地區要鼓勵群眾擴大養殖規模,建設“養殖示范區”,在加工基礎更強的地區,要鼓勵群眾發展牛肉加工產業,建設“牛肉制品生產加工示范區”,在交通便捷的地區,要建設“牛肉轉運和銷售示范區”。通過這些示范區的建設,來提高肉牛產業發展的合理性和協作性,提高彼此之間的合作能力,進而讓當地的肉牛產業形成合力,進一步提高整個肉牛產業的水平。在這一工作中,政府的指導作用和資金扶持作用不可忽視,政府部門要著力提高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保障生產經營工作順利開展,建設一縣一產業、一縣一特色、一縣一帶動的肉牛產業格局,讓當地肉牛產業帶動特色農業發展[2]。
3.3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肉牛產業模式
肉牛養殖需要符合市場的要求,比如結合市場需要,分別設置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的肉牛養殖,滿足更加多元的市場需求。尋甸縣在今后的肉牛產業中,還應當注重培育和發展當地龍頭企業,通過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提高當地牛肉產品的知名度。
此外,還應當建設符合市場經濟的流通體系,要通過合理的布局,提高畜牧產業的規模,擴大現代物流規模,加快牛肉產品流通速度,同時,還應當應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建立實用性更強的市場信息平臺和系統,提高肉牛產業信息化管理能力,提高養殖、加工等環節的科學性[3]。
總之,肉牛產業在未來市場經濟中會占據非常重要的比重,從事該行業能夠獲得較高的回報,為此,尋甸縣應當進一步提高自身肉牛產業能力,適度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同時建設符合自身的加工、運輸產業,提高肉牛產業配套能力,當地政府應當為肉牛產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在資金、人力、物資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指導養殖戶合理開展養殖工作,鼓勵龍頭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創辦畜牧業服務組織,形成多元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從而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肉牛產業。
[1] 張吉鹍.制約奶牛養殖效益的因素及應對措施[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3,(2):1-3.
[2] 張吉鹍.制約肉牛養殖效益的因素[J].中國肉牛,2014,(15):7-8.
[3] 李煒,周新宇.規模化肉牛場養殖關鍵技術[J].中國獸醫雜志,201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