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
話劇,開啟成長的另一扇窗
□王淼
進入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外國語學校(下文簡稱西外)執教之初,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很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期望實現閱讀作品的動態化。無意中接觸到話劇,我便有了將話劇與閱讀有機結合的想法。
排演話劇是學生闡釋原著、創作劇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以排演話劇為突破口,加強實踐環節,以開放的思維模式去解讀、賞析文學作品,就能夠打開一個促使閱讀課程學以致用的新局面。
2012年西外推出了第一部話劇《欽差大臣》,融入了師生對班級文化建設的期待;2013年第二部話劇《家》,開啟了學部關于話劇進課堂的嘗試;2014年第三部話劇《巴蘭京幻想曲》,成功地把話劇引進課堂,滲透進整個小學部語文課程。排練話劇的過程,不單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更匯聚了所有師生這些年在語文教學上的探索與發掘。




2015年,“玖號”話劇社應運而生。十,太圓滿,人生哪能事事圓滿;玖,少一點完美,才是人生。社標設計,采用了“sunflower”的寓意,花兒朵朵向太陽,帶著希望與夢想。
“玖號”話劇社年度扛鼎之作《黎明之前》于2015年12月10日-12日在上海市星空劇場、大眼睛劇場進行了匯報演出。現場座無虛席,臺下好評如潮。臺上一群從未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的師生,深情演繹著悲喜交織的人生;幕后一個個浸透汗水、飽含熱淚的動人故事,成就了《黎明之前》。
因為話劇,學生更加自信;因為話劇,學生更迷閱讀;因為話劇,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已經不只是關注情節,而開始轉向背景的分析和人物的品悟;因為話劇,學生的合作能力、應變能力、堅持力等都得到極大的鍛煉。
(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外國語學校小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