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中旬,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試點項目在順德舉行交流活動。全省示范中職學校及2014-2016年承擔省中職信息化建設試點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活動。順德區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在數控實訓室運用數字化課程學習系統上了專業技能教學公開課,順德區中等職業學校、肇慶市農業學校項目負責人分別就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項目實施和教學應用等方面作經驗交流。
2014年起我省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試點項目,旨在提高信息技術在我省中等職業學校的應用水平,將“三通兩平臺”建設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學實處,讓信息化成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抓手。省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先后資助58個“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課程教學資源”和30個“一體化實訓室數字化課程學習系統”項目立項,全省近3萬學生實現了在實訓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技能學習任務,教師借助學習平臺開展教學、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輔導及實訓學習成果的評價。所有項目建成后將通過“廣東省中職教育教學資源平臺”與全省中職學校師生實現資源共享。
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試點項目建設是我省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的重要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實施,我省實施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試點建設項目成效顯著:一是將“三通兩平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效落實到中職技能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上。試點項目建設了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訓一體化實訓室數字化課程學習系統,教師借助系統將課程教學資源與課堂技能教學任務相整合,運用于具體的教學過程,并借助系統完成師生交流及學生作業評價分析;學生在實訓室借助學習系統的個人學習空間反復觀摩教師的技能教學操作,通過系統中的微課解決疑難問題,在系統中開展師生互動,通過系統的錄播功能完成實操作業的提交,通過試題庫完成理論作業,切實保證了教學任務的落實。二是結合中職教育的特點,有效改革了實訓教學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將實訓教學中師傅對徒弟手把手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變成了在屏幕上教師一對多的直觀教學模式。三是有效實現了數字化教學資源與實際教學活動的緊密結合。將積累在學校資源庫及省市信息平臺資源網中的教學資源有效激活運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四是有效提高了專業技能教學的質量。借助學習平臺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進度和疑難問題可以在課內外自主學習并提交作業,保證了每一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的差異化學習、自主學習、拓展學習提供平臺與途徑。五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集約利用、校內共享、區域共享、全省共享。不僅是課程資源共享,還有名師、企業能工巧匠的實操案例共享,有效緩解欠發達地區師資力量薄弱、實訓設備不足的難題。這一做法及推廣為我省中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升質量做出了很好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