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哈薩克族舞蹈有著濃濃的草原氣息與色彩,舞蹈動作輕快有力、剛健雄渾、瀟灑優美,表現出了一種粗獷、剽悍的舞蹈主題風格。在教學與編創中融入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對于提高哈薩克族舞蹈的質量性、藝術性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教學、編創;哈薩克族舞蹈元素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191-01
一、哈薩克族舞蹈的概述
哈薩克族是一個游牧的民族,舞蹈多以馬為題材,以馬在草原上奔馳的矯健姿態來表現本民族的性格特色和民族氣質。
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生產、勞動的場面也是極具民族特色的,搟氈舞、擠奶舞、剪羊毛舞、織花毯舞等,呈現出哈薩克人一種積極向上、忙碌而又歡快的生活場面。
哈薩克族作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狩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同時更是哈薩克人重要的生產活動。在不斷的狩獵活動中,哈薩克人根據細致觀察,進一步掌握了各種動物的各樣特性,并積累出了和它們斗爭的種種經驗,這些內容都成為了哈薩克族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哈薩克人民在狩獵時的情景一一重現出來,將哈薩克人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在教學中的運用
哈薩克族舞蹈的教學不單單只是技術、技藝的教授,更應把握好哈薩克族舞蹈的風格性,把舞蹈中所蘊含的民族舞蹈文化傳承下去,通過課堂這一教育平臺將哈薩克族舞蹈的舞蹈元素真正的融合起來,將真正的哈薩克族舞蹈真實的、完整的展現在更多人的眼前,并更進一步的使得哈薩克族舞蹈的教學呈現出良好的教育態勢。
舞蹈元素是舞蹈的軀干。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存在于原生態的哈薩克族舞蹈中,在教學中更加不能忽視這一重要線索,應在原生態的哈薩克族舞蹈中去尋找、去汲取,使原生態的舞蹈元素能夠更加穩定地傳承下去,同時也為現代化哈薩克族舞蹈增添出更加鮮活的民族氣息。原生態哈薩克族舞蹈在為現代哈薩克族舞蹈的教學內容提供養分的同時,也為自身的發展鑄就了一面結實的圍墻,使之更好地保護、傳承下去,因為原生態哈薩克族舞蹈與現代哈薩克族舞蹈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存在的。
三、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在編創中的運用
哈薩克族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原生態哈薩克族舞蹈更是現代哈薩克族舞蹈的重要源泉。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舞蹈的認識也有了全新的想法,在創作上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現在哈薩克族舞蹈的創編都應在保護傳統哈薩克族舞蹈的基礎前提下來完成,保留原有哈薩克族舞蹈的經典動作、舞蹈元素,加入新鮮的現代舞蹈元素,使得哈薩克族舞蹈更加趨于現代化、藝術化。
舞蹈的發展和進步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既定模式下的產物,而是在不斷的更新中、創作中、融合中所成長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樣子,舞蹈同樣也是這樣的。舞蹈能夠反映出很多現實社會中所出現的很多問題,但上個時代的舞蹈卻是不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真實情況的,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加工創作,在原有舞蹈元素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創編。現代舞是這個時代與現實生活最接近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它的動作、內容、形式都能直接的反映出當代人的心理特性與情感脈絡,過去的舞蹈元素內容不能夠充分的反映出現在新的形式,就需要不斷的更新來反映現代的社會藝術形式。過去我國的傳統觀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哈薩克族舞蹈的創新與發展,隨著現代舞的不斷沖擊,使得哈薩克族舞蹈有了新的形式,有了新的樣子,更加豐富了哈薩克族舞蹈的表現力。現代編創與哈薩克族舞蹈元素的結合,不僅豐富了人們視野,同樣豐富了哈薩克族舞蹈的肢體語言表達手法,既走在了時代發展的大路上,也反映出了哈薩克族舞蹈的精髓,并創作出了更加符合當代人審美意象的新的哈薩克族舞蹈作品。
哈薩克族舞蹈是中國眾多民族傳統舞蹈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如同一切生命一樣,有著屬于自己的發展規律,但傳統藝術需要發展就必須要創新,因為花開盛世后必然會凋謝,只有不斷的繼承融合多種新的藝術元素,才會避免退化與消失。現代的編創手法、舞臺理念、審美觀念,對哈薩克族傳統舞蹈有著深刻的影響,但是卻并沒有奪走哈薩克族傳統民間舞蹈的自我、本體,只是通過更加新的手法和方式來完善了哈薩克族傳統的的民間舞,讓更多的人民看到了更好、更美、更新、更棒的哈薩克族舞蹈。在哈薩克族舞蹈的編創中,編導把現代編創手法融入創作中,讓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在新的藝術形式中展現出光芒,相信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在保存原有民間舞蹈元素風格的同時加入一些現代的編創手法后,推陳出新,定能收獲金黃的碩果。
四、小結
哈薩克族舞蹈元素在現代教學與編創中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除了之前歷史上所給予的歷史價值,還具有了現代藝術發展所需要的實用價值。現代教學與編創對提高哈薩克族舞蹈的質量性、藝術性有著重大的意義。哈薩克族舞蹈元素不僅在教學中保護了本民族的傳統舞蹈文化,還在現代編創的過程中與更多的新鮮元素相結合、相借鑒、相融合下形成了具有現代意義與藝術審美的現代哈薩克族舞蹈。
作者簡介:
張 濤,男,漢族,河北人,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新疆舞蹈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