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煒
【摘 要】 教學活動被認為應該是一個師生積極參與、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應是生動活躍的、主動化和個性化的過程。這意味著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教師單向的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而是師生共同交流與分享、理解與創生的過程。導學互動式教學順應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強而有力的推動力量。導學互動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互動學習,本文以這一模式為出發點,結合相關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導學互動;初中;數學
為了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初中這一階段與小學階段相比,不管是從學習內容還是安排的課程都比之前增加不少。初中生身心發展明顯區別于小學階段,但又尚未達到成熟,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應用在數學領域中的新型教育模式,具體來講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教師先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然后出示提前編寫好的導學提綱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二、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難點,通過課堂上合作的形式進行解疑;第三、學生通過老師的簡單描述進行自我結論總結;第四、老師針對學生上課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習題訓練,根據學生作業情況得到反饋再進行講解。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在之前運用的教學模式基礎上的升級,融合了自主學習、分層教學等模式的優點,讓學生自學發現問題,以“導學提綱”為自學內容,學習內容更加具體,更有利于課堂的掌握。
一、做好新課導入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的起始環節一一導學互動中的第一步,就是讓教師進行新課導入,一定不能太死板,要盡量做到能符合學生興趣而且讓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這樣做的目的就如同那句諺語所講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胃口”,用幾句話把他們自然地引入探索知識的境界,為后面的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新課導入中,教師的語言要精練,目的要明確,問題要富有啟發性。就導入方法而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數學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課型及不同特點,采用恰當的導入方式。在課前就進行知識點的分析,不懂在課上交流時再解決,這樣才能帶著自己疑問的地方進行有效率地聽課,從而促進數學成績的提高。例如在進行多項式的乘法運算法則的應用時,它的教學難點就是探索多項式乘法的法則,注意多項式乘法運算中“漏項”、“符號”問題。給予適當情境導入,己知m(c+d)=mc+md,如果將m換成(a+b),你能說出(a+b)(c+d)的結果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將學習一種新的計算: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在課前將活頁發放給學生,大約十分鐘左右。
二、利用小組合作模式
當今世界的局勢是各國都被聯系在一起,遵循一定原則進行發展,社會日益成為一個分工細化的集體,在這個大集體中的人們也要進行不斷合作促進發展,培養合作意識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小組合作就是隨機地把5、6個人分為一個小組,綜合組內成員的意見進行合理分工,一個集體肯定會存在有些人要好,有些人之間關系冷淡,通過隨機性進行小組分配,這樣可以避免小團體的出現,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布置完任務后可以宣布通過競賽形式使學生得到相應的獎勵來刺激學生的勝負欲,從而提高課堂參與度,由于學生性格都不同,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愿意表達想法,在課堂上都會有能避免回答問題盡量避免的想法,而有些同學性格太強勢、做事積極,不愿意把機會留給別人,喜歡自我表現,以小組的模式來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平常不怎么相處的同學學會共處,促進集體發展,這樣的模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也要到各小組去觀察,發現學生對哪些知識理解起來有難度的,可以給與相應的指導,也可以滲入進行討論的學生之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路,在小組結束討論之后,對于小組上交的答案給與肯定性評價,再找出關鍵的地方讓學生改進,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上述案例來講,自學過后進行互動,再老師精講。第一,處理認知性問題時,首先ma+mb+na+nb,(m+n)a+(m+n)b,也可以看成兩個豎向長方行的面積。其次得到公式(m+n)(a+b)=(m+n)a+(m+n)b=ma+mb+na+nb,(m+n)(a+b)=ma+mb+na+nb。第二,處理探究性問題:(m+n)(a+b)=ma+mb+na+nb。第三,歸納: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m+n)(a+b)=ma+mb+na+nb。
三、協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
老師作為教育的主力軍,在教育學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老師在課堂上教育學生所采用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還要做好歸納總結這一步,這就要求教師發揮自身專業知識進行引導,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描述或者在黑板上寫下的關鍵詞來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梳理。當然這是要在兩者之間共同協調發揮才能做好的,在發揮老師“導”的作用后,學生也要積極地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歸納總結,畢竟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要想讓知識進入自己的知識儲備庫就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其中教師要做好二點:一是指導工作做好。二是對于學生梳理的進行適當評價。總之,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作為一個引導者,學生只有通過自己自行總結才能真正掌握,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上述案例最后一個步驟就是老師通過:①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如何計算?②項與項相乘時,要注意什么問題?③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④系數中含有字母,在合并同類項時,如何處理?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
數學是學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它對學生的影響也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于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極其有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雪芳.人本主義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比較.科教文匯,2007.
[2]李小江.“導學互動”關鍵在“動”.新課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