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是傳統的英語語言教學方法,微課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興的教學資源。本文分析了中職英語朗讀教學的現狀和加強朗讀訓練的必要性,探討將微課應用于中職英語朗讀訓練的可行性和優越性,提出實施策略。
關鍵詞:中職;微課;英語;朗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2-0069-02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簡介:古淑娟(1979-),女,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與理論。(廣東 東莞/523003)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說明自古以來民間經驗就認可朗讀是學習、掌握一門語言的基本途徑。中文教學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極其重視朗讀的。然而,朗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并未得到重視。去年,筆者的一批學生到某五星級酒店西餐廳頂崗實習,酒店對他們的要求是“一周內能流利讀菜單”,有些學生向筆者求助。為了幫助學生適應工作要求,筆者制作了微課輔導學生練習朗讀菜單,同時,開始反思一些問題:朗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是否受到了足夠的重視?如何將微課有效應用于英語朗讀訓練?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探討。
一、中職學校英語朗讀教學現狀分析
朗讀作為一種傳統的語言教學方法,在小學、初中的英語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卻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有些中職學校設置了英語早讀課但沒有教師指導,早讀課變成“早餐課”;有些學校已取消英語早讀課。不少中職英語教師抱怨,學生英語基礎差,即使安排時間給學生朗讀也讀不下去,讀幾句就沒有聲音了,所以就索性不安排朗讀時間了。筆者在對三所中職學校75個教學班的英語科代表作問卷調查時發現:(1)英語課堂上朗讀的應用遠遠低于多媒體的應用;(2)朗讀的應用在對話課較常見,在閱讀課、語法課、寫作課、復習課等課型不大應用;在成績好的班級用得充分些,在成績差一些的班級則比較少用;(3)教師通常不布置朗讀作業或者布置了朗讀作業不檢查。究其原因,筆者發現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1.學生方面
(1)從學習策略的角度看,中職學生對英語朗讀作用的認識很欠缺,能把朗讀作為一種英語學習策略并自覺朗讀的學生很少。(2)中職生英語基礎較差,語音知識匱乏,大部分學生不會拼讀國際音標,單詞的朗讀對一半的學生而言都還是個難題,更何況句子、短文。所以,朗讀時為數不少的學生不會讀、不開口,朗讀難以進行。
2.教師方面
(1)朗讀沒有考核要求,部分教師認為沒必要花力氣訓練英語朗讀,學生不愿朗讀也就放任自流。(2)多數教師對朗讀的作用雖然認可,但還是停留在經驗體會層面,不了解近年來語言學對英語朗讀的研究成果。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用朗讀有很大的隨意性。(3)相比于對話表演、游戲競賽和多媒體,朗讀顯得傳統、呆板,不能吸引學生、調動氣氛。英語動畫、英文歌曲、英文電影更為教師們所樂于應用,而朗讀難以實施,慢慢淡出了課堂。課堂朗讀時間越來越少,更別說課外朗讀。
二、朗讀的作用
近十五年來,國內有關英語朗讀的科學研究迅猛發展。綜觀近年來的英語語言學研究成果,朗讀的作用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1)朗讀是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的有效途徑。(2)朗讀能強化語言信息輸入,有助于記憶單詞,有助于理解和背誦所學英語語言知識。(3)朗讀能提高學生在英語單詞、句子以及語篇的聽辨能力,促進英語聽力的提高。(4)朗讀有助于培養語感,掌握單詞、短語的搭配方式,提高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5)朗讀是擴大語言輸入量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助于掌握句子的結構模式、上下文的銜接方式,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6)朗讀提供了語言實踐途徑,是連接會話和演講的紐帶。(7)朗讀涉及語言能力的各個層面——語音語調、詞匯、句法處理能力、句子及篇章的理解能力,可以用作英語水平測試的一種題型。
專門以中職生為對象的英語朗讀研究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朗讀對中職英語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大道至簡,筆者十分認同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新的有效途徑提高中職生英語朗讀能力。下面談談如何運用新興的教學資源“微課”提高英語朗讀訓練實效。
三、微課在中職英語朗讀訓練中的應用
1.微課的概念、特征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中國微課之父胡鐵生老師認為,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胡鐵生老師把微課的特點概括為“短、小、精、悍”:教學活動的時間短,不超過 10分鐘;課程資源容量?。唤虒W內容精煉、設計精細;資源應用面廣、適合不同對象。微課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學習方式,集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數字化于一體。微課既是對傳統課堂教學資源的補充與擴展,又是建構主義教學觀的實踐。
2.微課應用于中職英語朗讀訓練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微課的特點決定了它在英語朗讀訓練方面具有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主要表現為:(1)微課交互性強,無需教師都能夠靈活應用于英語早讀課、自習課和課外朗讀訓練,校內學習和校外頂崗實習等多種學習情景中,滿足學生隨時、隨地、隨需練習朗讀的需求。(2)微課能提供與朗讀內容相關的字幕、注釋和直觀動畫,優于音頻播放文件;微課無需課本和筆,儲存在手機里即可,比點讀技術更方便。(3)微課短小精悍,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視覺、聽覺駐留規律,兼顧了知識點學習與注意力分配的關系,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4)微課可以反復播放,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課堂上跟讀三遍、五遍英語單詞和英語對話后往往還不能熟練朗讀,需要更多次的重復跟讀。微課可以起到課后鞏固、輔導帶讀的作用。(5)微課符合時代特點和中職生的生活習慣,它可以儲存在手機,支持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6)微課應用所需的網絡硬件設施和軟件應用技能已經普及。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無線網絡在中學校園和公共場所已大面積覆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中職學生中也已經普及。中職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使用互聯網、微信、微課掌上通、QQ等軟件沒有技術障礙。這些客觀條件為微課在朗讀訓練中的運用提供了硬件保障和軟件保障。
3.微課在中職英語朗讀訓練中的應用策略
微課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興的教學資源,如果恰當應用于英語朗讀訓練,將會使朗讀這一傳統的語言學習方法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1)改善學習策略,推廣“借助微課訓練朗讀”。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朗讀是學習英語的法寶,讓學生接受并掌握朗讀這一學習策略。為此,筆者制作了有關李陽英語學習方法的微課,讓學生了解著名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英語學習經歷。李陽曾經是個英語學習失敗者,大學期間連續兩年補考英語。后來,他將考試題變成瑯瑯上口的句子,堅持每天高聲地讀英語,直至句子能脫口而出。經過四個月的朗讀練習,他在1988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獲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常年堅持高聲朗讀句子成為李陽瘋狂英語教學法的精髓。微課視頻中幾千人跟著李陽大聲地朗讀英語句子,場面熱烈,非常勵志。筆者還鼓勵自卑、內向的學生,在人多的地方不敢讀,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跟著微課練習朗讀。
(2)注重基本功,利用微課加強語音語調訓練。語音語調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F行的國家制訂的中職高一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編寫了國際音標的練習內容。要想學生獨立拼讀單詞音標,不依賴老師帶讀,必須先教會學生認讀國際音標。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語音練習的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讓學生利用微課在課外反復模仿練習國際音標。教授英語語音的微課件以3~5分鐘為宜,最好出現教師頭像,詳細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在中職高一年級,時間上不允許教師在課內詳細教授音標、語調、句子重音、爆破音等朗讀技巧,語音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借助微課在課外練習。
(3)熟讀單詞,利用微課加強單詞朗讀。熟讀單詞是英語朗讀最基本的要求。在微課推廣應用之前,讀生詞對中職學生是個艱難的任務。由于中職學生基礎差,課堂上跟讀三遍、五遍遠遠不夠。微課的應用解決了這一難題。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會單詞發音,可以課后無限次播放微課,跟著微課讀單詞、背單詞。中職英語必修課程的英語單詞有1500個左右,教師將所有單詞制作成“單詞朗讀微課系列”,發送給學生,學生儲存在手機里,隨時調取使用,可以無限次跟讀,且視聽同步。
(4)緊扣課本,利用微課加強對話朗讀。微課的朗讀內容宜就地取材,選擇中職教材中每單元的對話作為朗讀材料。這些對話都是在特定情景中有明確交際功能的日常對話,具有典型性和實用性,學生經過課堂學習已經初步熟悉,課后再借助微課反復朗讀,能夠事半功倍。這樣既有助于掌握交際句型,又能提高英語聽說技能。此外,對于高一學生,可以補充全國公共英語一級考證口試實用句型,制作成微課以強化朗讀,提高口語能力;對于高二旅游酒店專業學生,可以補充諸如西餐廳點菜用語、客房服務用語的微課以訓練朗讀和會話,學生即使在頂崗實習時也能利用微課隨時溫習。筆者曾制作系列微課,輔助酒店實習學生在工作閑暇時練習朗讀西餐菜名、酒店服務用語,反響很好。
總之,運用微課提高朗讀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并且這種方法對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是潛移默化的。中職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恰當應用微課開展朗讀訓練,使之成為英語教學的高級助手。
參考文獻:
[1]鄭厚堯,王靜,黎蓉,顏娜.二語習得背景下我國英語朗讀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2):71-74.
[2]賈會玲.朗讀在中職英語學習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
[3]胡鐵生,胡永春.微課制作方法與技術[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