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蕾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場所,也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場所。如何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讓學生高效率的吸收和消化新知識是教師時時要思考探索的問題。作為中職德育課教師,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中職德育課的教學目標通常分為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運用目標。和其他文化科目的三維目標不同的是運用目標。在中職的德育課堂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還要讓他們運用到生活中去,并融入到他們的情感中去,促使他們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如《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學生不僅要知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牢牢樹立法治觀念,遇事要沉著冷靜,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用暴力手段。由此可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有利于教師做出正確的教學設計,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效果做出正確的評價和反思。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不僅要參考教學大綱、教材資料,更要聯系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甚至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教學目標貼近學生,并且切實可行。
二、突出重點、難點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來說是指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或由于知識內容相近、相似而使得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混淆;或由于學生年齡、生活閱歷、思維能力與模式、知識水平等內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觀事物的發展尚不充分而導致所學內容難以理解。
要突破重難點首先要確立重點、難點,明確了重點、難點,突破就有了方向,突破方法也就應運而生。其次是適當地運用案例分析、例題講解等方法鞏固重點、難點。在課堂上或課后選擇適當的習題讓學生針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練習,能有效地鞏固知識點,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是教師要在課后反思、總結在突破重點、難點時是否深刻、徹底,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進步。
三、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在德育課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指對重要的理論知識采用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快速、精煉的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游刃有余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選擇典型案例,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分析、討論。這種教學方法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增加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情境教學法是指創設一些引人入勝、輕松和諧、貼近學生生活的具有探索性、啟發性、創造性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啟發學生從多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將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化到學生的價值體系之中。討論法是指讓通過討論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完成集體任務的過程中讓學生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方法的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貼近學生,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杜絕教師一言堂。
3.教學內容和案例要與時俱進,源于生活。
4.講究實效,提高課堂效率。要根據教學要求把握教學方法,不要華而不實,一味地強調做題、活動,這樣做只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并運用知識點,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
四、選擇適當的考核方法
中職德育課程作為考查科目,考核方法倡導平時檢測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筆試、口試與實踐技能考試相結合,開卷與閉卷考試相結合,這樣的考核方式讓學生不再依賴于期末復習忽視平時的教學,能更有效的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實踐運用能力。如《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這一門課分為三大板塊: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相應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分為三個板塊:職業生涯規劃書、模擬面試、創業計劃書。每完成一個板塊的教學內容就可以進行一次考核,不必拘泥于期末考試時的一張試卷。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