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玲+賈洪翔+農真鑒
【摘 要】介紹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以便中學生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中,能根據不同類型的課題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更有效地獲得研究結果。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B-0033-03
著名的科學家巴甫洛夫說過:“初期研究的障礙,乃在于缺乏研究法。無怪乎人們常說,科學是隨著研究法所獲得的成就而前進的。研究法每前進一步,我們就更提高一步,隨之在我們面前也就開拓了一個充滿著種種新鮮事物的、更遼闊的遠景。”在科學史中,科學家們之所以能夠在學術中有所建樹,這與他們能夠正確地選擇,并且能夠熟練運用相應的研究方法是分不開的,而學生能否熟練運用常見的研究方法直接關系到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敗。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同類型的研究課題需要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一個課題往往需要用到幾種研究方法才能完成。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
一、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指的是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據美國科學基金委員會、凱斯工學院研究基金會以及日本國家統計局的初步統計,一個科研人員在一個研究項目中,用在查找和閱讀情報資料的時間要占完成該研究課題時間的50.9%,計劃思考時間占7.7%,實驗和研究時間占 32.1%,編寫研究報告的時間占9.3%。由該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文獻研究的重要性。
不論是哪種類型的課題,都需要用到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是開展研究的基礎。從選題的初步調查、課題研究內容、研究計劃的制定到研究報告的形成,都離不開文獻的查閱。比如,在選題階段中,通過系統全面的文獻檢索,我們可以了解該研究內容的研究現狀,以避免重復別人做過的工作,提高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在實踐過程中,如果遇到疑難問題,我們仍可以通過文獻查閱,從他人的成果中獲得有效的啟示。
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查閱文獻的主要途徑有:校內外的圖書館、網絡,等等。比如,自治區圖書館藏書豐富、種類齊全,為文獻檢索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網絡上還有免費的電子文獻資源庫,比如百度文庫。較專業的學術電子文獻資源庫有“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該網站有專業的學術資源,包括學術期刊、重要會議論文、優秀碩博學位論文等。
二、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了解現狀,考察事實,收集材料,從而探討社會問題、社會現象的研究方法。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社會科學類的課題(包括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兩大領域)通常需要用到調查研究法。如《南寧市敬老院現狀的調查研究》《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等。
開展調查研究主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以研究性學習課題《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為例):
1.查閱文獻,根據課題的核心概念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
如《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這一課題中,經過查閱文獻,認識到“消費結構”主要包括: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由此,可以確定該課題的調查內容為:(1)高中生生存資料消費的調查研究;(2)高中生發展資料消費的調查研究;(3)高中生享受資料消費的調查研究。
2.根據題目及調查內容確定調查類型及對象
調查的類型主要有四種,包括普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個案調查。由于普查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選擇以某高中為例,對該高中三個年級的200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
3.確定調查的方式
調查研究主要有問卷、訪談、觀察、測量這幾種方式。《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過程中穿插對政治老師的訪談和對同學的觀察。
4.設計調查問卷或者訪談的提綱
問卷的結構分為四部分:(1)前言(介紹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基本資料(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學歷等等);(3)主體部分(問卷的核心組成部分,該部分需要預先設計提綱,再由問卷的提綱進一步設計具體的問題);(4)結尾部分(致謝語)。除此之外,在問卷設計完之后,調查者還須在被調查者的小范圍內進行試測,以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另外,如研究中要進行訪談研究,還要事先設計好訪談提綱。
《高中生消費結構調查問卷》的問卷提綱為:(1)關于生存資料消費的調查(對應問題:第1,2,4題);(2)關于發展資料消費的調查(對應問題:第5,8題);(3)關于享受資料消費的調查(對應問題:第6,7,9題);(4)對自我消費結構的認識(對應問題:第3,10題)。
5.發放問卷,并及時回收問卷
為了確保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在該步驟中,務必要準確記錄發放問卷、回收問卷,確認有效問卷。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性,應確保有效問卷不低于發放問卷的70%。
6.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匯總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較常用的電子統計軟件有Excel電子表格軟件,利用該軟件可以對原始數據進行記錄、統計、分析,制作各種統計圖表,使數據更加直觀。更專業的統計軟件有SPSS統計軟件,利用SPSS軟件可以更深入地進行數據的相關性分析、顯著性差異分析等專業的統計分析。
以下是《高中生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中利用Excel軟件制作的某校高中生月伙食費的統計圖。
三、實驗研究法
實驗研究法是人們根據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利用實驗用品來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從而說明科學事實、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研究方法。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自然科學類的課題(人與自然領域)通常需要用到實驗研究法。如《南湖水質的研究》《人工洗衣機的制作》等。
開展實驗研究主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以研究性學習課題《人工洗衣機的制作》為例):
1.實驗設計
該步驟中需要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案,準備實驗材料。
《人工洗衣機的制作》小組在明確自己的實驗目標之后,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搜索相關文獻、咨詢物理老師。之后,他們制訂實驗方案,繪制實驗圖紙。
2.實驗操作
按照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實驗條件,多做幾組對比實驗,以確定最佳的實驗方案。
《人工洗衣機的制作》小組在實驗過程中,發現首個實驗方案由于實驗原材料的問題,導致實驗失敗。經全體小組成員討論,他們又重新制訂了一個新的實驗方案。
3.整理實驗資料,得出實驗結論
在實驗過程中,及時收集實驗的原始記錄,確保得出真實的實驗結論。記錄時,可以使用簡單的文字描述、數字表格,還可以拍照、錄像。
以下是《人工洗衣機的制作》小組的實驗照片。
4.分析實驗結論
做完實驗之后,小組成員需要對實驗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必要時要做相關的誤差分析。
5.撰寫實驗報告
撰寫實驗報告是實驗研究中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優秀的實驗報告應具有客觀性、概括性,并能真實地反映實驗全過程和實驗結論。
四、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綜合應用型的研究方法,它始于問題的發現,終于問題的解決,是一種邊研究、邊行動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亞學者凱米斯認為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發展的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都包括了四個互相聯系、互相依賴的環節: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其示意圖如下所示:
行動研究法在實際研究中都會被研究者有意無意地應用在研究過程中。因為從一個研究課題的立項到研究的實際展開,實際操作與原研究計劃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偏差,作為研究者就需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對原有的計劃進行更改、完善。另外,為了使得一個研究課題更加成熟,必須重復將該研究程序使用在不同的研究對象中。由于研究對象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客觀差異,必然促使研究者采用行動研究法對原有的研究程序進行調整。因此通過采用該研究方法就可使課題研究自始至終處在一個螺旋上升、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最終也(下轉第56頁)(上接第34頁)使得研究課題的結論更具說服力和推廣性。
在研究性學習中,根據課題內容的需要,行動研究法可以廣泛運用在各種類型課題中。
例:《高中生有效記憶英語單詞的策略研究》
1.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2.研究步驟
(1)查找文獻資料,了解英語單詞有效記憶的策略。
(2)設計和發放調查問卷,了解高中生記憶英語單詞的狀況。
(3)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再次查閱文獻,采訪英語老師,設計高中生記憶英語單詞的策略。
(4)將所設計的策略進行實驗。
(5)對所進行的實驗結果進行反思,進一步完善記憶英語單詞的策略。
(6)將完善后的策略,運用到新一輪的實驗。將兩輪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
(7)應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差異性檢驗。反思研究中的問題,得出研究結論。
除了上述四種常用的研究方法之外,個案研究法、歷史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都可能成為綜合實踐活動中課題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沒有優劣之分,研究方法的確立主要取決于課題的內容。由于課題內容中的問題成因往往是復雜的,因此研究方法也要相應地進行多種組合。
【參考文獻】
[1]楊麗珠.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時俊卿.教育科學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0(4)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資助經費A類重點課題《民族地區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2013A021)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