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蘭
廣東省龍川縣烏石下龍川婦幼保健院,廣東 龍川 517300
?
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
王芬蘭
廣東省龍川縣烏石下龍川婦幼保健院,廣東龍川517300
【摘要】目的:觀察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進行分娩的產婦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助產護理,觀察組實施責任助產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產程、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胎兒情況。 結果: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均短于與對照組;觀察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率、胎兒窘迫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實施責任助產護理,可以提高產房護理質量,降低產婦產后出血量和出血的發生,縮短分娩產程,降低分娩危險,并降低胎兒不良情況發生率和剖宮產率。
【關鍵詞】責任助產;產婦護理;產婦產程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不斷的提升,除了醫療技術要不斷的提升之外,醫療護理服務質量也需要得到提升[1]。產房護理,對產婦和胎兒有較大的影響,優質的產房護理,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產程,降低分娩風險等等[2]。近幾年責任助產護理在產房護理中,被廣泛的應用,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且提高護理質量[3]。本文針對施行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分娩的產婦3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產婦的年齡范圍為22~37歲,平均年齡為(26.7±0.8)歲;觀察組產婦的年齡范圍為23~36歲,平均年齡為(26.5±0.6)歲。所有產婦分娩之前,均對其實施產前檢查、胎兒位置等檢查。所有產婦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訂了知情同意書。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助產護理。在待產室,由助產人員對產婦實施常規的助產護理,觀察宮縮、宮口的張開情況等,在產婦子宮全開時,將其送入產房,進行分娩。
觀察組產婦在常規助產的基礎上,實施責任助產護理。在產婦進入產房之后,由專業的助產人員全程護理,幫助產婦擺好分娩的姿勢,減少產婦身體的暴露,同時加強產婦的保暖。在產婦出現規律性的宮縮之后,子宮口張開2~3cm時,開始對產婦進行產前教育。助產人員與產婦進行細心、熱情的溝通、交流,將分娩知識告訴產婦,讓產婦對分娩的步驟有一定的了解,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同時助產人員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然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產前宣教,告知產婦分娩中身體可能發生的變化和相關的注意事項,給予產婦心理上的鼓勵和支持,消除產婦緊張、恐懼等不安的心理。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對產婦的生命體征、胎兒的心率、位置等情況進行密切的監測,及時的處理產婦分娩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降低剖宮產、轉產發生率。在產婦完成分娩之后,對產婦進行產程護理,胎兒分娩之后,讓產婦對嬰兒進行親撫,讓產婦對裸體嬰兒進行30min的接觸。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幫助嬰兒進行早吸吮,并對嬰兒進行產后2h的觀察,無異常后,將嬰兒送回母嬰室。
1.3觀察指標對產婦產程、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胎兒情況等指標進行觀察比較。
1.4評價標準產后出血的表準為,產后24h內出血量大于500ml;胎兒異常時,胎兒的心率大于180/min,或者是小于100/min,則判定為胎兒窘迫;對嬰兒進行新生兒Apgar評分,小于7分,則判定為新生兒窒息[4]。
1.5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統計學軟件SPSS13.5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程比較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均短于與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組別例數第一產程/h第二產程/h第三產程/h總產程/h觀察組1506.82±2.74*0.76±0.43*0.15±0.19*7.53±3.56*對照組1508.48±2.461.51±0.540.24±0.2510.67±3.7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分娩方法比較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為16.67%,對照組的剖宮產率為42.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分娩方法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兩組胎兒情況、產后出血比較觀察組產婦產后的平均出血量為(74.52±8.23)ml,對照組的產后出血量為(123.43±12.56)ml,經統計比較,t=39.8917,P=0.0000。觀察組產婦中產后出血發生率為1.33%,對照組為7.33%;觀察組新生兒中胎兒窘迫發生率為5.33%,對照組為12.67%;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率為0.67%,對照組為5.3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情況和產后出血發生情況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也開始提升。近幾年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發展,醫療技術、醫療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護理方法、護理模式也得到了不斷改進和提升。隨著人們自我維權意識的增強,護理質量、護理安全逐漸成為臨床護理評價的關鍵指標[5]。
分娩是一項自然的生理過程,但是多數產婦在分娩前對分娩沒有全面的了解,對分娩以及分娩產生的疼痛會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也由此使得剖宮產率逐年升高[6]。同時,在臨床分娩中,產婦產生的緊張、焦慮等不良的情緒和心理,會造成產婦的子宮出血收縮乏力,增加產程,甚至會造成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并發癥的產生,增加分娩的風險[7]。
因而,對醫院的護理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醫療機構也在從產婦自身的心理、情緒、生理等需求入手,制定出適合的產房護理模式,提高產房護理質量[8]。責任助產護理模式就是從產婦自身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入手,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責任助產護理,給予產婦細心的照顧,加強對產婦和胎兒的生命體征的觀察。傳統的產房護理模式,無法滿足產婦的分娩護理需求,責任護理模式的應用,有效的彌補了傳統助產護理模式中的不足,并改善了臨床產房護理質量和產婦的心理狀態,有效的降低了分娩風險以及剖宮產率的發生[9]。本研究結果表明,責任助產護理組的產后出血發生率、剖宮產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低于常規護理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均短于常規助產護理組,這一結果與其他學者[10-12]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責任助產護理在產房護理中有良好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其原因在于,責任助產護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可以加強對產婦產程的觀察,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可以準確的掌握產婦的分娩動態變化,針對分娩中出現的異常現象,進行針對性的及時處理,還可縮短產婦的產程,保證母嬰的安全,對母嬰進行全面的照顧,提高產婦的分娩知識了解程度等。
綜上所述,責任助產護理在產婦護理中,可以顯著的提升產婦護理質量,降低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并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春紅.全程責任助產對產婦分娩效果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26):5466-5467.
[2]胡雙英.全程陪伴責任助產模式與傳統服務模式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5):30-31.
[3]孫建華.產房責任制助產對產時質量的影響[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3,23(6):60-62.
[4]高玲英.責任助產士陪伴分娩315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1):198.
[5]周鳳勤,楊志敏.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77-179.
[6]魯燕,馬慧華.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302-304.
[7]趙曉玲,張軍,周燕莉,等.責任制助產模式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2,19(14):55-57.
[8]孫念梅,熊穎,周敏,等.一對一責任制助產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9):1534-1535.
[9]賈紅霞.助產士一對一全程責任制助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7):3457-3458.
[10]鄒衛.施行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3):191-192.
[11]張德華.施行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5):137-138,144.
[12]趙徐丹丹.產科“一對一”責任制助產對產婦分娩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22):3528-3530.
(收稿日期:2015.10.11)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3-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