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楷書
(黑龍江省雞東縣國土資源局,黑龍江雞東 158200)
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技術分析
牟楷書
(黑龍江省雞東縣國土資源局,黑龍江雞東 158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各種養殖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當前消費中,人們更加關注消費品的健康。生態養雞概念的提出,實際上也是為了適應當前消費者心理。它相對于傳統的養殖方式,更加注重生產質量,滿足現今情況下,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如今生態雞養殖已經存在多種方式,例如草原生態牧雞、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等,這些養殖都是以生態作為主要要求,其對于養殖技術,也存在一定的要求。筆者將在下文中,對其進行詳盡的分析。
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生態雞
生態養雞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高端農牧產品生產的普遍方法和技術,是隨著我國農村城市化和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市場對于生態雞需求的擴大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必然途徑。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作為生態雞的一種養殖方式,主要是根據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環境以及放養雞的生活習性等多個方面,來對生態雞養殖的各項技術加以研究,提出人工草地農牧結合類型。該種養殖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荒地的利用,并滿足市場對于生態雞的需求,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生態雞的養殖效益,是開展其養殖的根本目的。在生態雞的養殖過程中,基本是利用閑置的草地資源來進行養殖,可以有效地減少蟲草對于草地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創造對應的經濟收益。使用草地養殖,其養殖成本相對較低,生產質量較高,能夠較好的適應市場需求。
2.1 環境要求
生態土雞要選擇生態環境優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坡地、果園、丘林等適合放牧的場地飼養。要求放養地周圍沒有大的污染源,有豐富的草料,山地坡度以3~5°為宜,最大不超過25°,且背風向陽、綠樹成蔭、水源充裕、取水方便、水質達到人的飲用水標準。規模養殖還要求道路交通和電源有保障,便于飼料和產品運輸和加工。雞舍和運動場的大小設計標準,一般雞舍按照每只雞0.1m2,運動場按每只雞1m2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竹籬和塑料網圍起來。
2.2 養殖密度
通常來說,雞群密度的控制,對于生雞養殖來說十分關鍵,密度過大,可能會造成雞群疾病的產生;密度過小,可能會使得養殖場所出現空缺,從而無法達到更高的養殖效益。對于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密度取決于季節和雞齡。通常來說,春、夏、秋季節較好,草地資源相對豐富,可以適當的多放,但是密度需要根據草地的負荷來進行控制;而冬季氣溫降低,可能會使得草蟲減少,需要適當的停止放養。雞齡實際上決定著雞的生長狀態,不同生長狀態下,雞對飼料量的需求也不同。人工草地生態雞的養殖過程中,需要采用全進全出制度,也就是說在一個雞舍中,最好只養同一個品種,且日齡相同的雞。其整體進度相適應。本地雞養殖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選擇品種,一般外來的良種本地雞和本地農村的土雞都可作為生態土雞品種,也可選用本地雜雞品種。
2.3 育雛條件
本地雞的飼養必須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以利于生態雞的放牧飼養。按照各地山區的氣候特點,一般最好選擇3~8月份育雛,因為這一時段氣溫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雞的生長發育,可提高育雛成活率,也可選擇在9~11月份育雛。當然,對于規模養殖戶,也可按每年出欄兩批雞來合理按排育雛季節。
育雛房的面積需要按照整體飼養量來加以確定,通常以25到30只/m2為最佳,選擇避風向陽的地域,且相對開闊為最佳,地面干燥,整潔,水源相對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來建造育雛房。在建設好育雛房后,最好根據雞群的數量,建立一定的遮擋建筑,從而避免雞群遭受雨淋、日曬。在育雛階段,還需要對溫度進行控制,通常來說,初期育雛的溫度應該保持在35℃左右為最佳,隨著雞群的成長,每周保持1到2℃的下降。育雛的密度也需要加以控制,60日齡每平方米地面墊料15只,在上層設置一定的網狀,最好也保持在20只左右。在育雛期間,對于其光照和喂養都需要加以注意。
2.4 放養期的管理
土雞的放養訓練是飼養中的關鍵環節,要從幼雛抓起。雛雞在舍內飼養4星期后,體重達到200g左右,此時改為有草地、有圍欄的場地散養,有目的地訓練雞條件反射,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人為的聲音就回來吃食飲水。此時應抓住時機訓練雞群覓食飼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經過約4~6星期訓練,雛雞形成了條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大大提高。雞個體重達到500g左右時,已具備了放養的基本條件,可以把雞群散放到預先圈定的放牧場地,開始雞的自然生態飼養,讓雞群在開闊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蟲,啄食沙粒,覓食樹草嫩葉及籽實。
2.5 衛生與防疫
無論是哪種動物養殖,都需要注意衛生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各種各樣的疾病發生幾率不斷提高。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其衛生問題,嚴格執行各個環節的消毒工作。最好以輪養方式進行,在雞進出欄之時,最好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來對其的衛生加以保障。在一批雞大量出欄后,最好可以對雞場進行大規模的消毒。
草地環境下實施放養,雞群相對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傳染源影響,從而受感染幾率提高,因此,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驅蟲防疫工作。定期對雞群進行疫苗注射,并做好免疫幾率,在放牧過程中,需要定時進行驅蟲。平時也需要加強對于雞群的觀察,一旦發現病雞,需要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或者淘汰。在養殖過程中,可適當采取中藥輔助,但是需要注意藥物對于雞群機體的影響。
2.6 防止物種侵害
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雞的活動范圍將會得到一定的拓展。自然在雞活動范圍擴大的背景下,其受到其他生物的影響機率就可能提高,尤其是黃鼠狼、老鷹等,將會對雞群帶來直接的損害,而老鼠作為細菌的傳輸者,則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傳播等等。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物種侵害。
[1] 楊陽,劉秉儒,李國旗.荒漠草原人工草地生態雞養殖技術探索[J].中國家禽,2014,36(6):51-52.
牟楷書(1972-),女,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草原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