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麗萍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江蘇 泰州, 225300)
?
T型管植入治療喉氣管狹窄的護理
繆麗萍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探討喉氣管狹窄行T型管植入術后的護理。方法對22例喉氣管狹窄患者實施T型管植入治療,術前行心理護理、完善的術前檢查及溝通指導,術中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監測生命體征,術后行系統的基礎護理、T型管護理、飲食護理、感染預防及并發癥觀察。結果22例喉氣管狹窄患者接受T型管植入治療后,呼吸困難明顯改善,隨訪0.5~2年,22例患者均無呼吸道狹窄,未發生護理并發癥。結論精心的術前準備、密切的術中生命體征觀察、完善的術后護理是T型管植入治療成功的重要保障。
T型管植入; 喉氣管狹窄; 護理
喉氣管狹窄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喉氣管內疤痕組織形成致喉氣管腔變窄而影響呼吸功能的疾病。造成喉氣管狹窄的原因很多,主要為喉外傷以及醫源性損傷(喉內傷)[1],如喉氣管外傷、鼻咽癌放療后、氣管切開術后、喉腫瘤術后等,但其病理基礎均為喉氣管通道阻塞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及發音障礙,重者可致生命危險。喉氣管狹窄的治療是耳鼻咽喉科的一大難題,目前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加寬加深喉氣管的支架來擴大患者氣道[2],其中以喉氣管裂開放置氣管腔內支撐器為主要手術方式[3],基本原則為黏膜下切除瘢痕,移植物重建缺損[4],提供一個完整的支架,以產生足夠張力,來抵抗正常呼吸和吞咽產生的腔內正負壓,并恢復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5]。常見的支撐器以T型硅膠管為主,其具有以下優點: ① 手術置入和術后拔管取出簡單,可按照患者喉部病變的需要任意裁剪和屈曲,可塑性強; ② 良好的放療耐受性和組織相容性; ③ 具有適度的彈性,內壁及外壁光滑,有助防止粘連及促進痂皮排出,同時允許其支撐面上皮化,可減少肉芽組織增生,防止過度壓迫引起組織缺血壞死[6]。本科2010年7月—2015年7月采用T型管植入治療喉氣管狹窄患者取得較好療效,現將有關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收治喉氣管狹窄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18~66歲,平均(50.68±13.36)歲,喉氣管外傷10例、氣管切開術后及喉腫瘤術后拔除困難6例、鼻咽癌放療后喉狹窄4例、甲狀腺癌伴氣管狹窄2例,臨床表現均為嚴重的呼吸困難。
1.2手術方法
未行氣管切開者需先行低位氣管切開,縱行切開氣管前壁,切除肉芽組織,根據氣管直徑、狹窄長度選擇合適的T型管置入,逐層縫合關閉。術后全麻蘇醒后堵管呼吸。根據病情帶管3~12個月拔管,封閉氣管切開瘺口。
1.3結果
本組22例患者均順利拔管,術后隨訪0.5~2年,未再出現呼吸困難,無1例發生切口感染,無1例死亡。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由于此類患者病情復雜且多次手術,花費較多,給患者個人及家庭造成了沉重負擔。緊張、焦慮的心理情緒可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機體抵抗力,因此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是幫助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重要環節。責任護士應認真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傾聽患者主訴,向患者講解置管目的、T型管性能、手術大致過程以及治療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使其樹立信心,配合手術治療。本組患者經術前心理干預后均能積極配合治療。
2.1.2術前準備:術前責任護士隨同醫生參加術前病例討論,了解患者病情,參與手術方案的制定,明確術前護理要點。① 配合做好各項檢查及準備工作,協助完成三大常規、心電圖、胸部X線片及其他影像學檢查等,了解狹窄部位、程度、范圍; ② 指導患者進行伸頸仰臥位訓練; ③ 交叉配血、備血; ④ 做抗生素皮試,方便術后用藥; ⑤ 術前禁食、禁飲8 h; ⑥ 術前予漱口液漱口(每日3次),避免受涼感冒; ⑦ 準備好急救物品,備合適的T型管; ⑧ 術前留置胃管,為術后鼻飼飲食做準備; ⑨ 對已行氣管切開的患者進行氣管切開后常規護理(每日3次清洗、消毒內套管,更換傷口敷料)。
2.1.3溝通技巧:因患者在術后佩戴T型管未堵管前會出現發音困難,不能正常進行語言交流,故術前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教會其適當的溝通方式,文化程度較低者使用約定的手勢語,有一定文化程度者備好紙、筆、寫字板進行書寫溝通。
2.2術中護理
2.2.1清理呼吸道:因所有患者經氣管切開后均行全麻插管,將T型管更換氣管插管時,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防止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氣管,應準備2套吸引器,如有誤吸應及時清理呼吸道。
2.2.2觀察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是血氧飽和度,注意患者口唇黏膜顏色,隨時向醫生匯報患者的生命體征。
2.3術后護理
2.3.1常規護理:按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去枕平臥6 h,6 h后取半臥位,頭頸部前傾以利排痰;予持續低流量吸氧2 L/min,直至患者完全清醒;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清潔,每日開窗通風2~3次,室溫18~22 ℃,相對濕度>70%,地面每日濕式打掃2次。
2.3.2呼吸道護理:氣管支架置入術后,患者痰量增加,加上術后麻醉的影響,易出現分泌物、引流物潴留,發生率高達40%以上[7],所以術后護理人員要加強氣道濕化護理。全麻清醒前,使用氧氣驅動濕化裝置濕化氣道;清醒后即將T型管外口用軟木塞堵塞,囑患者經鼻呼吸,以防水分丟失后T型管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常規行霧化吸入(生理鹽水5 mL+鹽酸氨溴索15 mg+地塞米松5 mg),2~3次/d。觀察咳嗽、咳痰情況,指導患者掌握咳嗽咳痰技巧,協助定時翻身、拍背,適時吸痰;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2.3.3T型管護理:T型管是一種硅膠管,質地軟,易打折,可造成管腔狹窄,使氣體不易通過[8],加上長期帶管分泌物較多,可導致管腔狹窄致呼吸困難。因此,護理人員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呼吸頻率,如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必須立即拔除軟木塞,迅速匯報醫生,及時查明原因并處理。本組有1例患者因痰痂附著在管腔內壁,出現呼吸困難,在纖維喉鏡的引導下取出痰痂后,呼吸困難明顯改善。此外,術后48 h內,由于支架尚未完全膨脹,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劇烈咳嗽,防止支架移位造成嚴重后果[9];還應交代患者保持正常頭位,避免不同頭位對T型管的影響[10]。
2.3.4飲食指導:為減少吞咽運動對傷口愈合的影響及過早進食時出現嗆咳致傷口感染,患者術后常規鼻飼飲食7~10 d。部分患者拔除胃管后可出現誤咽,護理人員應做好心理疏導及飲食指導: ① 拔胃管前要試進食,如無明顯誤咽才能拔除; ② 安慰患者勿焦躁,保持平和心態,循序漸進地進行進食訓練; ③ 制定進食計劃,通過增加食物黏稠度、改變進食體位來減輕誤咽程度[11],進食時取坐位,頭部前傾20~30°,深吸氣后屏住,然后進一小口黏性成團食物,吞咽3次,最后做咳嗽清喉動作,將停留在聲門處的食物咳出[12]; ④ 對誤咽嚴重者,在進食時經管向上插入1根細的氣囊管,在T管上端充氣,進食完畢后拔除[13]; ⑤ 進食宜少量多餐,忌過急過快,忌食過冷過熱、粗糙食物及長纖維食物,以免與支架發生摩擦和堵塞,造成支架移位、滑脫;⑥進食環境保持安靜,避免談笑[14]。
2.3.5預防感染:術后應用敏感抗生素1周;加強局部傷口護理,每日換藥3次,T型管周圍創面用0.5%碘附消毒,若痰液較多、污染嚴重時,可隨時換藥;換藥時注意切口周圍皮膚有無紅腫,觀察分泌物的氣味、顏色及形狀,必要時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擇合適抗生素,有效控制局部感染;加強翻身拍背,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預防肺部感染[15]。
2.4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都必須戴T型管出院,故護理人員要實施相關健康教育,以加強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① T管口軟木塞不要隨意取下,如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拔出軟木塞,如有小的痰痂用鑷子取出,大的則應去醫院就診; ② 家中應自備霧化吸入器進行霧化吸入,以防痰液結痂; ③ 囑患者頭部不能劇烈運動,以免T型管脫出或移位; ④ 禁止水下各種運動,淋浴時防止水進入套管; ⑤ 加強營養,適度活動,預防呼吸道感染; ⑥ 如出現痰中帶血或咯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
喉狹窄的病因、臨床表現、程度范圍是復雜而多變的,所以治療與護理方案也是多種多樣的。本組患者經術前細致的心理護理、充分的術前準備、靈活的溝通指導后,均順利接受T型管植入治療,術中護理人員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加強呼吸道護理、T型管護理,正確指導飲食及嚴格控制感染,無1例患者因痰痂而發生窒息、死亡。
綜上所述,T型管植入是一種可靠且穩定的治療喉氣管狹窄的手段,配合正確的護理有助于提高療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鄧毅, 陳爾東, 吳元慶, 等. 喉氣管狹窄T形管擴張術的臨床應用和分析[J].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15, 21(1): 69-70.
[2]李術芹, 張妮, 胡媛. 喉氣管狹窄重建術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08, 23(1): 42-43.
[3]崔鵬程, 陳文賢, 李貴澤, 等. 兒童喉氣管狹窄手術方式的選擇[J].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02, 8(2): 94-96.
[4]張守凱, 何健, 衛旭東, 等. 低溫等離子技術聯合T型管植入術治療成人喉及上端氣管狹窄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4, 14(7): 624-627.
[5]賈弘光, 王建宏, 劉原虎, 等. CO2激光聯合T型管治療聲門下喉氣管狹窄[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3, 20(10): 517-520.
[6]佘志強, 劉繼遠, 梁瑜珊, 等. 低溫等離子技術結合T型管植入治療喉狹窄[J]. 臨床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4, 28(9): 652-653.
[7]張偉, 陳正賢. 氣道內支架置入術治療的并發癥及其預防[J]. 國外醫學: 呼吸系統分冊, 2001, 21(4): 221-222.
[8]高麗娟, 姜雪, 陳素蘭, 等. T型管植入治療瘢痕喉氣管狹窄圍手術期護理[J]. 護理學雜志, 2009, 24(4): 53-54.
[9]植少娟, 高志娟, 劉艷娟. 腔內支架治療喉氣管狹窄的護理[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 9(下): 35-36.
[10]王強, 張慶全, 張天振, 等. 喉氣管狹窄T形管置入失敗原因分析[J]. 臨床誤診誤治, 2013, 26(4): 100-102.
[11]于寶賢, 趙麗萍. 喉部分切除術后誤咽的觀察與護理[J]. 中華護理雜志, 1998, 33(8): 446-447.
[12]王劉倩, 趙力, 周雪琴, 等. 40例喉氣管狹窄的外科治療效果分析[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4, 36(21): 2239-2241.
[13]童陵. 雙管喉罩與氣管插管在四肢骨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 2013, 11(3): 431-432.
[14]孫少杰. 喉罩聯合氣管插管對上腹部手術麻醉氣道管理的應用研究[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4): 504-506.
[15]黃佳洋, 劉會長. 氣管插管型喉罩在肥胖患者前路頸椎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 91-93.
Nursing for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patients with T-tube implantation
MIU Liping
(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TaizhouPeople′Hospital,Taizhou,Jiangsu, 225300)
ObjectiveTo explore nursing for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patients with T-tube implan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22 patients with larygotrache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with T-tube implant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airway patency, system basic nursing, T-tube nursing and diet nursing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prophylactic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observed. ResultsAfter T-tube implantation, dyspne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22 patients. After follow up of 0.5 to 2 years, no patients had narrow airway and nursing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Careful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lose observation of vital signs and improvement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ar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the success of T tube implantation.
T-tube implantation;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nursing
2015-12-16
R 473.76
A
1672-2353(2016)10-081-03
10.7619/jcmp.2016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