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冬麗
摘 要:區域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系統中較特殊的類型,不同于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本科教育。它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關系到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的質量乃至社會的民生安定問題。本文以新加坡職業教育為參考,為我國區域職業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區域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發展機制;新加坡
中圖分類號:G719.339 文獻標識碼:B
一、區域職業教育
區域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系統中的較特殊類型,其學科性與層次性與普通本科教育都有很大差別:職業教育更重視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而普通本科教育重視科學研究。
二、新加坡區域職業教育體系
新加坡職業教育體系主要根據社會及企業需求和經濟發展目標來制定,各個體系層次又具有遞進關系。第一,初等職業教育。新加坡初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工藝學院教育。工藝學院的使命是通過良好的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工人的素質。第二,中等職業教育。新加坡中等職業教育主要是技術和經濟發展條件下所成立的各種技術學院。第三,高等職業教育。新加坡承擔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大學。大學除了基本教育,也開設校外進修部,旨在為社會提供短期職業培訓。
三、新加坡區域職業教育體系發展經驗
1.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職業教育是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最為密切的教育模式,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力量。實踐證明,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加速培養各種技術人才,可以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順利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注重與社會企業合作
新加坡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各個學校都設有董事會,董事會成員是國家主管部門和行政部門的官員,以及相關企業的老板。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咨詢委員會,聘請專家及相關教育部門主管和企業主管為成員,定期或不定期聽取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看法。企業老板還免費給學校提供資金和一些先進的訓練器材來支持學生實習,企業主動支付學生的補貼。
3.注重與政府關系的培養
高校、政府、企業三個主體在職業教育體系和發展機制建設的合作過程中關系緊密,都是積極參與者。職業教育體系和發展機制建設受自身資源的限制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政府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協調相關各方關系。
四、對我國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
1.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
根據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最為密切。職業教育繁榮,往往可以快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職業教育通過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職業培訓等教育模式為區域經濟服務,區域再反饋高職教育,由此形成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職教育發展的良性互動循環,雙方都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第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確立辦學理念。第二,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建設教育體系。第三,根據區域發展模式因地制宜設置專業。
2.加強院校與行業企業關系構建
根據新加坡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我國職業教育需要鼓勵學校與企業建立合作模式,共同發展。第一,訂單式培養。根據公司的標準和工作要求的訂單培訓,通常是由學校和雇主確定培訓目標和教學計劃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二,以“工作”為本。職業院校職業教育體系和發展機制建設的原則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為本,進行相關人才培養模式。
3.加強院校與政府關系構建
根據新加坡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我國職業教育需要大力加強院校與政府之間的聯系。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同時,政府在政策上、資金上為職業教育提供必要的引導與資助,同時運用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職業教育發展機制。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進行專業建設,提升人員素質,增加技術力量,增強國際競爭力,從而促進國民經濟高效快速發展,實現人才強國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羅同兵,鄒林珊.新加坡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分流和并軌[J].文教資料,2006,(6).
[2]魏 煒.職業技術教育與新加坡現代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5).